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外戏曲源流及中弱路梆子史

塞外戏曲源流及中弱路梆子史

1星价 ¥70.6 (7.2折)
2星价¥70.6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571057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79
  • 出版时间:2014-11-01
  • 条形码:9787545710571 ; 978-7-5457-1057-1

本书特色

由张林雨、张志永所著的《塞外戏曲源流及中北路梆子史》以清光绪年间至民国前期、民国后期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塞外中北路梆子为研究对象,并进行断代分期,融学术性、文献性和实用性为一体,是一部难得的填补塞外中北路梆子史空白的好书,对当今的戏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全书约80万字,其中文字多为文献及后人回忆资料。

内容简介

  《塞外戏曲源流及中北路梆子史》以清光绪年间至民国前期、民国后期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塞外中北路梆子为研究对象,并进行断代分期,融学术性、文献性和实用性为一体,是一部难得的填补塞外中北路梆子史空白的好书,对当今的戏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塞外戏曲源流及中北路梆子史》约80万字,其中文字多为文献及后人回忆资料。

目录


源流
一 漠南的古代乐舞
二 散乐对漠南文化的影响
三 漠南文化对北曲形成的贡献
四 内地艺术大量流入漠南
(一)秧歌、赛戏、道情等小戏的传入
(二)弦子腔、罗罗腔、耍孩儿、二人台等剧种的传人
五 蔚县秧歌的源流沿革
(一)发展历程
1.清咸丰以前的蔚县秧歌
2.清咸丰以后的蔚县秧歌
3.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蔚县秧歌
(二)艺术特征
六 塞外的昆弋传人及乱弹勃兴
(一)昆弋乱弹的传人
(二)山陕梆子的形成及其代表人物
1.山陕梆子的形成
2.山陕梆子的代表人物——侯俊山、郭宝臣、刘德荣
(三)中路梆子的形成
(四)北路梆子的形成

戏史
1.写桌子
2.写戏会
一 清光绪年间的塞外中北路梆子
(一)演出场所多、场次多
1.戏园
2.乐楼
3.庙戏
4.行会戏
(二)戏班多、名伶多、箱场底包多
1.戏班与名伶
2.箱场底包包一半
(三)演艺精彩,绝招惊人
1.手
2.眼
3.身
4.法
5.步
6.七哀八哭二十六笑
7.园馆班与草台班的表演艺术
(四)科班多,后继有人
1.东口的小班
2.西口的打娃娃班
(五)票房多,票友多
1.东口的票友
2.西口的票友
(六)山陕梆子的重大改革变化
二 清末至民国前期的塞外中北路梆子
(一)东口
1.晋中籍“下路调”伶人大量涌人东口,并逐渐占领剧坛
2.**代中路梆子坤伶在东口诞生
3.本地籍乾伶大量涌现
4.本地科班遍地建立
(二)西口
1.晋北二州五县、雁北大同地区唱“上路调”的伶人大量涌入西口
2.本地籍伶人逐渐成长起来
3.“上路调”坤伶出现
4.东口的“下路调”打入西口地盘
5.出现了中路梆子四大名旦及其流派
三 民国后期的塞外中北路梆子
(一)抗日战争时期塞外中北路梆子艺人的苦难与抗争
1.东口
2.西口
(二)张家口首次解放时期的戏剧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塞外中路梆子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塞外中北路梆子
(一)新中国成立初17年的辉煌
1.戏曲工作者进行“三改”
2.中路梆子人才的涌现及接班人的培养
3.中路梆子器乐的发展
4.北路梆子的恢复
(二)“文化大革命”的祸害
1.否定17年
2.一花独放
(三)新时期以来的奋斗
1.中路梆子的剧团恢复及繁荣景象
2.北路梆子的再次恢复
结语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塞外戏曲源流及中北路梆子史》:  上句子送板与山西民歌《进攻蒲阁寨》曲调进行的基本旋律线、骨干音、主音基本是一致的。在此基础上,经过曲调移位,艺人们又创作出了[二性]下句子送板,丰富了[二性]送板的唱腔。  就这样,蔚县秧歌艺人们逐渐完成了由训调向板腔体唱腔的转变。  清末民初,蔚县秧歌在当地蓬勃发展,遍布整个蔚罗川(今蔚县、广灵县),并且蔓延到东至涿鹿,西至灵丘、浑源,南至广昌(今河北涞源),北至阳原一带。此间,蔚州几乎村村有社火班。一般农村为了逢年过节闹红火,自行组织班社,其人力物力一般均由本村挑选,条件较差,演出时在各方面所需要的东西因陋就简,不甚讲究。他们的活动时间多属冬三月,以活跃本村文化生活为主,也有的到邻近村或友好村演出,以加强村与村之间的联系。有些地方已形成秧歌世袭村,唱秧歌的艺人代代相传。这些村被称为秧歌窝子,艺人们纷纷组成了窝子班——凡被称为窝子班的地方,村里不但一般艺人较多,而且也有一部分属于当时的蔚县秧歌名伶。这类村子的蔚县秧歌演员一般均属世袭艺人。此类班社的人员条件均比社火班的好一些,有时也外请一些艺人,但被请者均属当时的名伶。因此,这类窝子班的名伶辈出,约有100人。  清光绪末,蔚县秧歌艺人们在窝子班的基础上又组织了抱股班——它的组织机构比较健全,有的班社的演员甚至是双套脚色。其成员是从各个社火班或窝子班中选拔出来的,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每班在30人左右。其活动范围除本县外,也到邻县或更远的一些地方演出。其演出的剧目也较丰富。其活动时间除每年的冬、春外,还参加一些各地的庙会或其他庆祝活动。  这种班社形式,吸引各地以及邻县的蔚县秧歌名艺人,纷纷投在蔚县、广灵的抱股班里演出。有名的旦脚演员“成珠子”田凤宝(灵丘人)不但自己参加了蔚县的抱股班,而且将全家一齐搬来。他的儿子田永义(工青衣)迄今仍住蔚县阳眷乡大湾村,一直未回故里。这样一来,抱股班日渐发展壮大,据老艺人徐才回忆,当时就有50多个抱股班。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