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现当代美术史文献

包邮中国现当代美术史文献

1星价 ¥199.5 (5.7折)
2星价¥199.5 定价¥35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531167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144
  • 出版时间:2013-12-01
  • 条形码:9787515311678 ; 978-7-5153-1167-8

本书特色

晚清以来美术史文献浩如烟海,虽然有一些资料汇集出版,但由于编者的趣味、视角、取向不同,所以对文献资料的选择和判读也不同,致使出版物各有千秋也各有局限性。而该《中国现当代美术史文献》立足于中国美术史研究的“现代性”问题,扩大了以往选择文献的传统模式,使美术史研究者视野更加开阔。《中国现当代美术史文献》与《中国美术编年史(1900-2010)》同属于基础性工程,该《中国现当代美术史文献》的出版,可为中国近代、现代、当代美术史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现当代美术史文献》一书所选内容十分珍贵,许多文章属抢救性收集整理。通过文献汇集,将近现代、当代中国美术史论进行了一次梳理,使一百多年来的中国美术史理论有了一个清晰的面貌,为研究者提供了方便,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美术史学者**的重要工具书。   晚清以来美术史文献浩如烟海,虽然有一些资料汇集出版,但由于编者的趣味、视角、取向不同,所以对文献资料的选择和判读也不同,致使出版物各有千秋也各有局限性。而该《中国现当代美术史文献》立足于中国美术史研究的“现代性”问题,扩大了以往选择文献的传统模式,使美术史研究者视野更加开阔。《中国现当代美术史文献》与《中国美术编年史(1900-2010)》同属于基础性工程,该《中国现当代美术史文献》的出版,可为中国近代、现代、当代美术史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现当代美术史文献》一书所选内容十分珍贵,许多文章属抢救性收集整理。通过文献汇集,将近现代、当代中国美术史论进行了一次梳理,使一百多年来的中国美术史理论有了一个清晰的面貌,为研究者提供了方便,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美术史学者**的重要工具书。   晚清以来美术史文献浩如烟海,虽然有一些资料汇集出版,但由于编者的趣味、视角、取向不同,所以对文献资料的选择和判读也不同,致使出版物各有千秋也各有局限性。而该《中国现当代美术史文献》立足于中国美术史研究的“现代性”问题,扩大了以往选择文献的传统模式,使美术史研究者视野更加开阔。《中国现当代美术史文献》与《中国美术编年史(1900-2010)》同属于基础性工程,该《中国现当代美术史文献》的出版,可为中国近代、现代、当代美术史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现当代美术史文献》一书所选内容十分珍贵,许多文章属抢救性收集整理。通过文献汇集,将近现代、当代中国美术史论进行了一次梳理,使一百多年来的中国美术史理论有了一个清晰的面貌,为研究者提供了方便,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美术史学者**的重要工具书。

内容简介

择取19世纪末至今百余年来有影响力的艺术文献,与《中国艺术编年史:1900-2010》配套阅读,深入了解晚清至今中国艺术及艺术理论的发展历程。

目录

1889-1909

 1889

 王肇鋐:铜刻小记

 1904

 王国维:孔子之美育主义

 1905

 李叔同:图画修得法

 1907

 王国维: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

 1908

 两江师范学堂课程(光绪三十四年)

 王国维:《中国名画集》序

1910-1919

 1913

 周树人:拟播布美术意见书

 1915

 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

 1917

 蔡孑民:以美育代宗教说

 康有为:万木草堂藏画目(节选)

 1918

 吕澂:美术革命

 陈独秀:美术革命

 蔡元培: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旨趣书

 1919

 刘海粟:参观法总会美术博览会记略

 刘海粟:画学上必要之点

 刘海粟:寒假西湖旅行写生记

 蔡元培: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

1920-1929

 1920

 汪亚尘:图案教育与工艺的关系

 唐隽:石膏模型写生与人体写生底着力点

 汪亚尘:绘画根本上的观察

 汪亚尘:近代底绘画

 汪亚尘:美与美术

 黄卓然:保存国粹画要从改良入手

 许士骐:美术的价值及影响

 黄卓然:为甚么要研究图画?

 孙壎:中西画法之比较

 丰子恺:忠实之写生

 蔡元培:美术的起源

 陈师曾:对于普通教授图畵科意见(民国九年稿)

 胡佩衡:美术之势力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之演说词

 徐悲鸿:中国画改良论

 汪亚尘:绘画上应该注意的条件

 许士骐:我对于国粹画的观念

 戴:美术底实用

 俞寄凡:艺术教育家的修养

 高奇峰:画学不是一件死物

 1921

 陈衡恪:文人画的价值

 陈衡恪:文人画之价值

 郑锦:郑褧裳讲演录

 胡佩衡:中国山水画气韵的研究

 金城:金拱北讲演录

 杨朴之:绘事外评

 杨朴之:美术家之修养

 1922

 吕澂:美术发展的途径

 1923

 刘海粟:《艺术》周刊创刊宣言

 王济远:天马会筹办六届画展的经过

 刘海粟:天马会究竟是什么

 1924

 蔡元培:旅法《中国美术展览会目录》序

 刘开渠:禁止展览裸体画

 蔡元培:美术与科学

 倪贻德:论裸体艺术

 汪亚尘:现代艺术的要素—快感与技术

 刘海粟:上海美专十三周年纪念感言

 陈晓江:提倡艺术应有的途径

 1926

 孙传芳刘海粟:孙传芳与刘海粟论模特儿书

 1927

 北京艺专:北京艺术大会

 晨光艺术会章程

 林文铮:何谓艺术

 徐悲鸿:美术联合展览会记略

 鲁迅:当陶元庆君的绘画展览时我所要说的几句话

 林风眠:致全国艺术界书

 1928

 李金发:吾国艺术教育

 邓以蛰:观林风眠的绘画展览会因论及中西画的区别

 邓以蛰:艺术家的难关

 林文铮:从亚波罗的神话谈到艺术的意义

 林风眠:我们要注意—西湖国立艺术院纪念周讲演

 1929

 徐悲鸿:惑

 徐志摩:我也“惑”

 李毅士:我不“惑”

 徐悲鸿:“惑”之不解

 徐悲鸿:“惑”之不解(续)

 杨清磬:“惑”后小言

 丰子恺:对于全国美展的希望

 陈小蝶:从美展作品感觉到现代国画画派

 金潜庵:全国美术展览之所见

 丰子恺:谈像

 吴琬:青年艺术社宣言

 毛泽东:红军宣传工作问题

 许幸之:新兴美术运动的任务

 黄宾虹:谈因与创

 林文铮:艺术运动社宣言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孔令伟(1972-),山东曲阜人。2002年7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考古与博物馆学系系主任。吕澎,1956年出生于四川重庆。1977-1982年在四川师范学院政治教育系读书;1982-1985年任《戏剧与电影》杂志社编辑;1986-1991年任四川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1990年-1993年任《艺术?市场》杂志执行主编;2004年,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教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