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对日战略与中日关系研究(1949-)

包邮中国的对日战略与中日关系研究(1949-)

¥27.7 (4.5折) ?
1星价 ¥27.7
2星价¥27.7 定价¥6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3430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44
  • 出版时间:2014-03-01
  • 条形码:9787516134306 ; 978-7-5161-3430-6

本书特色

     中日关系是中国*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也是* 复杂、*敏感的双边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国制定了总体的对日战略目标和各个阶段的政策, 循序渐进地推动着两国关系从民间发展到官方。《中 国的对日战略与中日关系研究(1949-)》使用大量的 中、日文**手资料,全面地阐述了中国对日战略的 依据、内容、发展,以及对日战略与对曰方针、政策 、策略的关系,从宏观与微观结合的角度,讨论国际 格局、地区局势、双方国内形势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总结中日关系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中日两国关系既经 历过令人怀念的“蜜月时期”,也有过的“合作摩擦 ”共存的全面发展阶段,还有过“政冷经热”的冰冻 时期。中国对日战略是整个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日战略方针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与中国不同阶段 的发展战略密不可分。现阶段的中日关系又面临新的 困难和矛盾。在新的形势下,研究中国对日战略和策 略的发展,可以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了解中日关系的 特殊性,发挥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推进两国关 系向前发展。

内容简介

中日关系是中国*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也是*复杂、*敏感的双边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制定了总体的对日战略目标和各个阶段的政策,循序渐进地推动着两国关系从民间发展到官方。本书使用大量的中、日文**手资料,全面地阐述了中国对日战略的依据、内容、发展,以及对日战略与对日方针、政策、策略的关系,从宏观与微观结合的角度,讨论国际格局、地区局势、双方国内形势对两国关系的影响,总结中日关系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中日两国关系既经历过令人怀念的“蜜月时期”,也有过的“合作摩擦”共存的全面发展阶段,还有过“政冷经热”的冰冻时期。中国对日战略是整个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日战略方针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与中国不同阶段的发展战略密不可分。现阶段的中日关系又面临新的困难和矛盾。在新的形势下,研究中国对日战略和策略的发展,可以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了解中日关系的特殊性,发挥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推进两国关系向前发展。

