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技术指南

包邮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技术指南

1星价 ¥31.9 (5.5折)
2星价¥31.9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204724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35
  • 出版时间:2015-02-01
  • 条形码:9787502047245 ; 978-7-5020-4724-5

内容简介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技术指南》阐述了煤矿隐蔽致灾因素的定义和内涵,系统分析了煤矿隐蔽致灾因素类型及其致灾特点,总结了水害、瓦斯灾害、火灾、顶板灾害、冲击地压灾害及采空区致灾因素的探查方法、技术和配套仪器设备,列举了我国煤矿主要灾害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的典型案例及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有关法规标准。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技术指南》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组织业内多位知名专家编写、审定,内容实用、全面,是煤矿企业、煤炭科研院校从事地质、地测工作的技术人员、研发人员的参考书,是指导煤矿企业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的重要依据。

目录

绪论
**篇 煤矿隐藏致灾因素基本内涵与致灾因素分析
**章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的内涵
第二章 煤矿水害隐蔽致灾因素分析
**节 近年来全国煤矿水害事故统计
第二节 水害类型及区域分布
第三节 隐蔽致灾因素分析
第三章 煤矿瓦斯灾害隐蔽致灾因素分析
**节 全国煤矿瓦斯事故统计
第二节 瓦斯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区域分布
第三节 隐蔽致灾因素分析
第四章 煤矿矿井火灾隐蔽致灾因素分析
**节 全国煤矿矿井火灾事故统计
第二节 火灾事故类型及区域分布
第三节 隐蔽致灾因素分析
第五章 煤矿顶板灾害隐蔽致灾因素分析
**节 全国煤矿顶板事故统计
第二节 矿井顶板灾害类型及区域分布
第三节 隐蔽致灾因素分析
第六章 冲击地压灾害隐蔽致灾因素分析
**节 全国煤矿冲击地压致灾事故统计
第二节 冲击地压灾害的特点及类型
第三节 隐蔽致灾因素分析
第七章 资源整合煤矿隐蔽致灾因素分析
**节 全国资源整合煤矿灾害事故统计
第二节 资源整合煤矿采空区灾害类型及区域分布
第三节 隐蔽致灾因素分析

第二篇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方法及装备
第八章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地质调查
**节 调查内容
第二节 调查方法
第三节 调查程序
第九章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探查方法
**节 物探方法
第二节 化探方法
第三节 钻探方法
第四节 综合探测
第十章 煤矿地面物探技术及装备
**节 地震勘探
第二节 电磁法勘探
第三节 综合物探实例
第十一章 煤矿井下物探技术及装备
**节 地震勘探
第二节 电磁法勘探
第三节 综合物探实例
第十二章 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及装备
**节 常规室内水化学分析
第二节 环境同位素分析
第三节 矿井水质快速检测分析系统
第四节 矿井水源快速识别系统
第十三章 煤矿钻探技术及装备
**节 回转钻进技术与装备
第二节 定向钻进技术与装备
第三节 其他钻进技术
第四节 应用实例
第十四章 其他探查技术及装备
**节 应力监测技术
第二节 火区监测技术
第三节 煤层瓦斯含量测定

第三篇 煤矿主要灾害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技术
第十五章 煤矿水害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技术
**节 调查与评价
第二节 探查技术
第十六章 煤矿瓦斯灾害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技术
**节 调查与评价
第二节 探查技术
第十七章 煤矿火灾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技术
**节 调查与评价
第二节 普查技术
第十八章 煤矿顶板灾害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技术
**节 调查与评价
第二节 探查技术
第十九章 煤矿冲击地压灾害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技术
**节 调查与评价
第二节 探查技术
第二十章煤矿采空区普查技术
**节调查与评价
第二节探查技术

