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14703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9
  • 出版时间:2015-06-01
  • 条形码:9787010147031 ; 978-7-01-014703-1

本书特色

  崂山的道教和佛教文化历史悠久,本书主要是对民国之前崂山道教和佛教传入、发展的研究。本书采用的是围绕道教佛教的发展历史、人物志和宫观志的写作方式。本书的研究,订正了目前关于崂山道教和佛教许多不准确的看法。本书对于崂山道教和佛教的考察,是将其放于全国的大历史、政治背景之下的,通过研究可得出,崂山虽然偏居东海一隅,但道教和佛教的发展与全国的历史、政治和文化之变化是同步的。从崂山道教和佛教的兴衰中,也能看得出全国道教和佛教之兴衰。

内容简介

吕澂先生作为20世纪研究佛教法相唯识学的一朵瑰丽的奇葩,宗于护法、玄奘系唯识今学的教旨,并多有批判、独创精神。该书稿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名为:吕澂唯识学思想与印中佛学源流;下篇名为:吕澂唯识学思想与真善美哲思。上篇分为三个部分:**部分“正学”,阐述了吕澂对唯识学基本概念和教义的诠解。第二部分“清源”,揭示了吕澂如何把唯识学溯源到印度佛学的律动性。第三部分“拣择”,探讨了吕澂一方面对中国佛教“性觉”说进行批判,另一方面再把其源头引入到唯识学上来的简别。下篇也分为三个部分:第四部分“求真”,主要厘清了吕澂对唯识因明逻辑学等议题作出辨证。第五部分“问善”,是说吕澂依据唯识学义理对儒道佛的心性伦理思想作出判摄。第六部分“审美”,呈现出吕澂凭藉佛教唯识教义,建构“唯识美学”以及对西方美学理论作出分析解构的系列观点。吕氏意图通过复兴玄奘传来的印度纯粹之唯识学,对中国佛学出现的种种弊端进行纠正,从而“革新”出中国佛教,乃至人生、社会新的风貌出来。但是吕氏的批判理性同时也给佛教界和思想界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故而多遭到摈斥。如何在理性与信仰之间的张力中理解吕澂先生是一个交织的两难问题。

目录

前言
**章崂山道教传人考
第二章崂山早期的道士活动
第三章金元崂山道教的发展
第四章明清时期的崂山道教
第五章明代之前的崂山佛教
第六章憨山与崂山佛教
第七章华严寺与崂山佛教
第八章明清时期崂山的寺院和僧人
第九章崂山的佛道之争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