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官能动性研究

包邮法官能动性研究

1星价 ¥36.0 (7.5折)
2星价¥36.0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88465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97
  • 出版时间:2015-09-01
  • 条形码:9787511884657 ; 978-7-5118-8465-7

本书特色

法官能动性是法官作为认识与实践主体,公正、合理、合法办理案件的前提和基础。为实现法官能动性,应坚持必要性、关联性、可能性等原则,严格限定法官诉中取证范围,规范相关程序;应坚持效益性以及有限性与无限性相统一原则,有效发挥证立和证伪意义上的能动性;应兼顾法律的安定性和妥当性,坚持法律论证的一致性、融贯性、可接受性等原则,积极采用逻辑修辞、对话等方法,在法律推理中实现法官能动性。

内容简介

法官能动性是法官作为认识与实践主体,公正、合理、合法办理案件的前提和基础。为实现法官能动性,应坚持必要性、关联性、可能性等原则,严格限定法官诉中取证范围,规范相关程序;应坚持效益性以及有限性与无限性相统一原则,有效发挥证立和证伪意义上的能动性;应兼顾法律的安定性和妥当性,坚持法律论证的一致性、融贯性、可接受性等原则,积极采用逻辑修辞、对话等方法,在法律推理中实现法官能动性。

目录

导论(一)研究意义与主要创新点(二)研究动态及文献述评(三)研究思路与方法**章法官能动性概论一、法官能动性的内涵(一)“法官”和“能动性”释义(二)法官能动性的含义和特征(三)法官能动性的内容和形式二、法官能动性的类型分析(一)涉事型能动与涉法型能动(二)封闭型能动与开放型能动(三)明示型能动与默示型能动三、法官能动性的多元价值(一)法官能动性的公正价值(二)法官能动性的秩序价值(三)法官能动性的效益价值(四)法官能动性的自由价值四、法官能动性与相关概念辨析(一)法官能动性与能动司法(二)法官能动性与司法能动主义(三)法官能动性与法官中立性(四)法官能动性与法官裁量权第二章法官能动性的理论基础一、法官能动性的哲学基础(一)能动的革命反映论(二)认识的主体性以及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理论(三)人类认识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统一二、法官能动性的法社会学基础(一)法社会学的一般理论(二)马克思主义法社会学(三)功能主义法学三、法官能动性的法理学基础(一)法律规则的知识属性依赖法律主体的能动实践(二)法律规则与个案正义的冲突需要法律主体发挥能动性四、法官能动性的诉讼法学基础(一)司法功能理论(二)诉讼认识原理(三)诉讼过程理论第三章法官能动性的比较考察一、中国法官能动性的历史比较(一)古代中国审判官的能动性(二)古代中国审判官的能动性评析(三)近代中国审判官的能动性二、法官能动性的域外比较(一)制定法国家法官能动性(二)判例法国家法官能动性第四章中国法官能动性现状分析一、法官调取证据能动性现状(一)民事案件法官调取证据能动性的表现(二)刑事案件法官调取证据能动性的表现(三)法官调取证据能动性现状的反思(四)概括型法官能动性缺乏配套规范二、法官认定事实能动性现状(一)认定证据能力的能动性现状(二)认定证据证明力的能动性现状(三)认定案件事实的能动性现状三、法官在法律方面的能动性现状(一)法官发现法律的能动性现状(二)法官解释法律的能动性现状(三)法官适用法律的能动性现状第五章法官能动性的实现条件一、法官能动性实现的主体条件(一)法官个体能动性的实现条件(二)法官集体能动性的实现条件二、法官能动性实现的客体条件(一)案件事实具有可认知性(二)现行法律较为完备三、法官能动性实现的内容条件(一)是思维属性与行为属性的统一(二)具有健全的司法效果评价机制(三)具有完善的程序规制机制四、法官实现主体能动性的配套机制(一)司法权得到优化配置与运行(二)具有理想的审判场域(三)建立“主体间性”的解纷机制第六章法官能动性的实现构想一、法官调取证据能动性的实现(一)正确认识法官诉中取证的能动性(二)明确法官诉中取证的原则(三)法官诉中取证能动性的制度实现二、法官认定事实能动性的实现(一)法官认定事实能动性的实现原则(二)法官认定证据能力能动性的制度完善(三)法官认定证据证明力能动性的制度完善(四)法官判定案件事实能动性的制度完善三、法官在法律方面能动性的实现(一)法官发现法律能动性的实现(二)法官解释法律能动性的实现(三)法官适用法律能动性的实现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姚显森,法学博士,河南大学法学院校聘副教授,河南大学犯罪控制与刑事政策研究所研究人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司法制度。在《现代法学》《法商研究》《中国法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参与和主持国家、省部级、地厅级项目十余项。   目前任河南省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河南省法学会律师学研究会理事,河南省法学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研究会理事。曾获评“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第二届陈光中诉讼法学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五届陈光中诉讼法学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被授予“全省教育纪检监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被评为“优秀实习指导教师”“校优质课教师”,获“河南大学教学质量奖一等奖”。曾被选派到开封市顺河区人民检察院挂职担任副检察长;现被选派到河南省司法厅挂职担任河南省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入选中央政法委和教育部组织实施的高等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