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政治社会化思想研究

包邮马克思政治社会化思想研究

1星价 ¥10.2 (3.4折)
2星价¥10.2 定价¥30.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910419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6
  • 出版时间:2014-06-01
  • 条形码:9787309104196 ; 978-7-309-10419-6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内**部论述马克思政治社会化思想的专著。 马克思政治社会化思想是马克思整个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代西方政治社会化理论注重对个人思想、行为的阶段化发展变化所做的微观和实证分析不同,马克思的政治社会化思想侧重于从整体上对国家意识形态的生产、分配与认同的过程进行宏观分析,紧紧围绕着政治思想体系的建构、传播与认同而展开。马克思从“现实中的个人”出发,在“个人-社会-国家”的互动中揭示了政治社会化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在对意识形态的批判中发现了统治阶级所主导的意识形态占据统治地位的途径,即政治社会化,并进一步揭示出阶级社会政治社会化的内在规律,阐明了政治社会化的前提条件、现实途径与实现基础,勾画出了清晰的政治社会化路径。深入挖掘与探究马克思的政治社会化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政治社会化与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目录

导言 一、政治社会化研究现状及概念厘定 二、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三、马克思的视角 四、主要内容、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章 政治社会化理论源流概述 **节 古希腊时期政治社会化理论 一、古希腊的政治社会化实践 二、柏拉图的政治社会化思想 三、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社会化思想 第二节 近代西方政治社会化理论 一、马基雅维利的政治社会化思想 二、洛克的政治社会化思想 三、卢梭的政治社会化思想 第三节 现代西方政治社会化理论 一、杜威的民主主义公民教育思想 二、现代西方政治社会化理论概述 第二章 政治社会化的马克思人学意蕴 **节 政治社会化是人的存在的重要向度 一、人的存在的三种形态 二、人的政治存在 三、政治社会化是人的存在的重要方式与向度 第二节 政治社会化是人的本质实现的客观需要 一、现实的人的确立 二、人的本质的揭示 三、政治社会化的必要与可能 第三节 政治社会化是促进人的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人是不断发展的 二、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发展 三、政治社会化促进人的发展的生成机制 第三章 马克思政治社会化思想的分析理路 **节 分析框架:个人、社会与国家 一、个人、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二、国家的本质与职能 三、政治社会化:国家统治合法性实现的重要途径 第二节 核心理念:意识形态的认知、认同与批判 一、意识形态的概念 二、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和把握 三、政治社会化视野下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 第三节 目标指向:社会化的人类 一、摆脱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束缚的条件 二、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超越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路径 三、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第四章 马克思政治社会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节 政治社会化的前提条件 一、客观物质基础:认知一阐释 二、思想普遍性:选择一信仰 三、意识形态阶层:行动策略 第二节 政治社会化的现实途径 一、传统:政治社会化的文化氛围 二、教育:政治社会化的主渠道 三、报刊与舆论: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第三节 政治社会化的实现基础 一、需要与利益:政治社会化的内在驱动 二、交往与参与:政治社会化的实践力量一 三、现实生活世界: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场域 第五章 马克思政治社会化思想的当代价值 **节 政治社会化:意识形态领导权确立的必要途径 第二节 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的时代境遇 一、经济全球化:意识形态社会化的新挑战 二、文化多元化:意识形态社会化的新要求 三、媒体网络化:意识形态社会化的新影响 第三节 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的路径选择与创新 一、意识形态建构:优化理论内容 二、意识形态传播:连接现实生活世界 三、意识形态认同:“人”的凸显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