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及测度研究-基于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角度
1星价
¥16.5
(4.6折)
2星价¥16.5
定价¥3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4345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2
- 出版时间:2014-05-01
- 条形码:9787516143452 ; 978-7-5161-4345-2
本书特色
该书从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角度,研究了企业自主创新及测度问题,重点对完善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鼓励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平台,以及健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并就政府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尤其是该书认为,关键是要从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方面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内容简介
该书从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角度,研究了企业自主创新及测度问题,重点对完善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鼓励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平台,以及健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并就政府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尤其是该书认为,关键是要从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方面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目录
**章 绪论
**节 本书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 实践价值
二 理论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一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二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三 关于自主创新能力指标构成的文献综述
四 简单述评
第三节 本书框架结构和主要研究内容
一 本书框架结构
二 主要研究内容
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 企业自主创新的一般分析
**节 自主创新的基本范畴
一 自主创新的基本内涵
二 企业自主创新的模式
三 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功能
四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模式选择
第二节 企业自主创新基本属性及政府介入
一 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属性
二 政府支持自主创新源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属性
三 政府作用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点
第三章 影响企业自主创新及测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节 企业内生因素分析
一 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与企业家能力
二 创新利益目标与创新收益
三 创新能力及企业盈利水平和投入能力
四 创新权利的合理配置与创新人才及企业创新文化氛围
第二节 企业外生因素分析
一 工业化和产业发展阶段的本质要求
二 技术推动力与技术链和创新链的制约
三 需求拉动与市场竞争力
四 政府财税政策激励
第四章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现状分析
**节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主要成效
一 自主创新发展战略更加明确
二 自主研发能力持续增强
三 创新成果丰硕,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第二节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总体描述
一 企业自主创新投入总量不断增长,但幅度较小
二 自主创新活动面临着国际技术追赶的挑战
三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面临的核心问题
四 研发人员数量稳步提高,但增长幅度有限
五 科技产出进步状况总体水平有待提高
六 科技经费筹集主体分布不均
第三节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主要障碍因素及成因
一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主要障碍因素
二 制约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原因
第五章 政府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国际比较分析
**节 研发创新绩效评价的比较分析
一 总效率值分析(dea模型分析)
二 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
三 总体时间跨度分析
四 数据分析归纳与结论
第二节 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体系比较分析
一 财税支持系统
二 运用财税手段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国际经验
三 中国政府财税支持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体系比较分析
一 企业自主创新银行支持体系
二 企业自主创新债券市场支持体系
三 创业板市场支持体系
四 企业自主创新风险投资支持体系
五 中国金融体系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比较分析
第六章 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
**节 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一 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
二 企业自主创新的内部评价指标
三 企业自主创新的外部评价指标
第二节 企业自主创新主要测度方法及应用思路
一 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测度方法
二 测度企业自主创新方法的应用思路
第三节 企业自主创新的测度及实证检验
一 企业自主创新的测度指标体系
二 企业自主创新主要指标法测度:以制造业为例
三 运用因子分析法测度企业自主创新:以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例
四 运用因子分析法测度企业自主创新:以辽宁工业企业为例
第七章 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举措
**节 完善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
一 完善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政策
二 完善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
三 完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
四 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性信贷政策
第二节 鼓励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
一 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客观必然性
二 加强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建设
三 充分发挥企业家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
四 加强企业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五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第三节 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平台
一 产学研相结合的客观必要性
二 “产学研”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三 优化产学研相结合的要素环境
第四节 健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 健全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 建立健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依存度指数及其指标体系
三 建立健全测度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指标体系
第八章 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评价与实现路径探析:以辽宁省为例
**节 辽宁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现状分析
一 辽宁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主要成效
二 制约提高辽宁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障碍
三 辽宁省“十二五”时期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点取向
第二节 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
第三节 推进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实现路径