第四篇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案例
第二十一章 邯邢矿区底板灰岩水隐蔽致灾因素普查与治理
**节 矿区灾害特点
第二节 隐蔽致灾因素分析与探查
第三节 隐蔽致灾因素治理及效果
第四节 经验与建议
第二十二章 山西资源整合煤矿和尚嘴煤业老窑水致灾因素普查与治理
**节 矿区灾害特点
第二节 隐蔽致灾因素分析与探查
第三节 隐蔽致灾因素治理及效果
第四节 经验与建议
第二十三章 南方矿区复杂地形岩溶水、老空水隐蔽致灾因素普查与治理
**节 矿区灾害特点
第二节 隐蔽致灾因素分析与探查
第三节 隐蔽致灾因素治理及效果
第四节 经验与建议
第二十四章 贵州中岭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隐蔽致灾因素普查与治理
**节 矿区灾害特点
第二节 隐蔽致灾因素的普查技术与方法
第三节 治理方法及效果
第四节 经验与建议
第二十五章 山西寺河煤矿西井区煤与瓦斯突出隐蔽致灾因素普查与治理
**节 矿区灾害特点
第二节 隐蔽致灾因素的普查技术与方法
第三节 治理方法及效果
第四节 经验与建议
第二十六章 乌海矿区老窑火灾害普查与治理
**节 矿区灾害特点
第二节 隐蔽致灾因素分析与探查
第三节 隐蔽致灾因素治理及效果
第四节 经验与建议
第二十七章 鄂尔多斯矿区浅埋煤层大面积切顶灾害普查与治理
**节 矿区灾害特点
第二节 隐蔽致灾因素分析与探查
第三节 隐蔽致灾因素治理及效果
第四节 经验与建议
第二十八章 华丰煤矿冲击地压致灾因素普查与治理
**节 矿区灾害特点
第二节 隐蔽致灾因素分析与探查
第三节 隐蔽致灾因素治理及效果
第四节 经验与建议
第二十九章 鄂尔多斯矿区煤矿采空区致灾因素普查与治理
**节 矿区灾害特点
第二节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方法
第三节 隐蔽致灾因素治理及效果
第四节 经验与建议

附录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有关法规标准
一、《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相关规定
二、《煤矿地质工作规定》(2013版)相关规定
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版)相关规定
四、《煤矿防治水规定》(2009版)相关规定
五、《矿井防灭火规范》(1988版)相关规定
六、《煤田火灾灭火规范》(1992版)相关规定
七、《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199l版)相关规定
八、《煤矿床水文地质勘查工程质量标准》(2011版)相关规定
展开全部

节选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技术指南》:  第四节综合探测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探查技术包括物探、化探、钻探等。在这些方法手段中,钻探是*直接的技术手段,具有精度高、直观性强、适应面宽等优点,其不足之处是周期长、费用高、“一孔之见”;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具有非接触无损探测、成本低、信息量大、快速便捷等优势,缺点在于属于间接探测,探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多解性;化探在快速判别突水水源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但是在其他水文地质条件勘查方面的应用受限制较大。  因此,在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探查中,应该充分发挥包括物探、化探、钻探在内的综合探查手段的作用。  一、综合探测方法选择  1.多方法融合原则  地下待探测的目标体具有很多的物理性质,每一种物探方法仅仅利用了某一物理性质的差异实现探测,尽管该方法可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是单一物探方法的解释结果具有多解性;而在综合物探方法选择时,尽可能从目标体不同的物理性质出发选择方法的融合,如“地震与电法”综合探测采空区的地质效果,显然要比“直流电法+交流电法”联合探测的效果要好,因为前者同时利用了老空区的波阻抗变化和电阻率变化,既能联合确定采空区的范围,又能综合判定采空区是否充水等,可以达到综合探测效能*大化的目标。  2.多专业交叉原则  按照“物探先行,化探跟进,钻探验证,综合勘查”的基本原则,首先可将“物探扫面”作为先期投入的主要探查手段;其次,选择跨专业、补缺性的方法作为辅助手段,如化探;*后,为了确保勘查效果,需要采用钻探手段,一是对于探查效果进行验证,弥补物探作为间接探测手段的不足,二是在空间上又可以利用物探成果,做到“点-线”、“线-面”结合,从而实现多专业联合探测的目的。  二、地面综合探查技术  目前,地面开展隐蔽地质灾害探查的物探手段,包括二维及三维地震勘探、瞬变电磁法、高密度电法、直流电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地质雷达、瑞雷波、孔间透视、大地电磁法等,其中三维地震与地面电磁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三维地震勘探是煤矿隐伏地质构造、不良地质体探查的*佳手段,在地震地质条件有利地区,它可以查明落差在5m以上甚至落差更小的断层、长轴直径大于30m的陷落柱、矿井地质构造、煤层分布等,但是三维地震对小型陷落柱、小断层、采掘巷道等探测精度不高,对地层的富水性没有反应,受地震地质条件的制约较大,随着探测深度增加其探测精度相应降低。地面电磁法(包括瞬变电磁法和高密度电法等)在探测地下含水低阻地质体方面(如充水采空区、含水陷落柱等)具有独特优势,其中高密度电法在100m以内探测效果较好,地面瞬变电磁法探测深度大,但其探查成果受地形影响较大,对地质体的分辨率不高。  近年来,地面定向钻进技术与装备的出现,为煤矿隐伏断层、陷落柱、采空区精细探测和物探成果验证提供了有效手段。目前,采用地面三维地震与瞬变电磁法相联合、井一地联合并辅以钻探验证的综合探测技术模式,已经在国有煤矿得到普遍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果。  由于受探测距离、地形因素等影响,地面物探手段的探测精度相对较低,而矿井物探的分辨率较高,因此需要在地面综合探查的基础上,在煤矿井下开展隐蔽致灾因素近距离的超前探查。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