×
民族文化与宗教哲学研究论集

民族文化与宗教哲学研究论集

1星价 ¥32.3 (3.8折)
2星价¥31.5 定价¥8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3255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43
  • 出版时间:2013-12-01
  • 条形码:9787516132555 ; 978-7-5161-3255-5

本书特色

《民族文化与宗教哲学研究论集》是作者多年积累、长期思考和深入研究中国少数民族与宗教哲学的成果,涉及领域广,探讨问题多,思考主题宽,体现了作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与少数民族进步等诸多问题进行的反思,提出的真知灼见富有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和对伟大祖国的厚爱情怀。尤其是作者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历史价值、伊斯兰教伦理道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伊斯兰文化中爱教必爱国思想对中国穆斯林的影响乃至泛伊斯兰主义对我国穆斯林产生的正负功能等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经多年积累、长期思考和深入研究中国少数民族与宗教哲学的成果,涉及领域广,探讨问题多,思考主题宽,体现了作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与少数民族进步等诸多问题进行的反思,提出的真知灼见富有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和对伟大祖国的厚爱情怀。尤其是作者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历史价值、伊斯兰教伦理道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伊斯兰文化中爱教必爱国思想对中国穆斯林的影响乃至泛伊斯兰主义对我国穆斯林产生的正负功能等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目录


哲学研究
邓小平关于人的哲学思考
邓小平关于生产力的再认识
邓小平关于唯物辩证法的运用和发展
“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有与时俱进品质的新阐释
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党的建设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民族教育
关于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现况的调查与反思
发展甘肃省民族教育的重要意义及模式
认清教育改革方针实现教育发展目标
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我国当前文化建设的新形势与新任务
文化发展道路与文化强国目标

民族经济
东乡族自治县经济发展问题初探
“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对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指导意义
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
新形势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宏伟蓝图

民族理论
新时期的民族关系与民族矛盾
调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邓小平民族观指导下的我国民族工作
邓小平的民族观

民族宗教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历史价值和作用
穆斯林的斋戒及其现实意义
伊斯兰教伦理道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伊斯兰文化中爱教必爱国思想对中国穆斯林的影响
神圣世俗社会
追马
回族文化中的信仰与习俗
伊赫瓦尼派的形成及其在新疆的传播
泛伊斯兰主义对我国穆斯林的影响
毛杜迪关于伊斯兰教信仰及价值的阐释
浅谈穆罕默德阿布杜的“存在神学”观
……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马福元,男,1961年生,东乡族,甘肃省康乐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甘肃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和甘肃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省级重点培养学科带头人,现为西北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宗教学和宗教伦理学。已出版学术著作多部,如《马克思恩格斯论阿拉伯文化》、《民族理论与宗教问题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间研究》等;近年来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40余篇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论文,部分文章被人大报刊资料与中国佛教在线全文转载。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并完成国家民委等省部级项目5项和多个厅局级项目。现兼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研究员、中国回族学会第三届理事、中国宗教学学会理事、兰州大学伊斯兰文化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甘肃省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促进会常务理事和甘肃省东乡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