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理学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读者评分
5分

药理学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1星价 ¥23.7 (4.3折)
2星价¥23.1 定价¥5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三星用户)

内容还不错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内容新颖,印装质量不错。好评!

2019-07-22 00:08:36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81136875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37
  • 出版时间:2014-03-01
  • 条形码:9787811368758 ; 978-7-81136-875-8

本书特色

《药理学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共18章,从近年来药理学研究中所采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着手,着重介绍了药理学研究中所涉及的均相时间分辨荧光技术、磁共振波谱技术、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化学发光技术、荧光可视化技术、激光扫描共聚焦技术、双向电泳和飞行质谱技术、血糖钳夹技术、微透析技术、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技术、荧光偏振技术、流式细胞技术、圆二色谱技术、干细胞技术、小动物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技术,以及转基因与基因敲除动物和cyp450高表达体系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胰岛功能评价方法在抗糖尿病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等,结合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药理学研究特点,较详尽地介绍了各种新技术与新方法在防治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代谢综合征、抗肿瘤、抗炎免疫、抗病毒等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药理学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注重科研思维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把握新药研究当前国际发展的前沿领域,所采用的*新技术和方法,使学生对当前药理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为这一领域新的课题研究提供技术手段,为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药理学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主要面向医药院校的研究生和从事新药研究的科研人员,既可作为一本教科书,也可作为一本专业参考书。

内容简介

《药理学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共18章,从近年来药理学研究中所采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着手,着重介绍了药理学研究中所涉及的均相时间分辨荧光技术、磁共振波谱技术、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化学发光技术、荧光可视化技术、激光扫描共聚焦技术、双向电泳和飞行质谱技术、血糖钳夹技术、微透析技术、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技术、荧光偏振技术、流式细胞技术、圆二色谱技术、干细胞技术、小动物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技术,以及转基因与基因敲除动物和CYP450高表达体系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胰岛功能评价方法在抗糖尿病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等,结合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药理学研究特点,较详尽地介绍了各种新技术与新方法在防治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代谢综合征、抗肿瘤、抗炎免疫、抗病毒等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药理学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注重科研思维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把握新药研究当前国际发展的前沿领域,所采用的*新技术和方法,使学生对当前药理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为这一领域新的课题研究提供技术手段,为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药理学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主要面向医药院校的研究生和从事新药研究的科研人员,既可作为一本教科书,也可作为一本专业参考书。

目录

**章均相时间分辨荧光技术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节均相时间分辨荧光技术

 第二节htrf技术在sip受体激动剂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节htrf技术的延伸—tag—iite技术

第二章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技术在调血脂创新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节背景

 第二节原理

 第三节技术流程

 第四节应用范例

第三章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节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发展史

 第二节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的原理

 第三节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章化学发光技术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节化学发光与生物发光

 第二节与生物发光和化学发光关联的化学反应

 第三节生物/化学发光可检测的目标分子

 第四节生物/化学发光的应用

 第五节生物/化学发光的检测方法

 第六节生物/化学发光检测的优缺点

第五章激光扫描共聚焦技术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节激光扫描共聚焦技术简介

 第二节样品制备

 第三节常用的荧光染料

 第四节lscm的功能

 第五节lscm在医学生物学上的应用

 第六节lscm的应用举例

 第七节结语

第六章双向凝胶电泳和飞行质谱技术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节双向凝胶电泳技术

 第二节maldi—tof质谱技术

 第三节2dge和maldi—tof—ms技术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七章转基因与基因敲除动物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节转基因动物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节基因敲除动物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八章cyp450高表达体系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节cyp450s的组成、特性及功能

 第二节cyp450s高表达体系的建立

 第三节cyp450s高表达体系的应用

第九章血糖钳夹技术及其在抗代谢综合征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节发展背景

 第二节技术原理

 第三节实验步骤

 第四节应用范例

第十章微透析技术在神经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节微透析技术的发展历史

 第二节,微透析技术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微透析取样分析

 第四节微透析技术的应用现状

 第五节微透析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第十一章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技术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节基因转染技术及蛋白表达技术

 第二节基因表达的检测技术

 第三节蛋白表达的检测技术

 第四节基因、蛋白表达技术在病理生理和药理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第十二章荧光偏振技术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节荧光偏振技术原理

 第二节荧光偏振技术的应用

第十三章流式细胞技术在分子免疫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节流式细胞仪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二节流式细胞术样品制备技术

 第三节流式细胞术的应用

 第四节利用流式细胞术进行药物机制研究及药物筛选

第十四章圆二色谱技术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节圆二色谱原理及仪器

 第二节利用圆二色谱方法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第三节利用圆二色谱方法研究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第四节圆二色谱应用研究实例

第十五章胰岛功能评价方法在抗糖尿病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节体内胰岛素储存和分泌功能的评价方法

 第二节体外胰岛功能评价方法

 第三节胰岛3细胞量的评价

第十六章液质联用在抗炎免疫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节免疫炎症中神经酰胺及信号通路的调控

 第二节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代谢组学实验技术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十七章干细胞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节干细胞概论

 第二节诱导多能十细胞

 第三节十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

 第四节肿瘤干细胞

第十八章小动物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技术在神经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节小动物pet成像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小动物pet成像的设备组成

 第三节小动物pft在神经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索引词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晓光,女,1958年7月生,汉族,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员,现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药理室主任。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获得首届DEBIOPHARM-CCRF中国奖一等奖。1996年、1997年、2001年作为客座教授或访问学者先后到日本、瑞士、美国相关大学和研究机构从事研究工作。自1992年起一直从事肿瘤分子药理学研究。主持完成1个1.1类化学药品(硝克柳胺)新药报批,目前正在进行I期临床试验。至今,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参与编书10余部,主编1部;申请国内外专利24项;获得授权专利9项,承担国家级项目20余项,担任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项目评审专家,SFDA新药评审专家库成员,SFDA保健品评审专家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