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震撼世界的中国民间智慧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0599979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9
- 出版时间:2015-07-01
- 条形码:9787505999794 ; 978-7-5059-9979-4
本书特色
本书从谚语、饮食、日常生活、传统手工技艺等多个方面,展示了蕴含在民间文化中的集体智慧,可供想要了解民俗的读者阅读。 书中既有生动有趣的传说故事,也有翔实严谨的史料考证,对于学习和研究民间文化的读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阅读民俗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100则不可不知的民间智慧 谚语、节日、节气、杂技、工艺…… 民间世代相传的智慧,街边手艺人的绝活儿,爷爷奶奶随口而出的典故,我们究竟了解多少? 藏在这世间*美好的民俗文化,只有传承下去,才能真正震撼世界!
目录
**章民谚篇
中华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大量的民间谚语。这些民谚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理,它就像天上的星星随处可见,充满了机智、幽默、智慧,给人启迪。民谚不仅是劳动人民长期对社会生活思考的积淀和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
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002
半部《论语》治天下/006
有眼不识泰山/008
此地无银三百两/011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015
枪打出头鸟/021
清官难断家务事/024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026
宰相肚里能撑船/029
死马当活马医/032
大水冲了龙王庙/034
家有一老,犹如一宝/036
有钱能使鬼推磨/038
第二章节日篇
第二章节日篇
民俗,就是世代相传的民间生活习俗。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孕育出了极为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这些浩如烟海的传统民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是中华文化的根基,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增加了民族凝聚力。在社会的发展中,传统民俗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今天的文化传承中,它仍将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春节的由来与传说/042
春节为什么贴春联和门神/044
立春为什么要打春牛/047
大年三十晚上为啥叫除夕/050
除夕的传统习俗有哪些/052
为什么破五要迎财神/054
元宵节的来历与习俗/057
二月二龙抬头/060
清明节是寒食节吗/063
屈原与端午节/066
立夏为什么吃鸡蛋/069
中秋节与嫦娥奔月/072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075
冬至吃饺子有何寓意/078
为什么腊八节要喝腊八粥/081
腊月二十三为什么叫作“小年”/084
第三章美食篇
第三章美食篇
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道菜就是一个文化的体现,一道菜便能诠释一个文化的内涵。作为华夏子孙,我们更应该去继承和弘扬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女儿红和状元红的来历/088
国酒茅台的由来传说/091
杜康造酒醉刘伶/094
东坡肉与苏东坡/097
涮羊肉起源的三种传说/100
过桥米线是怎么来的/103
李世民和慈禧都爱河南烩面/105
臭豆腐曾经是“贡品”/107
年糕的由来和历史/110
狮子头原来不叫“狮子头”/112
馒头与孔明南伐/114
皮蛋是怎么来的/117
第四章生活篇
第四章生活篇
几千年来,勤劳勇敢而充满智慧的中华儿女,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了璀璨夺目的文明。他们在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探索、总结出来的一些知识、经验、方法和技巧,涵盖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是人类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扫帚是谁发明的/120
锁*初是用来吓人的/122
牙刷的款式——从柳枝到电动牙刷/124
伞的两个有趣传说/126
筷子的历史与典故/128
锯是鲁班发明的吗/131
梳篦*初是鱼刺/133
睡觉为什么要用枕头/135
为什么称治病为看病/137
钱为何又叫“阿堵物”/139
蚊帐的起源/141
第五
章民俗篇
第五章民俗篇
民间文化是由劳动人民创造、存在于民间的民众通俗文化,充分体现了民众的理想、信仰、审美情趣、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是民间集体智慧的全面展示。优秀的民间文化是我们文化的根,是智慧的源,是文化强国的不竭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文化也在不断得到丰富和创新。因此,我们应以现代生活为依托,弘扬我国优秀的民间文化。
新婚夜为什么要闹洞房/144