一 坚持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前提
二 充分发挥企业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根本所在
三 实施倾斜的经济政策是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必要条件
四 转变政府职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
参考文献
后记
**节 本书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 实践价值
二 理论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一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二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三 关于自主创新能力指标构成的文献综述
四 简单述评
第三节 本书框架结构和主要研究内容
一 本书框架结构
二 主要研究内容
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 企业自主创新的一般分析
**节 自主创新的基本范畴
一 自主创新的基本内涵
二 企业自主创新的模式
三 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功能
四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模式选择
第二节 企业自主创新基本属性及政府介入
一 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属性
二 政府支持自主创新源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属性
三 政府作用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点
第三章 影响企业自主创新及测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节 企业内生因素分析
一 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与企业家能力
二 创新利益目标与创新收益
三 创新能力及企业盈利水平和投入能力
四 创新权利的合理配置与创新人才及企业创新文化氛围
第二节 企业外生因素分析
一 工业化和产业发展阶段的本质要求
二 技术推动力与技术链和创新链的制约
三 需求拉动与市场竞争力
四 政府财税政策激励
第四章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现状分析
**节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主要成效
一 自主创新发展战略更加明确
二 自主研发能力持续增强
三 创新成果丰硕,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第二节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总体描述
一 企业自主创新投入总量不断增长,但幅度较小
二 自主创新活动面临着国际技术追赶的挑战
三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面临的核心问题
四 研发人员数量稳步提高,但增长幅度有限
五 科技产出进步状况总体水平有待提高
六 科技经费筹集主体分布不均
第三节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主要障碍因素及成因
一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主要障碍因素
二 制约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原因
第五章 政府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国际比较分析
**节 研发创新绩效评价的比较分析
一 总效率值分析(dea模型分析)
二 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
三 总体时间跨度分析
四 数据分析归纳与结论
第二节 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体系比较分析
一 财税支持系统
二 运用财税手段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国际经验
三 中国政府财税支持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体系比较分析
一 企业自主创新银行支持体系
二 企业自主创新债券市场支持体系
三 创业板市场支持体系
四 企业自主创新风险投资支持体系
五 中国金融体系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比较分析
第六章 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
**节 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一 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
二 企业自主创新的内部评价指标
三 企业自主创新的外部评价指标
第二节 企业自主创新主要测度方法及应用思路
一 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测度方法
二 测度企业自主创新方法的应用思路
第三节 企业自主创新的测度及实证检验
一 企业自主创新的测度指标体系
二 企业自主创新主要指标法测度:以制造业为例
三 运用因子分析法测度企业自主创新:以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例
四 运用因子分析法测度企业自主创新:以辽宁工业企业为例
第七章 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举措
**节 完善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
一 完善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政策
二 完善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
三 完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
四 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性信贷政策
第二节 鼓励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
一 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客观必然性
二 加强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建设
三 充分发挥企业家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
四 加强企业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五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第三节 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平台
一 产学研相结合的客观必要性
二 “产学研”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三 优化产学研相结合的要素环境
第四节 健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 健全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 建立健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依存度指数及其指标体系
三 建立健全测度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指标体系
第八章 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评价与实现路径探析:以辽宁省为例
**节 辽宁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现状分析
一 辽宁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主要成效
二 制约提高辽宁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障碍
三 辽宁省“十二五”时期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点取向
第二节 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
第三节 推进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实现路径
一 坚持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前提
二 充分发挥企业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根本所在
三 实施倾斜的经济政策是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必要条件
四 转变政府职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曾国藩的经济课
¥22.8¥68.0 -
经济学通俗读物:北大经济课(受益一生的经济学智慧)
¥9.7¥35.0 -
全球贸易摩擦与大国兴衰
¥19.4¥68.0 -
经济学反思
¥19.0¥56.0 -
国富论
¥16.7¥58.0 -
国富论
¥9.7¥35.0 -
中国经济思想变迁与制度发展概论
¥16.0¥50.0 -
世界贸易战简史
¥17.9¥52.8 -
经济学通识-第二版
¥38.7¥58.0 -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12.9¥39.0 -
让财富找到你:有温度的经济学
¥19.4¥68.0 -
高韧性社会:应对不确定危机的八种能力
¥23.1¥69.0 -
账本里的中国
¥15.4¥48.0 -
中美贸易摩擦:怎么看 怎么办
¥16.8¥58.0 -
经济常识一本全
¥10.4¥35.0 -
论英国本土的公共福利
¥9.3¥15.0 -
从牛犀牛到独角兽
¥22.8¥68.0 -
理性的非理性:生活中的怪诞行为学/郑毓煌苏丹
¥19.6¥58.0 -
置身事内 : 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49.8¥65.0 -
博弈论
¥28.4¥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