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真教的创立与历史传承

包邮全真教的创立与历史传承

1星价 ¥105.3 (13.5折)
2星价¥105.3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110776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57
  • 出版时间:2015-08-01
  • 条形码:9787101107760 ; 978-7-101-10776-0

本书特色

《国学论丛:全真教的创立与历史传承》探讨了全真教在金元明时代的历史变迁过程,涉及全真教的派系整合、大宗师的传承、全真谱系的形成、全真教戒律的形成、全真教修炼生活、全真教性命双修的内丹学、元代相容并包的道教管理政策,以及有关全真教研究的一百二十八年的学术史。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了全真教在金元明时代的历史变迁过程,涉及全真教的派系整合、大宗师的传承、全真谱系的形成、全真教戒律的形成、全真教修炼生活、全真教性命双修的内丹学、元代相容并包的道教管理政策,以及有关全真教研究的一百二十八年的学术史。

目录

导言(代序):中国全真教研究一百二十八年(1879-2007)一、开创期二、奠基期三、复苏期四、全面发展期五、结论**章 祖庭与堂下——全真教各宗系的整合**节 金代的全真祖庭——灵虚观一、祖庭之缘起二、马丹阳对祖庭的经营三、金代后期的终南祖庭四、祖庭与金政府的关系第二节 蒙古国时期的终南祖庭——重阳万寿宫一、祖庭的兴复二、祖庭会葬三、祖庭宫观群的构成四、祖庭与陕右地方政府第三节 元代祖庭的兴盛一、祖庭与阔端王府二、祖庭与安西王府三、元代祖庭的历任提点及其教风第四节 元代全真教的东祖庭一、东祖庭——大纯阳万寿宫二、东祖庭之二——东华宫第二章 蒙元时期全真教大宗师的传承**节 蒙古国时期的全真大宗师一、宗师的起源二、尹志平的即位与退位三、李志常掌教及其与汗廷的交往(1238-1256)四、张志敬掌教时期全真宗风的转变(1256-1270)五、王志坦的短暂掌教(1270-1272)第二节 宗派林立背景下的全真掌教宗师一、佛道争难阴影下的全真宗师祁志诚(1272-1285)二、复苏时期的掌教宗师张志仙(1285-13047)第三节 元代中期更迭频仍的全真掌教大宗师一、两次出任掌教大宗师的苗道一(**次掌教,1308-1312)二、仁宗时全真大宗师常志清(1312-1313)三、来自祖庭一系的宗师孙德或(1313-1320)四、因罪致诛的掌教宗师蓝道元(13207-1323)五、来自郝太古一系的掌教宗师孙履道(1324-1328)第四节 元后期刘长生、宋德方一门的独盛一、苗道一的复出(1328-13357)二、*后一位全真掌教宗师完颜德明(13357-13627)第三章 蒙元时期全真宗祖谱系的形成**节 四子与七真一、四仙、四士二、马丹阳在四子中的特殊地位三、七真之形成第二节 全真宗祖谱的演变一、关于五祖二、蒙元时期的三种全真祖谱第四章 早期全真道戒律形成研究**节 早期全真道若干戒律系统的考察一、关于王重阳开教时期的两种全真戒律文献二、马丹阳的十劝三、刘处玄的十劝、十二劝四、丘处机、尹志平掌教时期全真戒律精神的转变第二节 全真戒律的思想特色及其现代意义一、心性修炼与全真戒律二、早期全真教徒的戒律修持三、关于全真道戒律精神之生态伦理价值的几点思考第五章 金元全真教的修炼生活**节 乞讨与远游一、乞讨二、远游第二节 坐环与战睡一、坐环二、战睡魔第三节 打尘劳第六章 全真道教性命双修的内丹学**节 全真内丹道与钟吕内丹道第二节 全真内丹道的心性修炼一、人体小天地——全真内丹学的基础思想二、逆行原则三、尚阳思想四、攒簇之道——关于内丹学的时间问题第七章 元代相容并包的道教管理政策**节 元廷与五大道派一、元廷对五大道派的接纳二、元代对道教分而治之的管理政策第二节 大宗师与集贤院一、全真宗师之被纳入蒙古政制二、掌教宗师与集贤院三、掌教宗师的职掌和品级四、地方道官第八章 全真教与蒙元皇室诸系的关涉**节 太宗窝阔台一系皇室、宗王与全真教一、窝阔台与全真教二、公元1242-1250年全真教与蒙古汗廷第二节 拖雷系皇室成员与全真教一、唆鲁忽帖塔尼、旭烈兀与全真教二、蒙哥主政时举办的三次祈佑大醮三、中统即位之前忽必烈与全真教的接触四、世祖与长春宫祈佑大醮五、忽必烈与佛道辩论第九章 蒙元时期宗王、世侯对全真教的护持与崇奉**节 西道宗王与全真教一、答刺麻八刺二、晋王三、永宁王昌童四、荆王第二节 东道宗王与全真教一、势都儿大王二、寿王三、辽王四、宁海王五、驸马高唐王第三节 全真教与汉地世侯一、李全、杨妙真夫妇与全真教二、严实与全真教三、张柔与全真教四、史天泽与全真教五、其他诸侯与全真教第十章 明代的国家宫观与国家祭典序引 学术界对明代道教发展状况的评估及其误区**节 洪武年间(1368-1397)的朝天宫高道集团一、关于朝天宫二、朝天宫高道集团第二节 主管国家祭祀的宫观——神乐观第三节 永乐时期(1403-1423)创建的洪恩灵济宫、大德显灵宫一、洪恩灵济宫二、大德显灵宫第四节 明代其他几座带有国家宫观性质的庙宇一、北京东岳庙二、城隍庙结论第十一章 明代初期(1368-1434)全真教南北宗风研究序引 全真教内丹修炼与明代社会一、大历史视野下的明王朝(1368-1644)二、道教内丹修炼术对明代社会的渗透**节 明初北方全真教的清净修炼宗风一、明初的陕西重阳万寿宫二、明初北京白云观的坐钵修炼第二节 南方全真教的内丹修炼及其对正一派的渗透一、元末明初的江西全真教高道二、龙虎山正一派与内丹修炼三、苏杭地区全真教的清修风尚结论第十二章 明代全真教的宗系分化与派字谱的形成**节 关于学术界对全真教龙门派传法世系质疑的检讨一、陈教友的质疑与重建二、小柳司气太田野工作中的发现第二节 元代已有宗派之分化,但无派字诗一、宗派的分化与宫观分布二、仙人万寿宫——刘长生一系的繁衍三、玉清万寿宫——丘处机一系在山东沂州的繁衍四、元代全真教徒的命名通例第三节 明代是派字诗形成的关键时期一、元代的一些苗头二、万历年间永乐纯阳宫的华山派三、泰山三阳观的果老祖师云阳派四、明代各地龙门派传承附录金元全真著述考**节 教祖王嘉及七真一、教祖王矗二、马钰三、谭处端四、刘处玄五、丘处机六、王处七、郝大通八、孙不二第二节 全真第二代大弟子第三节 全真第三代弟子第四节 江南全真道主要征引书目后记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我期待,借由此套丛书的付樟,以探索民族文化艰苦历程中的延续性,找寻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生命力,整合并推动中国文化中坚力量的持续发展,使传统学术在多元世界中展开新的气象。
  ——陈鼓应

作者简介

张广保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道教思想、经学思想的研究。代表性著述有《金元全真道内丹心性学》、《唐宋内丹道教》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