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古文观止
读者评分
4.8分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古文观止

1星价 ¥2.5 (2.1折)
2星价¥2.5 定价¥1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239条)
ztw***(三星用户)

凑单买的,性价比还可以

2023-09-17 19:02:51
0 0
ztw***(三星用户)

质量和内容

书比正常纸页的小,排版比较紧凑,读起来稍微有些费眼睛。一些标点符号包括个别字和教材上的有出入,不过有的句子翻译得不错,有值得借鉴、品味的地方。但是不推荐给学生用。

2023-07-12 22:17:43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024338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158
  • 出版时间:2015-07-01
  • 条形码:9787550243385 ; 978-7-5502-4338-5

本书特色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
  所选文章上起先秦,下迄明末,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发展的主要面貌。本书入选之文篇幅短小,大多脍炙人口,易于记诵。
  我们这次选编以中华书局本为底本,综合参考了较流行的各家版本,进行精选。这些选文基本上可以反映“二吴”原书的面貌。在体例安排上,于古籍和人名下分列篇目,有原文、注释和译文。注释中涉及的人和事尽可能详解,给读者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史,典范文章浩如烟海,《古文观止》所收散文皆是上乘之作,均为历代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古文观止》影响巨大,一版再版,长盛不衰。

前言

  《古文观止》是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选编的一部历代散文总集。二吴都是浙江山阴人,以教授私塾弟子为生。他们编选此书的目的是“正蒙养而裨后学”,即作为私塾教育的读本。“古文”一词出自唐代文人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是与六朝时期流行的“今文”即骈文相对的概念。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两汉流行的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的文风,韩愈又提出“有道即有文”“文以载道”的思想,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后来古文成为文言文的代称。《古文观止》虽然以“古文”为名号,但并不排斥骈文,一些精彩的骈文如《阿房宫赋》等也收录在文集中。“观止”一词典出《左传》的“季札观周乐”一节,吴国公子季札在鲁国观《韶箫》之后,赞叹道:“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意指《韶箫》是音乐艺术的顶峰,欣赏过之后就不想去欣赏其他音乐了。
  《古文观止》成书于清康熙三十四年,自问世以来,雅俗共赏,影响相当深远。该书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排列,收录了自春秋战国到明末三千多年间的名作二百二十二篇,共计十二卷。在选材上,《古文观止》的初衷是“杂选古文,原为初学设也”。因此在选编时,作者吴楚材、吴调侯“集古人之文,集古今人之选,而略者详之,繁者简之,散者合之,舛错者厘定之,差讹者校正之”,吸收并借鉴了古人的经验,从而避免了一些偏颇之误。在体例上,《古文观止》所选古文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骈文。先秦时期选得*多的是《左传》中的文章,汉代选得*多的是《史记》中的文章,唐宋时代选得*多的是韩、柳、欧、苏的文章。照文体来看,该书选韵文十三篇,如《楚辞·卜居》、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杜牧《阿房宫赋》等,这些作品都是骈文中的精粹,有独具特色的声情之美;散文则或记人或记事,有议论有寓言,等等。该书选文丰富多彩,篇幅较短,语言精练,便于诵读,其中不少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古文观止》冲破了骈散之争的束缚,对于骈文没有刻意忽略。隋唐以后,受由韩愈领导的古文运动和欧阳修发起的诗文革新影响,骈文逐渐退出文坛主流。《古文观止》能脱出骈散相争的藩篱,对如王勃《滕王阁序》、刘禹锡《陋室铭》等脍炙人口的骈体文名篇加以选取,可谓广收博采,而又繁简适中。
  在结构编排上,《古文观止》按时代先后分为七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重点作家和作品。由此可借以纵观古文发展的源流,也可以分析各个作家的不同风格。每篇文章都附有简要的评注,辅助读者理解文义,掌握行文的章法。加之入选的文章多属久经传诵的佳作,所以此书流行至今。
  《古文观止》中还加入了二吴的注评,对于文章的品读体味颇有益处。由于体例的关系,本书没有将这些注评的原文照搬过来,而是将其融入了文章的题解和注释中。
  为了适应当代读者阅读,我们对《古文观止》中的精华文章进行了选编,其中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目录

