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格心理学:基础与发现:foundations and findings

包邮人格心理学:基础与发现:foundations and findings

¥70.6 (7.2折) ?
1星价 ¥70.6
2星价¥70.6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2007398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537
  • 出版时间:2015-08-01
  • 条形码:9787552007398 ; 978-7-5520-0739-8

本书特色

《人格心理学:基础与发现》向读者介绍了人格心理学领域的基础和*新研究结果,包括遗传学、神经科学等领域的*新进展,特质、自我和身份认同、动机、认知等方面的*新发现。 本书是国外高校人格心理学课程的本科教材,作者玛丽安米瑟兰迪诺女士用讲故事的写作手法向学生展示了个体差异的研究及他们如何成为这样的人。此外,作者还运用循证研究的方式解释了基因学、神经科学、认知学等主题。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外高校人格心理学课程的本科教材, 作者玛丽安米瑟兰迪诺女士用讲故事的写作手法向学生展示了个体差异的研究及他们如何成为这样的人。此外, 作者还运用循证研究的方式解释了基因学、神经科学、认知学等主题。

目录

作者简介:
序言
第1章我是谁?——理解人格的构成成分
什么是人格心理学?
人格的构成成分
特质
遗传学
神经科学
自我与身份认同
人格的内在心理基础
调节与动机:自我决定理论
认知基础
整合观
本书的结构
心理学家是如何研究人格的?
科学方法
观察法和人格问卷
相关设计和实验设计
研究方法示例:真实验
数据类型和人格评鉴
过去和现在:以人为被试的研究的伦理学
科学还是科幻?人格心理学研究新进展简介
本章小结
问题回顾
关键术语

第2章人格特质:一个经典的理论
什么是人格特质?
研究人格特质的两种方法
个案研究告诉了我们什么?
研究个体的人格: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的应用:珍妮的案例
通则研究法告诉了我们什么?
发现普遍性:通则研究法
理论法
词汇法
测量法
研究方法示例:因素分析
旨在发现人格普遍原则的通则研究法
艾森克的三因素说
五因素:大五人格和五因素模型
玫瑰的别名?五因素的两个模型
五因素模型是生活的终极答案?普遍原则?还是一切?
单因素模型
六因素和七因素模型……还有更多!
过去和现在:四种气质类型与五因素模型
日常生活中的人格:从居住空间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吗?
本章小结
问题回顾
关键术语

第3章人格特质:实际应用问题
五因素模型遗漏了什么?
智力是人格特质吗?
宗教信仰是人格特质吗?
性是人格特质吗?
本土人格:存在普遍的人格特质吗?
五因素模型在其他文化中的应用
人格特质的跨文化研究:人格特质在中国
研究方法示例:三角测量法和数据类型
人格特质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总统的人格特质
音乐偏好与人格特质
网页与人格特质
职业与人格特质
日常生活中的人格:你的网络形象揭示了你的哪些人格特质?
人格的毕生发展:连续性、变化性和一致性
人们在多大程度上表现出跨时间一致性?
人们一般有多大变化?
个体是如何形成特定方式的?为什么呢?
成人人格来自哪里?
过去和现在:关于哈佛大学毕业生的格兰特研究
人格特质:理论和应用的结论
本章小结
问题回顾
关键术语

第4章人格评鉴
哪些要素构成了一个优秀的人格测验?
测验信度:跨时间、跨测试项和跨评分者的一致性
测验效度
测验可推广性
研究方法示例:《neo人格问卷(修订版)》是好的人格测验吗?
人格测验
人格测验的类型和形式
自陈式测验
表现性测验
反应定势
人格测验与甄选
正直测验
成功案例
法律问题
日常生活中的人格:工作面试中可能会问哪些问题?
过去和现在:人格评鉴与婚配
本章小结
问题回顾
关键术语

第5章自我与身份认同
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如何发展?
黑猩猩和自我认知
镜中的婴儿是谁?
在学校发展的自我
青春期和镜子中的自我
成熟的自我
文化对自我概念的影响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独立性自我和依赖性自我
可能自我
积极可能自我
消极可能自我
过去和现在:自我
自尊
自尊水平
自尊稳定性
自我概念的明晰性
高自尊和低自尊的人生成就:谬误和事实
日常生活中的人格: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来保护自尊
研究方法示例:定性资料和内容分析
社会身份认同
自我展示
自我监控
本章小结
问题回顾
关键术语

第6章遗传学
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
共同作用的基因与环境
遗传力
环境影响力
共享与非共享环境
评估遗传力
研究方法示例:相关设计ⅰ收养研究和双生子研究的逻辑
一般人格特质的遗传力
过去和现在:遗传科学
基因和环境:辩证综合
基因型—环境的交互作用
基因型—环境的相关关系
基因型—环境的相关类型
证据是什么?对基因型—环境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
日常生活中的人格: 遗传学研究能够带给我们什么?
本章小结
问题回顾
关键术语

第7章人格的神经科学
什么是神经科学?我们应该如何学习神经科学?
躯体反应
大脑结构
大脑活动
生化反应/209
研究方法示例:相关设计ⅱ:散点图、相关关系以及fmri研究中的“巫毒科学”
人格的神经科学理论
艾森克的pen模型
艾森克理论的三个维度概述
外向性的神经机制
神经质的神经机制
强化敏感性理论(rst)
三个神经系统的概述
fffs、 bas、 bis的神经机制
日常生活中的人格:人格与猜测惩罚
过去和现在:颅相学、新颅相学以及人格的神经影像学发展
人格的神经基础
外向性和神经质
大脑皮层和杏仁核的结构差异
大脑皮层、大脑双侧半球以及杏仁核的大脑活动差异
生化反应
冲动性和感觉寻求
躯体反应
大脑活动
生化反应
结语:我们从人格的神经科学中学到了什么?
本章小结
问题回顾
关键术语

