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环东海研究-第一辑

环东海研究-第一辑

1星价 ¥33.3 (3.4折)
2星价¥33.3 定价¥9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6366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65
  • 出版时间:2015-06-01
  • 条形码:9787516163665 ; 978-7-5161-6366-5

本书特色

《环东海研究(第1辑)》从海洋文明构建、海疆意识与海权思想、海洋经济与舶务、海防海禁及海盗、航运与海港、海商与朝贡、海上社会再认识等视角,探索中国海洋文明。   本书主要学术价值之一是一些文章的研究视角有所突破、研究方法多样化,通过探讨海洋战略、海洋文化构建、海洋文化特质、海洋文化类型等,尝试着从海洋的视角来透视海洋本身。另外,通过该书一些文章的探索,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至少在史前与上古时期,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带及岛屿上的东夷和百越等土著先民共同创造了一个不同于内陆华夏农耕文明的海洋文明。这个海洋文明为我们今日走向深蓝色海洋提供了历史传统的支撑。

内容简介

该书从海洋文明构建、海疆意识与海权思想、海洋经济与舶务、海防海禁及海盗、航运与海港、海商与朝贡、海上社会再认识等视角,探索中国海洋文明。 该书主要学术价值之一是一些文章的研究视角有所突破、研究方法多样化,通过探讨海洋战略、海洋文化构建、海洋文化特质、海洋文化类型等,尝试着从海洋的视角来透视海洋本身。 另外,通过该书一些文章的探索,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至少在史前与上古时期,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带及岛屿上的东夷和百越等土著先民共同创造了一个不同于内陆华夏农耕文明的海洋文明。这个海洋文明为我们今日走向深蓝色海洋提供了历史传统的支撑。

目录

找寻失落的古代中国海洋文明(刊首语)
海洋文明构建
  论“海上文明板块”在中国疆域底定过程中的地位
  论“海洋社会战略”
    ——一个基于“海洋文化”新“猜想”的新思考
  江南社会史研究中的“东海类型”
    ——一个问题的引论
  海洋旅游在延续海洋文化中的意义
    ——以嵊泗列岛“渔家乐”深度开发为例
  中国端午节和韩国端午祭的异同
    ——以中国东海之滨的温州和韩国东海之滨的江陵为例
  现当代中国海洋文化的重构历程
  试论绍兴地域文化中海洋文化特征
  日藏宋元禅僧墨迹的文献与史料价值
海疆意识与海权思想
  钓鱼岛是中国固有的领土
    ——以日本井上清《关于钓鱼岛等岛屿的历史和归属问题》为中心
  1874年日本侵台与近代中国的东海危机
  文献·历史·沉思
    ——环东海四题
  东西方对台湾在海洋世界中地位的认识
  近代中国海权思想浅析
海洋经济与舶务
  海外之变体:明清时期崇明盐场兴废与区域发展
  清代以来墨鱼资源的开发与运销
  唐五代温台地区的海洋经济
  宋代温州市舶务设置时间考辨
海防、海禁与海盗
  明清海外贸易中的“歇家牙行”与海禁政策的调整
  元朝浙江沿海军力略论
  海洋语境下的清康熙后期禁海政策探析
  论清末“以匪治匪”的治理海盗政策
    ——以浙江招降布兴有部为例
  元代海洋经济政策与东南海上动乱
    ——以温州为例
航运与海港
  上海走向海上:从河运港市到远洋深水港的发展例证
  近代上海与浙东沿海地区的航运往来
  海港城市传统节庆活动的历史图像:以基隆的中元祭为例
  17世纪东亚港口城市“有限开放”的政治背景
    ——以广州、长崎和釜山为中心
  清中前期江南沿海市镇的对日贸易
    ——以乍浦港为中心
海商与朝贡
  从汪楫奉使琉球看清初中琉关系
  宋朝海商与中日关系
  多样形态与通用话语:宋朝在朝贡活动中对“四夷怀服”的营造
  晚清洋务奇人黄维煊事功考
  茅元仪与明代中西文化交流
海上社会再认识
  明清时期中国东南沿海与澳门的“黑人”
  战时清政府对海峡西岸移民社会的控制
    ——以台湾林爽文事件中的福建漳州府为例
  清代浙北平原的海洋灾害及其社会影响
    ——以海宁县为中心的考察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国灿,浙江绍兴人。毕业于四川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环东海海疆与海洋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省级重点研究基地“江南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获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层次人才称号,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审专家,系国家海洋局海岛文化调查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江南区域文化与海洋文化研究,所提出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化历史道路和乡村城镇化模式理论引起学界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先后出版、发表《江南农村城市化历史研究》等著作、论文100余部(篇)。 于逢春,辽宁东港人。毕业于日本广岛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浙江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边疆学、边疆史地与地缘政治学等领域的研究。多年来全力构建“中国疆域五大文明板块理论”框架,藉此解读中国疆域形成的内在理路。系国内*早运用民族主义理论探讨近代中国如何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构筑“民族国家”的研究者之一。代表作有《时空坐标、形成路径与奠定——构筑中国疆域的文明坂块研究》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