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分
包邮当代北京故宫史话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1540521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196
- 出版时间:2015-05-01
- 条形码:9787515405216 ; 978-7-5154-0521-6
本书特色
《当代北京故宫史话》是当代北京史话丛书中的一本。全书记述北京故宫历史的变迁,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故宫历史。书中简要介绍故宫形成史和格局之后,又简要记述了清朝统治结束后故宫的变化,而重点记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保护故宫和建立故宫博物院,以及建立之后经过政治运动,得到保护,在新时期焕发新的活力的历史。书中记述了故宫在特殊历史背景下得到保护、故宫建筑维修、故宫文物保护、故宫文物走出故宫等,对其间发生的事件和人物也有记述。
内容简介
世界上保存*完整的帝王宫殿
珍藏许多稀世珍宝
留下许多离奇故事
目录
北京故宫曾饱经沧桑。这座保存完整的明清两代皇宫在解除宫禁建为故宫博物院后,因战局动荡而风雨飘摇,大量珍贵国宝颠沛流离。
一、从皇宫到博物院
二、混乱的管理
三、沦陷时期
四、流失文物的回归
五、国宝迁台记
第二章艳阳高照(1949-1965年)
新中国成立,故宫获得新生。人民政府将长期失修的故宫修缮一新。随着故宫这处*大文物得到保护,内中珍宝也得以清点和充实。
一、进入新时期
二、清点与维护
三、文物的充实
四、溥仪回宫
五、改、拆之争
六、毛主席三登紫禁城
第三章风雨飘摇(1966-1976年)
"文革"初,"破四旧"殃及故宫,周恩来果断下令关闭故宫使它免遭毁坏。中国打破与西方国家外交僵局后,尼克松、蓬皮杜等外国政要到故宫参观使它名扬天下。
一、"收租院"和"整改方案"
二、果断的保护
三、恢复开放
四、发现元代的土耳其浴室
五、傅抱石画作的入藏
六、"大震"之中
七、美国领导人的故宫情缘
第四章万象回春(1977-1999年)
改革开放后,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中国**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政府进一步加强了故宫保护力度。**部故宫实景电影《末代皇帝》成为世界了解故宫的窗口。
一、古字上的小秘密
二、文物的调拨、入藏、整理与保护
三、未遂的盗宝
四、"遗产"梦圆和缓冲区内的保护
五、《末代皇帝》--故宫内**部实景拍摄的电影
六、走进古老城池的现代科技
七、学术期刊、出版社与学术团体的发展
八、筒子河的整治
第五章日新月异(2000年以来)
进入21世纪,故宫实现跨越式发展。"平安故宫"战略为故宫以新姿态拥抱下一个600年奠定了基础。今日故宫正站在新起点上迎接未来新挑战。
一、史无前例的"百年大修"
二、七年文物清理路
三、展览上的推陈出新
四、生机勃勃的学术活力
五、走出故宫
六、影视中的"故宫热"
七、文化交流的使者
八、平安故宫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11月5日上午9时,国民军切断了紫禁城对外的一切联系。新任京畿卫戍总司令鹿钟麟会同警察总监张壁,社会知名人士、国民代表李煜瀛,仅带领军、警各20余名进入神武门,直趋溥仪住所,前来执行内阁政府下达的“逼宫”命令。
他们先将紫禁城守卫警察缴械,继将清室卫队警察400余人缴械,听候改编。将清室护军统领毓逖监视于军机处。传知宫内文武人员,不得自由活动。
行至隆宗门处,迎面遇见清室内务府大臣绍英。绍英见来者气势咄咄逼人,便和颜相请:“请君之来,必有缘故,即请入我们的他坦(隆宗门西面的屋子)座谈如何?”
众人随绍英入屋落座,鹿钟麟随即出示国务院代总理黄郛签署的“大总统指令”和《修正清室优待条件》,请他代为转达溥仪,并限定溥仪及其后妃一众人等2小时内迁出紫禁城。
清室方面对于修改后的优待条件并无大异议,唯对即日迁居事颇感棘手。他们希望容期3个月,将颐和园加以整理修葺之后再迁往。
张壁与李煜瀛(又名李石曾,时任中国国民党**届中央监察委员,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后任临时董事兼理事长)断然不许三月之期,纷纷对清室方面晓以利害,坦言溥仪占据紫禁城享有种种特权,已颇为当下社会潮流所不容,外界对此早有怨言,如不及时出宫,恐生意外。清室仍表示难以从命,声言小户人家搬家尚须时日,何况这等局面。
鹿钟麟面对清室无休止的纠缠,渐渐脸有愠色,怒对清室诸人道:“方才已说过,外面情形甚为不妥。如果今天不搬,我就将军队撤走,绝对不负责了,你们敢担保不发生意外么?”双方就此争论不休,几成僵局,绍英试图缓和气氛,便向李煜瀛攀扯交情:“你不是故相李鸿藻的公子吗,何故如此?”李煜瀛笑而不答。绍英转向鹿钟麟:“你不是故相鹿传霖的后人么,何必如此苦苦相逼?”
