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检察

包邮论检察

1星价 ¥49.7 (8.0折)
2星价¥49.7 定价¥6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0211584
  • 装帧:软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37
  • 出版时间:2014-04-01
  • 条形码:9787510211584 ; 978-7-5102-1158-4

本书特色

张建伟编著的这本《论检察》,是十几位长年研究检察理论的专家多年的成果荟萃,其从各不同的角度、专业或实践,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专家们关于检察,检察与法治,检察与国家政治、经济、公民权利的关系等方面的观点和见解,以及检察改革的方向、原则和路径。十几位专家的著作几乎涉及到了检察的各个方面。这对读者了解检察是十分有益的。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专家论检察》丛书之一,丛书各分册由资历检察理论界的专家主笔,本书是对清华大学张建伟教授的理论研究成果的精选与集萃。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就检察学的主要范畴与基本方法、检察体制与人员、检察职能与职责、检察历史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对检察制度和相关理论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论证。

目录

出版说明
**部分 检察学
一、检察学的主要范畴与基本方法
二、检察学研究的瓶颈与突破
第二部分 体制与人员
一、检察一体化:检察机关的组织原则
二、司法权还是准司法权:检察权性质归属
三、人民检察院的职权配置与组织结构
四、检察机关组织原则和检察官的办案自主权
五、超越地方主义和去行政化: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与途径
六、公益原则与检察官的公正意识
七、错案责任的泛化与司法独立人格的养成
第三部分 职能与权责
一、刑事诉讼职能
二、威胁、欺骗与侦查谋略:侦查监督难点分析
三、特殊侦查权力的授予与限制
四、自由裁量与不起诉制度的完善
五、“附条件不起诉”:检察裁量权的新格局
六、公诉之撤回及其效力
七、辩诉交易的历史与现状
八、从密闭侦查到形式审判:错案的深层结构原因
九、“八议”意识与被害人取向的复活
十、刑事诉讼司法解释的空间与界限
十一、司法解释中法律术语之斟酌
十二、“指导性案例”的功能定位与判例化前景
第四部分 历史与文化
一、社会主义法系检察文化鸟瞰
二、检察百年的跌宕历程与精神气质
三、胜利的激情之中:新中国检察制度开疆拓土
四、检察历史的载体及其价值
五、对抗制下的检察官
六、作为一种文化自觉的司法改革
作者主要著作及论文索引(1992―2014)
作者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建伟,1966年2月出生,辽宁锦州人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1992年至1997年在*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工作,其间参与检察机关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研究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起草工作,近年曾挂职*高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检察厅任副厅长
主要著作:《刑事司法体制原理》、《刑事司法:多元价值与制度配置》、《司法竞技主义――英美诉讼传统与中国庭审方式》、《刑事诉讼法通义》、《证据法要义》等;在《中国法学》、《政法论坛》等报刊发表学术文章100余篇;另有论文随笔结集《法律皇帝的新衣》和《法律稻草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