目录

绪论
  一  中国对外战略的内涵
  二  中国对外战略的制定与发展
  三  中国对外战略与对日战略
**章  中国对日战略的制定
  **节  中国的对外战略与对日战略
    一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国内外形势
    二  中国的对外战略与对外政策
    三  中国的对日战略与对日政策
  第二节  中国制定对日战略的原则和依据
    一  独立自主是制定对日战略的基本原则
    二  维护国家主权和地区安全是制定对日战略的基点
    三  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是制定对日战略的客观依据
    四  客观评价日本政治走向是制定对日战略的前提
    五  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是制定对日战略的内在要求
  第三节  中国对日战略的演进
    一  以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为目标时期
    二  发展中日长期友好合作关系阶段
    三  构筑全面战略互惠关系的新阶段
第二章  中日“民间外交”方针的确立与实施
  **节  克服美国对中日关系的不利影响
    一  关注美国在战后日本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二  认识美国占领政策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三  应对日美同盟下日本的对华政策
    四  反对《日台和约》的斗争
  第二节  “民间先行,以民促官”方针的形成与实施
    一  “民间先行,以民促官”方针的制定
    二  推动中日“民间外交”起步
    三  创造有利于民间经济交流的环境
    四  促进“民间外交”深入发展
    五  派遣民间使团访日,增进相互了解
    六  成功改造日本战犯,实现化敌为友
  第三节  寻求和扩大中日的共同利益
    一  尊重日本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
    二  亚非会议上支持日本代表团
    三  “民间协议,官方挂钩”政策的提出
    四  重视商业交流在民间贸易中的作用
第三章  循序渐进发展中日关系的原则
  **节  反对岸信介政府倒退中日关系
    一  中国对外战略的调整与对日政策
    二  反对岸信介制造“两个中国”倒退中日关系
    三  围绕第四次贸易协定的斗争
    四  抗议日本政府包庇长崎国旗事件肇事者
    五  反对日美借《新安保条约》干涉中国内政
  第二节  发展中日关系的策略原则
    一  “政治三原则”的提出
    二  “政治经济不可分原则”的内涵
    三  在“贸易三原则”下发展经贸关系
  第三节  推进中日关系发展的新举措
    一  邀请日本知名人士访华为“复交”创造条件
    二  加强与日本共产党的党际交流
    三  发挥日本在野党的“补充外交”作用
    四  以“向前看”的态度发展中日关系
    五  在“政治三原则”基础上扩大往来
  第四节  以“积累渐进”方式推进半官方关系
    一  “lt贸易”,中日关系从民间到半官方
    二  “积累渐进”促进中日关系“质”的飞跃
    三  “友好当先,抵抗在后”
    四  中日友好协会的成立
第四章  推动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
  **节  “中间地带”理论下的对日政策
    一  重视位于“中间地带”的日本
    二  反对佐藤内阁“两个中国”政策
    三  应对日美联手制华的策略
    四  促成备忘录贸易新形式
    五  发挥日本民间团体的积极作用
  第二节  抓住恢复邦交正常化的新契机
    一  调整对外方针,谋求与美国改善关系
    二  名古屋世乒赛成就“乒乓外交”
    三  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环境和地位的变化
    四  重视“越顶外交”的影响
    五  “复交三原则”的提出及意义
    六  发挥在野党“补充外交”的作用
  第三节  在“求同存异”原则下恢复中日邦交
    一  关注日本新内阁的对华政策
    二  邀请田中角荣访华
    三  “复交”谈判中的“求同存异”
    四  中日邦交正常化战略目标的实现
    五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意义
    六  推动邦交正常化后的合作与交流
  第四节  在“反霸”旗帜下实现中日长期和平友好
    一  “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提出
    二  促成和平友好条约的举措
    三  在和平友好条约谈判中坚持“反霸”立场
    四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
第五章  推动中日长期友好合作的新方针
  **节  中国对日战略的调整
    一  中国对外战略的调整
    二  坚持中日长期友好合作不动摇
    三  对外开放战略下推动中日交流与合作
    四  促进中日互利共赢关系的新发展
  第二节  建立中日友好合作新机制
    一  中国共产党总书记首次访问日本
    二  倡导建立友好21世纪委员会致力世代友好
    三  克服影响中日关系的消极因素
    四  加强两国高层互访与磋商
  第三节  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发展中日关系
    一  国际风云变幻中的对日新策略
    二  推动中日关系的全面恢复与发展
    三  中共中央总书记再度访日
    四  邀请日本天皇访华深化两国交流
    五  谋求建立后冷战时代的新型中日关系
  第四节  以史为鉴发展中日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一  以史为鉴,发展面向未来的中日关系
    二  重视历史问题对两国关系的消极影响
    三  反对日美借防卫合作指针干涉中国内政
    四  关于发展中日关系的五项基本原则
    五  建立面向21世纪中日关系的战略策略
第六章  推动建立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节  21世纪中国的对外政策与对日政策
    一  中国对21世纪国际形势的判断
    二  21世纪中国的对日方针与政策
    三  全面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
    四  关于中日关系的五点主张
    五  敦促日方以实际行动改善两国关系
  第二节  关于建设中日互惠关系的战略
    一  全面建设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依据
    二  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基本方针
    三  加强民间往来夯实战略互惠关系的基础
  第三节  中国的对日战略与未来中日关系展望
    一  在全面战略互惠的框架下发展中曰关系
    二  客观评价中日关系发展中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三  发挥传统友谊在全面战略互惠关系中的作用
    四  重视核心利益,妥善处理分歧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史桂芳,女,1961年生。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中国抗日战争研究会副秘书长,中日关系史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中日关系史的研究。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加“九五”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合作出版学术专著5部,翻译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论文4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