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论-2016版

包邮申论-2016版

¥17.3 (3.4折) ?
1星价 ¥17.3
2星价¥17.3 定价¥51.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15145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28
  • 出版时间:2015-08-01
  • 条形码:9787010151458 ; 978-7-01-015145-8

内容简介

教材是否能够有好的影响和销路,*终应取决于考生的需求。考生的需要根据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和面试的特点来进行复习。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测试的特点:不是知识测试,而是能力测试。本套书针对公务员考试辅导教材比较混乱,总体质量不高,缺乏规划的情况,作者面向考生需求,针对其他教材存在的问题,在对中央机关和各地方机关历年试题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编写出符合考生复习备考的三个阶段的需要,具有特色的高质量教材,以较好的质量来占领市场。

目录

**章 申论概述
**节 申论的测评要素与试题特点
一、申论的测评要素
二、申论的试题特点
第二节 历年试题题材及命题变化趋势分析
一、历年中央机关试题题材
二、申论命题变化趋势
第三节 申论的命题、阅卷与评分
一、申论的命题与阅卷
二、申论的评分标准与扣分要素
第四节 申论试题结构与应试技巧
一、申论的试题结构
二、申论的应试技巧
第五节 申论备考策略建议
一、关于申论备考周期
二、关于申论备考资料
三、关于申论备考冲刺安排
四、关于申论试题作答顺序
五、关于申论试卷、答题纸、草稿纸的使用

第二章 阅读理解
**节 给定资料的形式、内容与特点
一、给定资料的形式
二、给定资料的内容
三、给定资料的特点
第二节 阅读给定资料的原则、步骤与技巧
一、阅读给定资料的原则
二、阅读给定资料的步骤
三、阅读给定资料的技巧
第三节 使用给定资料的技巧
一、案例的使用
二、数字的使用
三、观点的使用
四、他国他地做法的使用
五、政府作为的使用
六、参考文献的使用
第四节 阅读理解的常见问题与过关建议
一、阅读理解的常见问题
二、阅读理解的过关建议
三、阅读与使用给定资料的经验分享

第三章 归纳概括
**节 归纳概括题型分类
一、归纳概括主要内容
二、归纳概括主要问题
三、归纳概括因果关系
四、归纳概括观点意图
五、词语或句子含义的理解
第二节 归纳概括的答题原则、要求与基本方法
一、归纳概括的答题原则
二、归纳概括的答题要求
三、归纳概括的答题基本方法
第三节 归纳概括的答题步骤与答题模式
一、归纳概括的答题步骤
二、归纳概括的答题模式
第四节 归纳概括的特殊文体写作
一、报告
二、意见
三、情况综述
四、会议纪要
五、总结
第五节 归纳概括的常见问题与过关建议
一、归纳概括的常见问题
二、归纳概括的过关建议

第四章 对策建议
**节 对策建议题型分类
一、提出对策类
二、对策有效性分析类
三、对策启示类
四、建议类
五、调研提纲类
六、工作方案与发展规划类
七、撰写答复或修改答复类
八、撰写宣传材料或宣传纲要类
第二节 对策建议的答题要求与基本方法
一、对策建议的答题要求
二、对策建议的答题基本方法
第三节 对策建议的答题步骤与答题模式
一、对策建议的答题步骤
二、对策建议的答题模式
第四节 对策建议的原因分析技巧与过关建议
一、对策建议的原因分析技巧
二、对策建议的过关建议

第五章 论述
**节 论述题型分类
一、评述型论述
二、论辩型论述
三、引申型论述
四、析理型论述
五、公文型论述
第二节 论述的答题要求与方法
一、论述的答题要求
二、论述的答题基本方法
第三节 论述的答题步骤与答题模式
一、论述的答题步骤
二、论述的答题模式
第四节 论述的特殊文体写作
一、演讲稿
二、领导讲话
三、调查报告
四、述评与短评
五、请示
六、通知
七、决定
八、开幕词
九、倡议书
第五节 论述的常见问题与过关建议
一、论述的常见问题
二、论述的过关建议

第六章 申论备考**哲学原理和政策理论
**节 申论备考**基础哲学原理
一、唯物辩证法
二、认识论
三、价值观
四、唯物史观
第二节 申论备考**基础政策理论
一、党的十八大报告(节选)
二、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节选)

