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产业集群理论与政策——基于安徽农业实践的考察

包邮农业产业集群理论与政策——基于安徽农业实践的考察

1星价 ¥17.2 (4.1折)
2星价¥17.2 定价¥4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413103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4
  • 出版时间:暂无
  • 条形码:9787514131031 ; 978-7-5141-3103-1

本书特色

    《农业产业集群理论与政策--基于安徽农业实践的考察》(作者武云亮)以“产业链”和“大农业”为基本出发点研究农业产业集群,认为农业产业集群是农业产业链在某一地域延伸和拓宽下的大农业空间集聚。通过调查安徽农业产业集聚的历史和现状,梳理了安徽近80个农业产业集群或雏形资料,分析了省内外10个典型农业产业集群案例,探讨了农业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形成条件、演化机理、发展模式、创新机制和政策体系。

内容简介

本研究以“产业链”和“大农业”为基本出发点研究农业产业集群,认为农业产业集群是农业产业链在某一地域延伸和拓宽下的大农业空间集聚。通过调查安徽农业产业集聚的历史和现状,梳理了安徽近80个农业产业集群或雏形资料,分析了省内外10个典型农业集群案例,探讨了农业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形成条件、演化机理、发展模式、创新机制和政策体系。

目录

**章 问题提出与文献评述一、农业发展趋势及其亮点二、产业集群——区域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三、农业产业集群研究进展评述四、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观点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本质特征一、农业产业集群基础理论二、农业产业集群内涵与特征三、农业产业集群效应分析四、农业产业集群与“三化”协调发展第三章 网络结构与链接模式一、农业产业集群网络要素二、农业产业集群网络结构三、农业产业集群链接模式四、结论及建议第四章 形成条件与演化机理一、农业产业集群形成条件二、农业产业集群演化机理三、农业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考察四、安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阶段第五章 发展模式与变化趋势一、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分类二、交易市场主导模式三、加工企业主导模式四、农业科技园区主导模式五、安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第六章 创新体系与创新机制一、农业产业集群创新体系二、农业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网络三、农业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模式四、农业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机制五、促进农业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建议第七章 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一、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现状分析二、安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三、安徽农业产业集群存在主要问题第八章 实践案例与经验借鉴一、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二、山东栖霞苹果产业集群——基于产业链环节的调查分析三、安徽砀山水果产业集群四、安徽和县蔬菜产业集群五、安徽望江棉花产业集群六、安徽毫州中药材产业集群七、安徽茶叶产业集群——基于产业链与合作组织的视角八、安徽茧丝绸产业集群——基于产业链与合作组织的视角九、安徽宁国山核桃产业集群十、宿州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第九章 发展战略与政策取向一、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二、农业产业集群政府行为三、农业产业集群政策体系四、农业产业集群的重点政策五、安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政策取向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武云亮,1964年生,安徽砀山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贸易经济系主任,硕士,副教授,产业经济学硕士生导师,安徽省中青年骨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流通经济和产业经济。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5项,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