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0430751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1025
  • 出版时间:2012-07-01
  • 条形码:9787560430751 ; 978-7-5604-3075-1

本书特色

张岂之编著的《中国思想史(上下)》共七编,分上下两卷。叙述了上起商周、下迄近代中国思想史萌芽、诞生、发展的详尽历史。对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思想、派别、思潮、概念、范畴及其沿袭、继承、吸收和创新,做了实事求是、客观公允的评析。《中国思想史(上下)》是一本优秀的学术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先秦编、秦汉编、魏晋南北朝编、隋唐编、宋元编、明清编、近代编。内容包括: 商周宗教思想 ; 春秋时代的思想 ; 孔子思想 ; 墨子思想等。

目录

**编 先秦编 概述 **章 商周宗教思想 **节 中国思想的起源 第二节 商代与西周的宗教思想 第三节 早期五行说与阴阳说 第四节 西周末年宗教思想的动摇 第二章 春秋时代的思想 **节 春秋时代思想的两重性 第二节 春秋时代的重人、重民思想 第三节 春秋时期的阴阳五行说 第四节 春秋时代的伦理观念 第五节 《孙武兵法》的军事思想 附:孙膑和《孙膑兵法》 第三章 孔于思想 **节 孑L子创建儒家学派 第二节 孑L子儒学的核心是“人学” 第三节 孔子“和而不同”的会通之学 第四节 孔子文质统一的才德思想 第五节 孔子教育实践的特点 第四章 墨于思想 **节 墨子和墨家团体 第二节 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 第三节 墨子的“尚贤”“尚同”思想 第四节 墨子的“天志”“非命”思想 第五章 《老子》的思想学说 **节 老子和道家学派 第二节 《老子》书中的“道” 第三节 《老子》“柔弱胜刚强”的人生哲学 第四节 《老子》的“无为而治” 第六章 郭店楚简、上博简与孟、苟学术 **节 郭店楚简、上博简对性、情的看法 第二节 郭店楚简《五行》的基本思想倾向 第七章 孟子思想 **节 孔孟之间的儒家师承关系 第二节 孟子的“仁政”说 第三节 孟子的性善说和伦理思想 第四节 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 第五节 孟子与杨、墨等学派的辩论 第八章 庄子思想与道家别派 **节 庄子和庄子的“大宗师” 第二节 庄子的“齐物”与“逍遥”思想 第三节 庄子的社会思想 第四节 战国时期的道家别派 第九章 名辩思潮 **节 名辩思潮的形成 第二节 惠施的辩学 第三节 公孙龙的辩学 第四节 后期墨家的科学知识与辩学 第十章 《易传》与阴阳五行学说的神秘化 **节 《易传》的思想体系 第二节 邹衍的学说 第三节 兼收并蓄的《吕氏春秋》 第十一章 战国百家之学的总结——苟于思想 **节 荀子与百家之学 第二节 “明于天人之分”的理论 第三节 认识论与逻辑思想 第四节 性恶论和社会思想 第十二章 法家及其总结者韩非 **节 前期法家的历史悲剧 第二节 韩非的法治思想 第三节 韩非的历史进化观 第四节 韩非论“道”“理” 第十三章 先秦时期思想史料介绍 **节 范围和通例 第二节 《周易》《尚书》《诗经》和《左传》《国语》 第三节 诸子著述 第四节 文物资料 第二编 秦汉编 概述 **章 秦与汉初的社会及诸子学说的复兴和黄老之学 **节 秦与汉初的社会及思想 第二节 云梦秦简的学术思想 ……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编 第四编 隋唐编 第五编 宋元编 第六编 明清编 第七编 近代编 后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