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4940856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684
- 出版时间:2014-08-01
- 条形码:9787549408566 ; 978-7-5494-0856-6
本书特色
★ 大8开精装,布面书脊,印质极佳,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
★ 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2003年度国家青年基金项目
★ 本书以内容详尽、形式丰富的多种史料为基础,对梅瓶这种器物做出了事无巨细尽皆网罗的翔实考证,深入讨论了相关的史论问题
★ 上编为“名用篇”,主要讨论中国梅瓶的名称和功用问题,下编为“器形篇”,主要研究和讨论梅瓶的器形问题
★ 附录的“中国梅瓶样式群分类与排序总表”也是本书非常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
诗案自应留笔砚,书窗谁不对梅瓶。
【一部中国梅瓶的“专史”著作】
《中国梅瓶研究》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陆军于2003年申请并获立项的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2003年度国家青年基金课题“中国梅瓶研究——中国古代陶瓷器形演变”(立项批准号:03CF073)的*终成果,于2013年成功申请国家出版基金支持。
本书对中国梅瓶的器形源流做了梳理分析,对梅瓶文化渊源及分期以及中国梅瓶的对外影响等问题做了历史描述,厘清了学术界在中国梅瓶乃至中古以后的中国器物史上存在的众多疑问。
本书以内容详尽、形式丰富的多种史料为基础,对梅瓶这种器物做出了事无巨细尽皆网罗的翔实考证,深入讨论了相关的史论问题,仔细地绘制出中国梅瓶的历史发展脉络。作者对梅瓶的名称、功用等问题范畴进行了重新思考、辩证并提出了诸多很有见地的看法,也对梅瓶起源问题提出了分阶段、分层次的观点及合逻辑的结论,还用独特的样式研究方法描绘出了中国梅瓶器形史。
绪论尽可能详细地梳理百年梅瓶研究成果,包括对其中存在问题的反思,同时也在认识梅瓶历史复杂性的前提下讨论了中国梅瓶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作为主体部分的各章节,针对不同范畴的基本问题,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名用篇”,主要讨论中国梅瓶的名称和功用问题,包含三章,即三个部分。*一部分主要研究“梅瓶”作为一个器物名称和审美概念的问题。第二部分对梅瓶在早期历史上的曾用名做了梳理研究,澄清了学术界对有关问题的误会和误导。第三部分专门研究梅瓶的功用问题。
下编为“器形篇”,主要研究和讨论梅瓶的器形问题,以中国梅瓶历史分期作为各章顺序。第五章主要研究梅瓶形制的起源问题。第六章将五代与北宋的梅瓶作为一个连续的整体进行安排,也比较研究了北方的辽代梅瓶。第七章对金、南宋和西夏的梅瓶各做梳理。第八至第十章对元、明、清三代的梅瓶各做梳理。
本书将在正文之后以附录的形式列出在研究过程中参考的主要书目,同时也附上了一些原本应该置入正文而又不甚方便的内容,如附录一的“中国梅瓶样式群分类与排序总表”,这份表格是本书非常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对于本书特别是下编的阅读极为有用。
这部著作是作者历时十余年的研究成果,其难能可贵之处不仅在于学术上的建设填*了相关领域的空*,也在于提高了收藏领域的学术性和文化性。
内容简介
这部著作是陆军同志历时十余年的研究成果,对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丰富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和人民的精神生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本书作为潜心研究的成果,具有全面性和权威性,其难能可贵之处不仅在于学术上的建设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缺,也在于提高了收藏领域的学术性和文化性。
目录
节选
作者简介
陆军,1967年生,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着重于中国陶瓷史、工艺史、书画史、纹学,兼及雕塑史和美术理论与批评,旁涉考古学、考据学和文献目录学。
-
数码摄影用光和色彩从入门到精通
¥19.6¥69.0 -
齐白石草虫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13.5¥30.0 -
艺术教育
¥8.0¥26.0 -
北宋 徽宗真书墨迹-人美书谱--天卷
¥25.0¥49.0 -
纯艺术--欧洲电影(原始冲动影像视觉的内在张力)
¥10.5¥29.8 -
齐白石国画山水精品-经典画库
¥10.6¥30.0 -
中国书画题跋字典
¥21.4¥68.0 -
中国画在西方:66幅海外馆藏珍品
¥20.7¥58.0 -
钢笔行书通用汉字7000
¥6.1¥13.0 -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11.8¥25.0 -
赵孟頫书《胆巴碑》临写与创作
¥14.4¥35.0 -
花卉图案-经典图案资料汇编
¥7.6¥22.0 -
齐白石山水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13.5¥30.0 -
明清印学论丛
¥21.5¥58.0 -
张大千国画精品-经典画库
¥13.5¥30.0 -
水彩私绘堂:爱的魔法汤
¥34.3¥49.0 -
重塑中国-一代电影人和他们的电影
¥11.2¥32.0 -
邓散木讲书法
¥12.2¥26.0 -
硬笔卷-楷书名家临帖入门
¥4.8¥13.0 -
在好莱坞图谋不轨:伯顿谈伯顿(八品)
¥15.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