第8章人格的内在心理基础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心理分析
背景
本能:身与心的联结
揭示无意识
过去和现在:词汇联想测验和内隐联想测验
弗洛伊德的人格观点:结构说和地形说
人格的结构模型:本我、自我和超我
人格的地形模型: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焦虑和自我防御机制
反向形成
隔离
否认
抵消
投射
转移
升华
压抑
合理化
性心理发展阶段
口唇期
肛门期
性器期
潜伏期
两性期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论存在的问题
研究方法示例:个案研究和心理传记
弗洛伊德之后的心理动力理论
依恋理论
历史简介
日常生活中的人格:将创伤消灭在住院期
依恋类型是终生的吗?
成人的依恋风格
依恋对成人人格的影响
本章小结
问题回顾
关键术语

第9章调节与动机:自我决定理论
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
我们如何满足这些需要?
培养自主感:自主支持
培养胜任感:结构和*佳挑战
培养关联感:参与
日常生活中的人格:大学生的关联需要
过去和现在:削弱内部兴趣
自我决定理论与其他人格心理学理论之间的联系
自主感与因果观
胜任感与自我效能理论
关联感与依恋理论
研究方法示例:路径分析
自我调节意味着什么
动机的类型
因果取向
自我决定理论的应用
健康行为
运动行为
工作行为
追求幸福
重新回顾跆搏运动研究
本章小结
问题回顾
关键术语

第10章人格的认知基础
控制点
控制点的测量
控制点与成就
控制点与工作行为
控制点与生理及心理健康
控制点与社会行为
控制点的文化差异
过去和现在:控制点
习得性无助
解释风格
解释风格的测量
解释风格与成就
学校
运动
解释风格与工作行为
解释风格与生理及心理健康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抑郁
解释风格与社会行为
解释风格的文化差异
研究方法示例:田野研究和自然操纵
气质性乐观
气质性乐观的测量
气质性乐观与应对策略
乐观的信念和期望
乐观主义与应对策略
乐观主义者采取行动
乐观主义与判断可控性
乐观的信念与心理机能
日常生活中的人格:让人们变得更乐观
本章小结
问题回顾
关键术语

第11章性别与人格
关于两性人格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观念
研究方法示例:效应量和元分析
人格的性别差异:真相还是杜撰?
五因素模型的性别相似性和差异性
人格及社会行为的其他方面的性别差异
攻击性
冒险性
性别差异?看情况!
共情
情绪
焦虑
助人行为
领导力
易受影响性
自尊和自信
是什么导致了性别差异?
进化
社会背景
社会角色理论
社会建构
生物心理社会模型
日常生活中的人格:人格的性别差异观念造成了什么影响?
过去和现在:性别的定义与评鉴
本章小结
问题回顾
关键术语

第12章整合的迷你章:性取向
性取向:神话与误解
日常生活中的人格:美国社会中的异性恋规范
什么是性取向?
多少人是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异性恋或双性恋?
什么决定了性取向?
生物学解释
进化
遗传
脑结构
孕期因素
环境理论
交互理论
相异引发性欲
爱与性欲的生物行为模型:对女性性体验的解释
本章小结
问题回顾
关键术语

第13章整合的迷你章:心理弹性
什么是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的人格特质
坚韧性:控制感、承诺和挑战
特质性心理弹性
积极情绪
积极情绪促进适应性的应对方式
积极情绪修复消极情绪的生理危害
积极情绪增加思维的灵活性
积极情绪建立持久的社会关系
积极情绪的螺旋式上升
具备良好心理弹性者的七个习惯
日常生活中的人格:谁是快乐的?
本章小结
问题回顾
关键术语

参考文献

照片版权目录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玛丽安米瑟兰迪诺(Marianne Miserandino)来自于心理学教学协会[美国心理学会(APA)第二分会],是2010年度四年制学院和大学罗伯特S.丹尼尔(Robert S.Daniel)杰出教学奖得主。她同样也是2009年阿卡迪亚大学(Arcadia University)的年度教授,以及2000年林德柏克(Lindback)杰出教学奖得主。 米瑟兰迪诺博士在罗彻斯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Rochester)获得了心理学学士学位,并在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获得了社会人格心理学博士学位。在罗彻斯特大学结束了关于人类动机的博士后研究及一段时间的全职教学工作之后,米瑟兰迪诺博士来到了阿卡迪亚大学。 她是美国心理学会的理事,同时也是美国心理科学协会、人格和社会心理学协会、教学心理学协会、六西格玛—科学研究协会(Sigma Ⅺ—The Scientific Research Society)以及菲卡帕菲(Phi Kappa Phi)荣誉协会的会员,并服务于美国心理学会第二分会少数民族问题工作组。 译者简介: 黄子岚,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黄女士在人格测试和评价方面有丰富的项目经验,在人格测试工具的本土化和应用方面积累了较多的方法和经验;曾以**作者身份于国家核心期刊《心理科学进展》发表学术论文。 何昊,获华东师范大学理学硕士学位,目前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攻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实验心理学、音乐心理学。研究成果:参加第四届亚太区音乐认知科学大学并报告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先天性失乐症的神经机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