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1004538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84
- 出版时间:2014-08-01
- 条形码:9787310045389 ; 978-7-310-04538-9
本书特色
安虎森所著的《产业转移空间聚集与区域协调》由十章组成,可以分为区域经济理论与区域协调发展路径思考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两个部分。从区域经济学理论的新思考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选项出发,主要讨论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途径问题。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要素转移以及经济活动空间布局,而以区际非均衡力为主要特征的块状经济,必然导致不断积累聚集力较大区域区位优势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因此,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就是要打破这种循环累积关系,而其关键是区域间存在各种政策上的“梯度”。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城镇化、多极增长和产业转移等话题展开论述。融合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的研究,在综合运用新经济地理学、集聚经济和区域I-O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产业转移和集聚的内在机理,探讨城镇化和区域发展的有效模式和策略。
目录
总序 全球经济格局演化与中国发展转型:1970~2020年前言**章 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新思考 1.1 块状经济的形成 1.2 块状经济的主要特征 1.3 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1.4 小结 参考文献第二章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选项 2.1 引言 2.2 区际差距的形成机理 2.3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 2.4 小结 参考文献第三章 欠发达地区工业化所需*小市场规模 3.1 区域产业份额的确定 3.2 欠发达地区工业化所需*小市场规模 3.3 小结 参考文献第四章 区际产业分布不平衡与政府的有效调控 4.1 厂商自由选择区位时的区际人际收入变动 4.2 政府有效干预时的总体福利提高和*优产业分布 4.3 政府干预无效时的总体福利下降和次优的产业分布 4.4 小结 参考文献第五章 增长极形成机制及增长极与外围区的关系 5.1 引言 5.2 局部溢出模型概述 5.3 循环累积因果关系 5.4 增长极与外围区的关系 5.5 小结 参考文献第六章 转移支付与区际收入差距收敛 6.1 引言 6.2 基准模型 6.3 税收补贴模型i——对企业提供补贴 6.4 税收补贴模型ii——对劳动者提供补贴 6.5 小结 附录 参考文献第七章 税收政策与区际收入差距收敛 7.1 引言 7.2 模型构建 7.3 政策分析 7.4 小结 参考文献第八章 户籍制度、高房价与城乡收入差距收敛 8.1 引言 8.2 基本模型:弗卢格模型 8.3 模型拓展:城市高房价与户籍制度 8.4 福利分析: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不同群体收入差距 8.5 小结 参考文献第九章 区际生态补偿主体与补偿模式 9.1 引言 9.2 基准模型 9.3 长期均衡与污染外部性分析 9.4 生态补偿模型 9.5 小结 附录 参考文献第十章 环境标准与产业区位选择 10.1 引言 10.2 基本假设和模型框架 10.3 模型的主要变量 10.4 均衡的稳定性分析 10.5 小结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曾国藩的经济课
¥22.8¥68.0 -
经济学通俗读物:北大经济课(受益一生的经济学智慧)
¥9.7¥35.0 -
全球贸易摩擦与大国兴衰
¥19.4¥68.0 -
经济学反思
¥19.0¥56.0 -
国富论
¥16.7¥58.0 -
中国经济思想变迁与制度发展概论
¥16.0¥50.0 -
世界贸易战简史
¥17.9¥52.8 -
国富论
¥9.7¥35.0 -
中美贸易摩擦:怎么看 怎么办
¥16.8¥58.0 -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12.9¥39.0 -
让财富找到你:有温度的经济学
¥19.4¥68.0 -
高韧性社会:应对不确定危机的八种能力
¥23.1¥69.0 -
账本里的中国
¥15.4¥48.0 -
博弈论
¥28.4¥49.8 -
经济常识一本全
¥10.4¥35.0 -
从牛犀牛到独角兽
¥22.8¥68.0 -
置身事内 : 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38.1¥65.0 -
论英国本土的公共福利
¥9.3¥15.0 -
看懂金融的第一本书
¥14.3¥39.8 -
经济学通识-第二版
¥38.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