郑伯克段于鄢
曹刿论战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有子之言似夫子
邹忌讽齐王纳谏
冯煖客孟尝君
唐雎不辱使命
卜居
宋玉对楚王问
五帝本纪赞
过秦论上
前出师表
陈情表
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
五柳先生传
谏太宗十思疏
滕王阁序
春夜宴桃李园序
吊古战场文
陋室铭
阿房宫赋
师说
杂说四
送李愿归盘谷序
柳子厚墓志铭
捕蛇者说
种树郭橐驼传
愚溪诗序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秋声赋
丰乐亭记
梅圣俞诗集序
六国论
超然台记
石钟山记
前赤壁赋
凌虚台记
留侯论
上枢密韩太尉书
游褒禅山记
读孟尝君传
阅江楼记
瘗旅文
沧浪亭记
徐文长传
五人墓碑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诗词文论必读本:古文观止》:
  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
  [题解]
  本文讲的是春秋早期郑国兄弟相争的故事。文章对于战争一笔带过,着重描写了武姜对共叔段的偏爱,点明这种偏爱导致了共叔段野心的慢慢膨胀。庄公对共叔段故意放任,直到共叔段准备发动叛逆的战争,庄公才发动大军迅速平定了叛乱。战争后,庄公被颍考叔的孝心感化,与武姜重归于好。
  [原文]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①,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②,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③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④,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注释]
  ①寤生:寤,倒着。寤生,出生的时候脚先出来,难产的一种。
  ②雉:古建筑量法,长三丈,高一丈。
  ③公子吕:字子封。
  ④黄泉:一个意思是地下的泉水,一个意思是阴间。后文中,颍考叔巧妙地用一词多义的手法化解了僵局。
  [译文]
  *初,郑武公迎娶了申国的女子为妻,并称她为武姜。武姜生下了庄公与共叔段。庄公出生的时候难产,惊吓到武姜,于是武姜给他取名为“寤生”,并因此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让武公立共叔段为太子,并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到了庄公成为郑国国君的时候,武姜就代替共叔段向庄公请求以制邑为封地。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城邑,之前虢叔就是死在那里的,若是要封给他其他的城邑,我都可以听从。”武姜就请求把京邑封给共叔段,庄公答应让共叔段居住在那里,所以称他为京城大叔。郑大夫祭仲说:“分封的城池,城墙如果超过三百丈长,就会变成国家的祸害。先王规定的制度是:国内*大的城池的城墙不能够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能够超过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够超过它的九分之一。现在,京城的城墙的长度不符合规定,不符合先王的制度,您恐怕会忍受不了。”庄公说:“武姜想要这样,我如何才能避免这种祸患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里会有满足的时候!不如趁早为他安排一个场所,不要让祸患滋生蔓延,如果祸患滋长蔓延以后就更难办了。蔓延开来的野草尚且很难清除干净,更何况是您那备受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不义的事情做多了,必定会自己走向灭亡,你姑且等着看吧。”之后不久,共叔段把原来属于郑国西边和北边的边城,暗中纳入自己的掌控。公子吕说:“一个国家不能承受两个国君的统治,您现在准备怎么办?如果您打算把郑国交给共叔段管理,那么我请求去侍奉他;如果不给他,那么就请消灭掉他,不要使百姓们产生二心。”庄公说:“不需要管他,他自己将会遭到灾祸的。”共叔段又把两个边城改为自己掌控的地方,一直延伸到廪延。公子吕说:“可以出击了!如果土地变多了,他将会得到更多老百姓的拥护。”庄公说:“对君王不忠义,对兄长不亲近,土地就算再多,也终将崩溃。”共叔段修葺城郭,聚集人民,修缮盔甲兵器,准备好了士兵和战车,准备袭击郑国国都,武姜准备作为内应为共叔段开启城门。庄公知道了共叔段袭击的日期,说:“可以行动了!”于是命令公子吕率领二百辆战车,去攻打京城。京城的人民背叛了共叔段,于是共叔段逃到了鄢城。庄公又追到鄢城攻打他。五月二十三,共叔段往共国逃去。
  《春秋》记载的是:“郑伯克段于鄢。”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去敬爱兄长,所以不称他为弟弟;兄弟二人如同两个国君一样打仗,所以用“克”字;把郑庄公称为“郑伯”,是挖苦他对弟弟缺少教化;赶走共叔段是郑庄公的意愿,所以不写共叔段自己出逃,隐含责难郑庄公逼走共叔段的意思。之后庄公就把武姜放置在城颍,而且发誓说:“不到阴间,就不要再见面!”这之后庄公又后悔了。有个叫颍考叔的人,是颍谷掌管筑城的官员,听到这件事以后,特意向郑庄公进献宝物。庄公赏赐他一起吃饭。颍考叔在吃饭的时候,特意把肉留着。庄公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颍考叔答道:“我有母亲,我吃过的东西她都吃过,只是从未吃过君王赏赐的肉羹,请让我带回去孝敬给她吃。”庄公说:“你有母亲可以孝敬,唯独我却没有!”颍考叔说:“敢问您为什么这么说?”郑庄公把原因告诉颍考叔,并且表达了自己后悔的心情。颍考叔回答说:“您有什么可担忧的?只要挖掘土地直到挖出泉水,在地道里见面,那谁敢说您违背了誓言呢?”庄公听从了他的话。庄公走进地道去拜见武姜,并赋诗道:“在地道里相见,多么快乐和谐啊!”武姜走出地道,赋诗道:“走到地道外面,多么快乐舒畅啊!”于是武姜和庄公恢复了母亲和儿子的关系,像从前一样。君子说:“颍考叔,是位纯正的孝子,他不但孝敬自己的母亲,而且把这种孝心推广到郑庄公身上。《诗经》说:‘孝子的孝是没有穷尽的,永远都能感化你的同类。’大概说的就是这种事情吧!”
  [作者简介]
  左丘明(前556—前451),相传为春秋末期鲁国的史学家。据说左丘明是一位盲人,与孔子同时代或在其前。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曾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

作者简介

吴楚材,名乘权,字子舆,号楚材,浙江清山阴州山人。他一生研习古文,好读经史。
  吴调侯,吴楚材之侄。二人均饱览经典,皆不宜仕途而埋没民间;都长期从事私塾教学,因合编《古文观止》而留名后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