鹿钟麟正义直言:“我们来此执行国务院的命令,是为了民国,也是为了清室。如果不是我们,那就休想这样从容了。”
绍英等人见无通融余地,只得把此情形如实禀告溥仪。
这时的溥仪正在储秀宫和婉容吃苹果。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们惊惶失措。他们恳求希望能宽限一个月、十天哪怕三日再搬也行。鹿钟麟见清室百般拖延,颇为焦急。因己方只有弁兵20余人,而清室所谓的禁卫军人数则在2000以上,倘若出现变故,势必酿成惨剧。于是他故意对身旁一名副官高声佯称:“虽然时间已到,但事情尚有商量余地。传我的命令,先不要开枪开炮。”
果然兵不厌诈,清室方面闻听此言心虚胆怯,有人甚至开始东钻西藏,躲避炮弹。溥仪立刻交出“皇帝之宝”和“宣统之宝”两方印玺,并在《修正清室优待条件》上签了字,离宫移往其生父载沣所居的醇亲王府。
鹿钟麟护送溥仪来到位于后海甘石桥的醇亲王府邸后,突然执枪问溥仪:“从今以后,你是称皇帝,还是以平民自居?如果愿作普通人民,则我等军人对你自有保护之责任,如你仍称皇帝,那我们民国不容皇帝存在,我只能枪毙你!”溥仪受此威慑,声明自己愿为中华民国之一份子,鹿遂与之握手为别。旁边的张壁笑与之曰:“溥仪先生,你既然作了中华民国的公民,将来说不定还能被选为大总统呢!”
第二天,鹿钟麟、李煜瀛等人,来到了交泰殿。将象征皇权的印玺查收。那些曾经至高无上的御玺高高地分列在宝座两旁,人们按单子一一验证,一共点交了23枚。它们今天依然完好地保存在故宫。
从此,紫禁城与逊帝开始走上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11月7日,摄政内阁发布命令:“修正清室优待条件,业经公布施行,着国务院组织善后委员会,会同清室人员,协同清理公产、私产妥善保管,俟全部结束,即将宫禁一律开放,备充国立图书馆、博物馆等项之用,籍彰文化而垂久远。”
3.博物院的成立
溥仪被逐出宫,紫禁城完全收归民国政府,如何保护这些皇家宫殿及其内大量的珍贵文物,将昔日禁城的皇家珍宝转化为国家的共有财富,昭信于国人,成了当时社会各界民众普遍关注的问题。
对于紫禁城的善后事宜,当时的内阁政府成立善后委员会的命令甫一发布,即受到清室成员百般刁难。这些清室旧臣遗老多认为紫禁城之内所有古物文玩、金银细软,皆为昔日皇帝一人之私产,欲若清理则理应为清室单方行事。
然而大势所趋,内阁政府加紧善后会的筹备工作。
11月8日,设在神武门内东耳房的善后会筹备处召开会议,商议确定善后委员人数。内阁本拟由政府方面派委员长1人、委员4人,再由清室指派2人共同组成。清室借口责重事繁要求再增2人,政府亦增派鹿钟麟及张壁一同参与。
这样,政府与清室两方参与善后的人数比例变为7比4。清室又感不满,要求再加派1人,双方互争不休。*后,由李煜瀛出面调停,善后委员会议才得以顺利举行。
会后不久,内阁政府公布了《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委员长1人,由国务总理聘任;委员14人,由委员长商承国务总理聘任;但得由清室指定5人。”
11月20日,经历十余天紧张筹备的“清室善后委员会”(简称“善后会”)正式宣告成立。李煜瀛出任委员长,同时任命王兆铭(易培基代)、蔡元培(蒋梦麟代)、张壁、范源濂、俞同奎、陈垣、沈兼士、葛文俊、绍英、载润、耆龄、宝熙、罗振玉(自绍英以下5人为清室方面代表)等委员14人;监察员6人;另由各院部派助理员数名,会同行事。
……
相关资料
故宫有六百年作为中国政治中心的历史,它是明清两代帝王宫殿。对于世人来说,它充满着神秘感。这部书的重大贡献在于,它向世人展示了故宫的前世今生。讲述了它在近代以来饱经风霜的历史,揭示了故宫中的诸多秘密。书中对故宫文物的介绍独具一格,对故宫的建筑物也多有记述。手持此书参观故宫,会让你有穿越时空,徜徉历史之感。
作者简介
郭京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副研究馆员。北京市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委员,当代北京史研究会理事,现任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所长助理、考古研究室主任。著有《回到半坡》《当代北京考古史话》《当代北京皇城史话》《温故思新——以北京为核心的考古学历史、实践与展望》《穿越皇城》等。
-
中国近代史
¥14.3¥39.8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0.5¥38.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万历十五年
¥15.3¥26.0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
¥8.8¥25.0 -
资治通鉴
¥12.2¥35.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17.9¥49.8 -
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
¥36.8¥65.0 -
罗马考古-永恒之城重现-发现之旅.历史卷
¥11.5¥35.0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7.0¥76.0 -
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个人的阅读史
¥15.7¥49.0 -
历史十讲-走进王朝深处
¥11.8¥36.0 -
人类酷刑简史
¥21.1¥59.0 -
名家小史——中国历代党争史(图文版)
¥14.7¥29.8 -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
¥10.6¥32.0 -
两晋其实很有趣
¥10.1¥35.0 -
中国历史常识
¥17.9¥49.8 -
帝国的终结
¥21.4¥68.0 -
不忍细看南宋
¥15.7¥49.0 -
史趣(书里书外的历史)
¥14.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