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组织与技术创新-理论与中国经验

产业组织与技术创新-理论与中国经验

1星价 ¥23.4 (6.0折)
2星价¥23.4 定价¥3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3724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3
  • 出版时间:2014-02-01
  • 条形码:9787516137246 ; 978-7-5161-3724-6

本书特色

贺俊、黄阳华编写的《产业组织与技术创新(理 论与中国经验)》从生产的“组织结构”的视角来理 解中 国的技术进步和技术赶超过程。全书共九章,分 别从“治理”、“规模”、“专业化”和“政 策”四个维度研究中国情景下产业组织对技术创 新的影响问题。在问题的设定上,研究既重视理 论的“新颖性”,同时兼顾中国问题的“特定 性”。在治理层面,我们重点从组织而不是个 人、从控制权而不是所有权的角度切入创新型企 业的治理和组织问题;在企业规模层面,我们更 加关注不同规模企业的“能力差异”,而不是 “规模经济”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在“专业化” 层面,我们主要探讨“一体化”和“产业链”等 组织方式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在政策层面,我们 重点对技术创新政策的实施效果、而不是政策设 计进行经验实证研究。《产业组织与技术创新(理论 与中国经验)》填补了从产业组织角 度对中国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赶超问题进行实证研 究的空白,对推进我国的创新问题研究做出了一 定的贡献。

内容简介

贺俊、黄阳华编写的《产业组织与技术创新(理论与中国经验)》从生产的“组织结构”的视角来理解中国的技术进步和技术赶超过程。全书共分为中小型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特征的实证分析;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背景下的技术创新等九章内容,填补了从产业组织角度对中国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赶超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的空白,对推进我国的创新问题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总论**章 产业组织与技术创新:可收益性视角  一 可收益性问题的来源和内涵  二 制度性收益机制  三 策略性收益机制  四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第二章 创新型企业的治理与组织特征:理论分野与融合  一 主流企业理论:所有权与创新  二 对主流企业理论的补充和修正:控制权与创新  三 理论的比较、综合与拓展第三章 r&d投人与技术创新绩效:研发投人增长并不必然导致产业赶超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三 结果分析与解释  四 主要结论及政策含义第四章 中国大型企业技术创新的产业组织特征:专业化还是一体化?    一 研究回顾和问题界定  二 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组织方式的独特性  三 产业组织与技术创新:激励  四 产业组织与技术创新:分工与协调  五 作为技术创新引擎的一体化大企业的有效边界  六 结论与政策含义第五章 中小型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特征的实证分析  一 问题提出  二 创新的产业特征  三 创新的所有制特征  四 创新的企业规模特征  五 结论第六章 供应链组织方式与新产品创新  一 问题提出  二 文献综述  三 供应链组织方式、协调机制与新产品创新  四 中国供应链组织方式与新产品创新:以汽车产业为例  五 结论及政策含义第七章 产业政策与企业创新:对国家科技计划实施效果的计量分析  一 引言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方法与数据  四 实证分析结果  五 结论第八章 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背景下的技术创新  一 引言  二 文献评述  三 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技术创新的两种机制  四 模型设定  五 数据与变量  六 实证结果及讨论  七 结论和进一步讨论第九章 金融组织特征与技术创新  一 引言  二 理论假说与模型  三 实证检验  四 结论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贺俊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小企业研究室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技术创新和企业战略。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等十余项课题,在《财贸经济》、《中国工业经济》、《学术月刊》、《产业经济评论》、《经济管理》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