“囍”字与王安石/146
新娘回门的由来/149
长寿面与汉武帝/152
“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154
牛郎织女与七夕节/157
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160
十二生肖的起源和传说/163
百家姓中为何赵姓**钱姓第二/166
满周岁为什么要“抓周儿”/168
祭亡灵为什么要烧纸钱/171
赶庙会的起源/174
第六章戏曲篇
第六章戏曲篇
中国的传统艺术极其丰富、辉煌,*早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主要代表性艺术有书法、绘画、戏曲、音乐、舞蹈等,它们都有着几千年的积累,蕴藏着无尽的人类智慧,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现在,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文化大餐。
木偶戏是起源于春秋时期吗/178
汉武帝与皮影戏/180
京剧脸谱起源/183
地域戏曲之首——河南豫剧/185
川剧变脸的来历/188
黄梅戏的起源/190
越剧的由来与传说/192
百戏之祖——陕西秦腔/194
秧歌的由来和传说/196
孔雀舞是如何诞生的/198
黄土高原上的奇葩——安塞腰鼓/201
戏曲演员为什么又叫梨园弟子/203
第七章竞技运动篇
第七章竞技游艺篇
民间游艺与竞技,是一种分布极广的自娱自乐性的群众性活动,是民俗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活动范围*广、参加人数众多,且具有技艺表演性质,葆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生活情趣,是*普及的民间文化活动形式,因此,在民间日常娱乐与节日娱乐中,至今仍旧十分普遍,显示着特殊的魅力。
舞狮起源于何时/206
杂技的千年春秋/209
踩高跷的历史由来/212
历史悠久的体育运动——射箭/214
中国传统的竞技运动——赛马/216
中国古代的足球运动——蹴鞠/219
中国民间的传统体育——拔河/221
世界上*早的飞行器——风筝/223
老少咸宜的传统竞技运动——跳绳/225
生命的蝴蝶——踢毽子/227
半仙之戏——荡秋千/229
民间传统游戏项目——斗蟋蟀/231
第八章工艺篇
第八章工艺篇
民间手工艺是指产生于民间的、利用一定材料并通过手工制作的技艺。民间手工艺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是无数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贴近自然的艺术。它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聪明与智慧,是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内容。我们相信,经过世代传承和不断创造,民间手工艺文化将永远流传。
热气球的始祖——孔明灯/234
中国结的由来/236
扇子的经典与
相关资料
我们的这些民间文化传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一种特性,我们的理想,还有我们的审美。
——著名文学家、艺术家冯骥才
中国民间文艺是人类文明的艺术瑰宝,对其保护是时代的命题,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让我们共同为中国民间文艺更好地在保护中传承、弘扬与发展奉献一份光和热,添加一块砖和瓦。
——著名雕塑家、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张锠
民族的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延续,是一个民族得以发展和延续的精神支柱,每一个伟大的民族,总是和它的优秀的、灿烂的文化传统联系在一起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数千年来一脉相承,同我国的优秀的文化传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
作者简介
李大伟,资深撰稿人,毕业于某知名重点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曾在北京某图书出版公司任职,历任社科编辑、编辑室副主任等职,参与策划并编纂撰写了十余个系列、数十本作品、百余万字,代表作品有《人要有点信仰》等。
-
寻味中国
¥14.7¥38.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0.5¥29.8 -
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
¥15.0¥39.0 -
门外文谈
¥13.2¥38.0 -
柏杨作品-劣根:国民灵魂的桎梏
¥13.8¥26.0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8.3¥22.0 -
经典常谈
¥6.2¥14.8 -
茶经(黑白版)
¥11.1¥48.0 -
溥仪偷运国宝
¥7.7¥26.0 -
瓢箪鲶闲话
¥10.7¥36.0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8.5¥25.0 -
吾国与吾民-精装典藏新善本
¥14.4¥28.0 -
古代家训精华:文白对照
¥8.5¥18.0 -
士当何为:徐复观先生谈思录
¥24.8¥68.0 -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8.8¥26.0 -
中国古代技术文化
¥25.2¥42.0 -
中国古代官制
¥14.5¥25.0 -
经典常谈
¥16.7¥39.8 -
中国传统岁时节俗
¥18.9¥45.0 -
黄河上的古都
¥14.8¥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