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颜真卿祭侄文稿-中国历代名家名帖-仿真复制版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颜真卿祭侄文稿-中国历代名家名帖-仿真复制版

1星价 ¥20.6 (4.9折)
2星价¥20.6 定价¥4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shg***(三星用户)

仿真复制版

仿真复制版,1:1影印,宣纸印刷。共买了3本,天下第一二三行书,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苏轼黄州寒食贴。虽然网页介绍是8k ,实际每本大小都不同,大概在8k左右,因为原件有大小,是完全按原大做的。

2014-11-27 12:18:04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8677034
  • 装帧:宣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8开
  • 页数:30
  • 出版时间:2013-09-01
  • 条形码:9787538677034 ; 978-7-5386-7703-4

本书特色

《中国历代名家名帖:颜真卿祭侄文稿(仿真复制版)》全称《祭侄季明文稿》,是唐代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行书,二十三行,二百三十四字。书于公元七五八年(唐乾元元年)。麻纸本,行书纵二十八点二厘米横七十五点五厘米,二十三行,每行十二一字不等,共二百三十四字。铃有“赵氏子昴氏”、“大雅”“鲜于”、“枢”、“鲜于枢伯几父”、“鲜于”等印。曾经宋宣和内府、元张晏、鲜于枢、明吴廷、清徐乾学、王鸿绪、清内府等收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颜杲卿和季明父子遇难之后,真卿曾派人寻得季明的头骨;他对兄侄为国家壮烈牺牲和颜氏家族的“巢倾卵覆”忠义满腔,悲愤异常,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不计工拙,一气呵成,常常写至枯笔,更显得苍劲流畅,其英风烈气,倾见于笔端,悲愤激昂的心情流露于字里行间。这是颜真卿侄季明与其父杲卿于至德元年(七五六)间殉安史之乱后,颜真卿于乾元元年(七八五)祭侄灵前,在极度悲愤中写下此稿。此稿意不书而在天机自动,以篆法入行,如熔金出冶,随地流走,一泻千里,时出道劲,杂以流丽。如苏东坡所说“书法无意乃佳”,被人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与王羲之《兰亭序》媲美。

内容简介

《祭侄文稿》全称《祭侄季明文稿》,是唐代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行书,23行,234字。书于公元758年(唐乾元元年)。麻纸本,行书 纵28.2厘米 横75.5厘米,二十三行,每行十一二字不等,共二百三十四字。铃有“赵氏子昴氏”、“大雅”、“鲜于”、“枢”、“鲜于枢伯几父”、“鲜于”等印。曾经宋宣和内府、元张晏、鲜于枢、明吴廷、清徐乾学、王鸿绪、清内府等收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颜杲卿和季明父子遇难之后,真卿曾派人寻得季明的头骨;他对兄侄为国家壮烈牺牲和颜氏家族的“巢倾卵覆”,忠义满腔,悲愤异常,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不计工拙,一气呵成,常常写至枯笔,更显得苍劲流畅,其英风烈气,倾见于笔端,悲愤激昂的心情流露于字里行间。这是颜真卿侄季明与其父杲卿于至德元年(756)间殉安史之乱后,颜真卿于乾元元年(785)祭侄灵前,在极度悲愤中写下此稿。此稿意不书而在天机自动,以篆法入行,如熔金出冶,随地流走,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如苏东坡所说“书法无意乃佳”,被人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与王羲之《兰亭序》媲美。

作者简介

颜真卿(709-784,一说709-785),字清臣,汉族,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中国唐代书法家。 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