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中国高储蓄现象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6422185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306
- 出版时间:2015-08-01
- 条形码:9787564221850 ; 978-7-5642-2185-0
本书特色
本书对中国高储蓄现象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研究,以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以及各种消费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世代交替模型、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动态面板等建模技术与计量方法,从政府、企业、居民三部门储蓄变化、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结构变化、收入不平等、目标性储蓄、消费习惯、流动性约束、预防性储蓄、货币政策与金融环境等方面探讨了中国高储蓄现象形成的原因,在理论研究与实证结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经济转型期的特征化事实展开分析,试图通过合乎逻辑的论证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与启示。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导论 ; 中国高储蓄率现象的部门分析 ; 经济增长、人口结构变化与中国高储蓄 ; 收入不平等、目标性消费与中国高储蓄 ; 刚性储蓄、货币政策与中国居民消费抑制等。
目录
前言
**章导论
**节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本书的研究目标
第三节行文思路与研究框架
第四节本书创新点
第二章中国高储蓄率现象的部门分析
**节引言
第二节中国部门储蓄率的测算
第三节中国储蓄率变化的部门分析
第四节中国储蓄率的未来走势展望
第五节本章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三章经济增长、人口结构变化与中国高储蓄
**节引言
第二节文献综述
第三节计量模型设定与数据描述
第四节计量方法与估计结果
第五节经济增长、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储蓄率的影响分析
……
第四章收入不平等、目标性消费与中国高储蓄
第五章短视行为、流动性约束、预防性动机、习惯偏好与中国居民低消费
第六章刚性储蓄、货币政策与中国居民消费抑制
第七章融资约束、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与中国低消费
第八章启动消费需求的政策实践: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例
第九章全书结论、政策启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汪伟 男,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博弈论
¥10.9¥38.0 -
世界贸易战简史
¥17.9¥52.8 -
曾国藩的经济课
¥24.1¥68.0 -
经济学通识-第二版
¥21.3¥58.0 -
图解资本论
¥13.0¥46.0 -
思考.快与慢
¥45.9¥69.0 -
国富论
¥9.7¥35.0 -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28.6¥46.0 -
资本论
¥28.1¥59.8 -
金钱心理学:财富、人性和幸福的永恒真相
¥31.8¥56.0 -
不公正的胜利
¥26.8¥68.0 -
账本里的中国
¥15.4¥48.0 -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46.0¥75.0 -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修订版)2023新版
¥45.2¥69.0 -
博弈论
¥28.4¥49.8 -
贸易的真相
¥29.9¥65.0 -
美国经济新观察丛书失去的年代:美国债务危机的起因与漫长复苏
¥18.3¥48.0 -
经济学通俗读物:北大经济课(受益一生的经济学智慧)
¥9.7¥35.0 -
经济学原理
¥17.9¥49.8 -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12.7¥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