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合式基层重载交通沥青路面技术

包邮复合式基层重载交通沥青路面技术

1星价 ¥27.4 (5.7折)
2星价¥27.4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411081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7
  • 出版时间:2014-03-01
  • 条形码:9787114110818 ; 978-7-114-11081-8

本书特色

  《复合式基层重载交通沥青路面技术》以邯长高速公路科研成果为依托,详述了沥青路面车辙病害产生原因,通过科学试验和长期跟踪观测,总结出沥青碎石混合料和级配碎石基层设计方法,提出了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并阐述了相应施工技术要点。经过实践证明和质量评定,它有效地解决了半刚性基层上的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克服了单纯柔性基层上的车辙病害,延长了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开创了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新模式,在河北高速公路路面建设中已广泛推广应用。同时,书中还介绍了车辙预估量计算公式。   《复合式基层重载交通沥青路面技术》可供从事公路路面研究、设计、施工、监理、检测技术人员借鉴和参考,也可供相关大、中专院校师生学习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以邯长高速公路科研成果为依托,详述了沥青路面车辙病害产生原因,通过科学试验和长期跟踪观测,总结出沥青碎石混合料和级配碎石基层设计方法,提出了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并阐述了相应施工技术要点。经过实践证明和质量评定,它有效地解决了半刚性基层上的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克服了单纯柔性基层上的车辙病害,延长了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开创了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新模式,在河北高速公路路面建设中已广泛推广应用。同时,书中还介绍了车辙预估量计算公式。 本书可供从事公路路面研究、设计、施工、监理、检测技术人员借鉴和参考,也可供相关大、中专院校师生学习参考。

目录

绪论
**章  概述
  **节  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及原因分析
    一、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实例
    二、车辙病害类型
  第二节  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影响因素
    一、车辙变形内在因素
    二、形成车辙变形外在因素
    三、车辙变形的危害
    四、沥青路面抗车辙研究
第二章  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材料选择
  **节  沥青材料工程技术标准
    一、我国公路沥青材料技术标准
    二、美国shrp沥青路用性能规范
    三、沥青材料改性
  第二节  复合式沥青路面结合料优选
    一、沥青材料工程性能指标
    二、沥青碎石基层——沥青材料优选
    三、面层沥青材料优选
  第三节  集料选择
    一、制作集料的石料
    二、岩石酸碱性与表面电荷
    三、沥青混合料集料选择
    四、邯长公路集料选择
第三章  复合式沥青路面基层
  **节  集料级配理论及其优选
    一、沥青混合料强度原理
    二、集料和沥青在混合料中的作用
    三、集料级配理论
    四、集料级配设计理论选择
    五、沥青碎石集料级配优选
  第二节  沥青碎石混合料设计
    一、沥青混合料分类及设计方法
    二、马歇尔(marshall)沥青混合料设计法
    三、沥青混合料gtm设计法
    四、沥青混合料superpave设计法
    五、沥青碎石混合料设计方法优选
  第三节  沥青碎石基层路用性能
    一、沥青碎石力学性能验证
    二、沥青碎石高温稳定性能验证
    三、沥青碎石水稳定性验证
    四、沥青碎石低温抗裂性能验证
    五、沥青碎石弯曲疲劳寿命验证
    六、沥青碎石基层综合结论
  第四节  柔性基层——级配碎石设计
    一、级配碎石基层
    二、不同成型方法设计指标比较
    三、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
    四、级配碎石施工技术要求
    五、级配碎石施工质量控制
第四章  面层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节  面层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选用
    一、面层沥青混合料设计基本要求
    二、面层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优化
  第二节  面层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性能
    一、沥青混合料高温蠕变试验
    二、沥青混合料高温车辙试验
第五章  动载作用下沥青路面有限元分析与车辙预估方法
  **节  车辆动载模型及振动方程
    一、车辆振动原因及振动方程建立
    二、振动方程求解
    三、路面不平整度波长与车速对汽车动载的影响
  第二节  沥青路面力学模型及有限元分析
    一、路面层状体系基本假设及应用软件
    二、层状黏一弹性体系有限元分析
    三、沥青黏一弹性材料描述模型
    四、车辙分析中模型应用
  第三节  沥青路面车辙计算与预估方法
    一、沥青路面材料burgers模型参数获取
    二、试验路段交通条件
    三、试验路段路面计算温度
    四、沥青混合料路面各结构层加载修正系数
    五、沥青路面车辙预估公式
  第四节  沥青路面车辙预估实例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沥青路面车辙预估计算实例
    二、沥青路面车辙影响因素分析
第六章  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工程实例
  **节  工程试验路段基本情况
    一、工程所在地自然概况
    二、工程试验路段方案
  第二节  工程试验路段柔性基层设计
    一、级配石配合比设计
    二、沥青碎石配合比设计
  第三节  复合式沥青路面施工
    一、级配碎石基层施工
    二、沥青碎石施工工艺
    三、沥青面层施工及质量控制要点
  第四节  工程试验路段长期观测
    一、试验路段使用概况
    二、试验路段跟踪观测方法及结果
    三、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四、沥青路面质量评价模型
    五、邯长公路试验路段通车五年质量评价
    六、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优势
  第五节  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经济分析
附录1  沥青技术标准
附录2  美国shpr沥青路用性能规范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