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创新与发展

包邮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创新与发展

1星价 ¥16.5 (7.5折)
2星价¥16.5 定价¥2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146837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244
  • 出版时间:2013-01-01
  • 条形码:9787561468371 ; 978-7-5614-6837-1

内容简介

  国共产党肩负着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因此,“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始终是决定其事业成败的重大课题。本书在概述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和中共成立初期党的建设概况的基础上,着重系统梳理和总结提炼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新中国党的几代主要领导人在党建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创新性成果,并论述其逻辑演进关系和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创新与贡献,力图将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成果系统化,进而阐明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建设的实践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创新和发展的过程。

目录

**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党建理论概述
**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党建理论
一、共产党的阶级性质和特点
二、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三、共产党的政治纲领
四、共产党的组织建设
五、正确开展共产党党内斗争
六、共产党党际关系的科学阐述
第二节 列宁的党建理论
一、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二、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策略原则
四、无产阶级政党执政后的党建思想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党的建设概况
**节 中共成立初期党的建设成果及其不足
一、中共一大至六大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运用和成果
二、中共成立初期的形势任务与党建理论研究的不足
第二节 共产国际对中共党的建设工作的干预和影响
一、建党初期共产国际对中共党建工作的帮助和影响
二、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对中共党建工作的干预和影响
三、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对中共党建工作的干预和影响
四、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国际对中共党建工作的干预和影响
第三章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节 毛泽东党建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毛泽东党建理论的初步形成
二、毛泽东党建理论体系的形成和标志
三、毛泽东党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节 毛泽东党建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思想建设
二、组织建设
三、作风建设
四、执政党建设
第三节 毛泽东党建理论的特点和贡献
一、毛泽东党建理论的主要特点
二、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和中共党的建设的贡献
第四章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节 邓小平党建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邓小平党建理论的构建基础
二、邓小平党建理论形成与发展的两个主要阶段
第二节 邓小平党建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思想建设——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二、组织建设——全面改善党的领导
三、作风建设——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方针
四、制度建设——从根本上保证党的事业长期发展
五、廉政建设——要始终加强对党的监督
六、政治体制改革——抓住党政分开关键环节
七、正确处理政党间的关系——坚持相互尊重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邓小平党建理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一、具有理论的普遍特质,呈现出逻辑严整的系统性
二、实现与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是一个开放的政治系统
第四节 邓小平党建理论的特点与贡献
一、邓小平党建理论的突出特点
二、邓小平党建理论的历史性贡献
第五章 江泽民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节 江泽民党建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江泽民党建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二、江泽民党建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江泽民党建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二、“三讲”教育是新时期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形式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建设的时代旗帜
四、江泽民党建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第三节 江泽民党建理论的特点和贡献
一、江泽民党建理论的主要特点
二、江泽民对党的建设的主要贡献
第六章 中共十六大以来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节 时代变迁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提出新的要求
一、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是历史方位变化的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创新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
四、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是党自身建设的需要
第二节 十六大以来党建理论创新和发展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一、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
二、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4.共产党坚持践行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指出:“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我们知道,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具有国别性,也就是世界各个国家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任务、目标和形式要根据各国家发展程度的不同和具体国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有所区别。就革命斗争的形式来说,“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首先是一国范围内的斗争。每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当然首先应该打倒本国的资产阶级,”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就革命斗争的内容来说,“现代的工业劳动,现代的资本压迫,无论在英国或法国,无论在美国或德国,都是一样的,都使无产者失去了任何民族性。”这也就是说,伴随着资本的剥削和榨取具有国际性,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在具有国别性的同时也具有国际性,“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基于此,共产党同其他工人阶级政党相比才彰显着更为广泛的代表性,因为,以往工人阶级政党大都局限于某一个国家中的某一民族、某一行业或者某一阶层的工人的代表,在组织上不同程度地具有宗派主义的特点。这也就是说,无产阶级政党在领导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具体过程中必须要基于斗争的世界性和国际意义去理解,毕竟“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⑨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原则,“是各国无产阶级的共同利益和民族利益的统一,是无产阶级的世界革命和各国革命的统一,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统一。”  二、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有多远,我们的路就能走多远。可以说,任何一个政党,坚持什么样的思想作指导,就会有着什么样的实践诉求与之相匹配。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我们认为,至少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着重把握和理解。  (一)共产党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  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详细阐明并着重强调的共产党的主要优点和基本特点之一。共产党之所以旗帜鲜明地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毫不动摇地坚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的科学理论体系。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就能够使党在风起云涌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增强理论性、科学性、原则性和预见性,就能够使党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条件下制定出基本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就能够使党为着不断满足并逐步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同时,也能够使党员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方法论,进而在思想上保证了党的无产阶级的先进性。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知道,共产党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的同时,不少共产党员却对马克思主义存在着模糊认识和错误判断。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