第七章 申论命题热点分析与预测
热点一 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热点二 加强环境保护,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
热点三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热点四 开展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看病难看病贵有望破题
热点五 多措并举,大力促进体育产业快速发展
热点六 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热点七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
热点八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热点九 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热点十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附:中央机关历年试题精解
一、2012年中央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及解析
(一)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A卷)
(二)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B卷)
二、2013年中央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及解析
(一)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A卷)
(二)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B卷)
三、2014年中央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及解析
(一)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A卷)
(二)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B卷)
四、2015年中央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及解析
(一)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A卷)
(二)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B卷)
五、答题纸
展开全部

节选

  《申论(2016版)》:  (三)归纳概括需要求准、求精、求新、求深  求准,要求应试者善于进行发散思维和连类比较,即不但对给定资料本身做多侧面、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思考和权衡,而且将类似的给定资料拿来进行斟酌比较,从而找到对给定资料来说*为恰当、中肯的理性概括。  求精,要求应试者在进行作答时,要注意语言的精练。通常概括要点时会根据给定资料的不同情况要求其字数在200字左右,因此应当惜墨如金,简明扼要地表现出题目的要求。  求新,这要求调动创造性思维能力,善于做变角度思考和逆向思考。从给定资料中提炼作为行文论点的观点,不一定非给定资料的基本观点不可。从给定资料中取其一端,加以概括,甚至与给定资料本来的观点唱唱反调,只要言之成理,往往能写出新意,给人启迪,也能提高文章的品位。但并非每份给定资料都可以标新立异,故宜慎重。  求深,这要求应试者进行寻根究底、掘井汲泉的思考。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敢于和善于不断否定自己的结论。一个复杂的事物,包括复杂的资料,人们很难一次认识清楚,更别说深刻,大多要有一个“分析——认识——再分析——再认识”的过程,方:能避免肤浅,达于深刻。  :、归纳概括的答题要求  归纳概括是申论考试的基础性题目,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综合分析、文字表述能力的基本考察。因此,我们认为,在回答归纳概括题的时候,应该遵循全面的,角度准确新颖、要素清楚、顺序合理、线索清晰、主旨突出、详略得当、定位准确、用语贴切以及文字表述流畅的答题要求。  (一)全面。归纳概括的全面性主要是针对申论考试给定资料的内容、观点的要求,在解答归纳概括题时,应试者切记要将资料中反映的内容、观点区分类别,概括得完整、全面。  (二)准确。归纳概括的准确性,应该说不仅仅是高分的标准,而且是能否得分的标准。应试者归纳概括出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一定要紧紧围绕给定资料,针对资料反映的主旨提出,千万不可离题千里,任意发挥。要对资料本身做多侧面、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思考和权衡,找到*恰当、中肯的方面准确概括。叙述的角度是指作者以哪种身份、口吻在文章中出现,作者想从哪个方面反映什么样的问题。只有按题目给定的身份和角度,紧紧围绕给定资料的主旨,才能准确概括主要问题,恰当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要求应试者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全面理解给定资料,多思考、多权衡,找出*恰当、*中肯的角度进行概括。  在准确的基础上,更高一层的要求就是运用新的视角概括问题。这要求应试者调动创造性思维,善于做变角度思考和逆向思考。从给定资料中进行提炼作为行文立论的基础,但不一定非给定资料的基本观点不可。从给定资料中取其一端,展开想象,加以发挥,只要能言之有理,往往能写出新意,给人启迪。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每份给定资料都可以标新立异,故慎用之。  (三)要素清楚。叙述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其中,人物和事件是叙述的核心,有了这两个要素,叙述才有中心、有实体。时间和地点是人物活动和事件发生、发展的环境和舞台,对人物和事件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在通常的叙述中要将二者交代清楚,但有时也可适当省略。原因和结果是事件的起迄点,有了这两个要素,叙述才完整,交代才清楚。对于后面这些要素,交代时要简略,要突出其与人物、事件、中心联系的一面,而对人物和事件要做详细的叙述,因为这二者是叙述的核心、重心。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