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257470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724
- 出版时间:2015-02-01
- 条形码:9787532574704 ; 978-7-5325-7470-4
本书特色
本书意在显透《文心雕龙》观念的文学理论与当时的学术思想的内在联系。探讨六朝的学术思想发展,其中*重要的论题便是关乎圣人与学圣体道的问题,但在文学理论研究的领域,则长期忽视了这一影响力极为深远的时代意识在刘勰营构《文心雕龙》的整体义理时候的渗透作用。
内容简介
本书意在显透《文心雕龙》观念的文学理论与当时的学术思想的内在联系。探讨六朝的学术思想发展,其中*重要的论题便是关乎圣人与学圣体道的问题,但在文学理论研究的领域,则长期忽视了这一影响力极为深远的时代意识在刘勰营构《文心雕龙》的整体义理时候的渗透作用。
目录
序内容概述**章 導論 **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構思 第四節 文獻回顧 第五節 本書架構組織 第六節 研究的意義第二章 聖凡才性之思辨:關於主體之超凡入聖論 **節 漢儒聖凡論 第二節 魏晉聖人之學 第三節 佛學佛性義的引入 第四節 《文心雕龍》的學聖思想 第五節 本章小結第三章 以禪修為實踐的體道之學:禪修原理與般若思想的傳介 **節 東晉初期老莊式的禪修觀念與形態 第二節 束晉晚年釋慧遠顯豁之禪思成佛義 第三節 本章小結第四章 禪修與文藝實踐的融合 **節 廬山觀見佛影的禪修實踐義 第二節 發展以感應為本的念佛禪法 第三節 宋初宗炳的神思義 第四節 本章小結第五章 窮理與立言:以理和文建立的體道理論 **節 面向有情世間的體道關懷:理的超越義詮釋 第二節 以極建立本體思想的歷程:本體質性與成化法則的觀念發展 第三節 理的徼向作用:本體宗極之成化總法 第四節 沿理建立《文心雕龍》文、道交融的藝術精神 第五節 本章小結第六章 徵聖體道精神下的“神理”與“理”義:由聖文展現的明理之術 **節 《文心雕龍》體道義涵與理想 第二節 “理”與“神理”在體道制作中的作用 第三節 效聖與知聖:會理修德,沿理體文 第四節 聖文形範中的理與義 第五節 由理與義發展的聖人文術 第六節 立德明理為主的立文觀念 第七節 本章小結第七章 徵聖體道精神下的樞紐範式:宗經與騷變 **節 文之樞紐的意義 第二節 依經立本的體道理念 第三節 制定文之樞紐的總持作用:反本正變 第四節 文之樞纽在藝文中的作用:辨文體之本末奇正 第五節 樞纽經典的實踐理念:立德正言,體道反本 第六節 本章小結第八章 徵聖體道精神下的神思與物色:融道入藝的文學觀念建構 **節 神思義涵流變與體道精神的引入 第二節 《文心雕龍》“神思”理念對禪修觀念的承接與發展 第三節 神思的藝文意義與理論開拓 第四節 體物與象真的體道意義 第五節 本章小結第九章 徵聖體道精神下的情與氣:會通凡聖與世變的藝文理念 **節 去聖久速背景中的通變需求 第二節 聖凡之情的共性與限制 第三節 《文心雕龍》以理化情的反本情旨 第四節 由體道之志轉化寫真功能:化情從理的文術 第五節 養氣實志,負氣適變 第六節 化解文學之訛變 第七節 本章小結第十章 總結參考文獻附錄:專家評審意見後記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5.0¥3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4¥49.8 -
见字如面
¥23.4¥49.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2.8¥28.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一个人生活
¥21.2¥45.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27.4¥49.8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8.4¥68.0 -
到山中去
¥9.1¥30.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当你老了
¥16.3¥30.0 -
西南联大古文课
¥25.9¥58.0 -
我在史铁生
¥22.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