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词地名故事
读者评分
5分

诗词地名故事

脍炙人口的诗词透露着诗人的情怀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而诗词中看似普通的地理名称其实也有着它们自己的故事。

1星价 ¥20.8 (8.0折)
2星价¥20.8 定价¥26.0
商品评论(6条)
zy3***(三星用户)

好书,性价比高。

2020-06-06 08:16:57
0 0
wal***(三星用户)

囤货,还没看

中图买书方便快捷, 价格优惠。

2020-06-06 05:53:18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875049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5
  • 出版时间:2015-12-01
  • 条形码:9787508750491 ; 978-7-5087-5049-1

本书特色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词透露着诗人的情怀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而诗词中看似普通的地理名称其实也有着它们自己的故事。 杨帆编著的《诗词地名故事/地名文化小丛书》从诗词的角度分析了现今的一些地名在古时扮演的角色,为读者掀开了掩盖在现今地理名称上的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为读者打开了了解地理名称文化的全新维度。《诗词地名故事/地名文化小丛书》一书选取了二十七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作者通过结合相应的历史背景详细阐述了每首诗词的由来以及诗词中隐喻的诗人的情感。在剖析诗词的同时,作者对诗中出现的地名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与考证。令读者在回顾经典诗词的同时,了解其中的地名历史。

内容简介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词透露着诗人的情怀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而诗词中看似普通的地理名称其实也有着它们自己的故事。

目录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岭南谪宦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杏花村何在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汉中的故事
石栏桥上时翘首,应傍清虚忆帝都
——营建北京城的几个片段
故园亲侣如相问,愧我边尘尚未收
——袁崇焕、孙承宗在辽东
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
——曲江池写意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沦落天涯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的轻舟快意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科举考生的长安故事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在杭州
高楼据形胜,千里控幽燕
——明清鼎革的关键
羊马群中觅人道,雁门关外绝人家
——沧桑雄关
虎啸猿啼万壑哀,北风吹雨过山来
——仙霞关与仙霞道
寂寂函关锁未开,田文车马出秦来
——函谷关风采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险仄的关口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与剑门关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风流杜牧
井命复书书卷内,千秋忠迹表维扬
——史可法抗清
苍苍茫茫在何处,骊山脚下秦皇墓
——帝王陵墓的故事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华清官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悲情沈园
滕王高阁临江渚,骊玉鸣鸾罢歌舞
——江南三大名楼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汉匈战争与和亲
力小无因救焚溺,清凉山下且安禅
——五台山的故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庐山的故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周郎赤壁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清浊黄河
展开全部

节选

《地名文化小丛书:诗词地名故事》:  陆游梦断  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三月,朝廷任命王炎为四川宣抚使。这一年陆游45岁,正值壮年,却赋闲在家。他看到有发展机会,随即进入王炎幕府供职。这里要交代一下“四川”的来历。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朝廷在原“十国”之一的后蜀辖境设立益州(后改为成都府)、利州、梓州(后改为潼川府)、夔州四路,(注:“路”是宋代介于行政区和监察区之间的一种建制),大概相当于今大渡河东北和陕西汉中地区,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今天的四川省就得名于此。  乾道八年三月,陆游到达宣抚使的驻地南郑(治今陕西省汉中市),即词中的“梁州”。  不久后,他就向王炎献策,鼓励他恢复中原。但王炎很快去职,其幕僚也都散去,陆游被调回成都府(治今四川省成都市)履新。王炎召陆游入幕前,陆游正在山阴老家。从山阴到南郑,远隔千里,这就是“当年万里觅封侯”的含义。诗人大老远跑来是为了建功立业,但此刻梦已破碎、鬓已花白,失地却尚未收复。诗人掬着一把英雄泪,无奈地发出了“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的命运感叹。所谓“沧洲”,指水滨,词中指隐士的居住地。词人将“天山”(见《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汉匈战争与和亲》)与“沧洲”作一对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是诗人心强命不强的具体诠释。  当时的梁州是南宋与金交界的前沿阵地,这里自古以来成就了很多英雄豪杰,如张鲁、诸葛亮等。  三国时代的汉中烽烟  东汉时的汉中郡,首府为南郑(治今陕西省汉中市东,非今天的南郑县),军阀张鲁曾雄踞此地三十年。他的祖父张陵创立了著名的“五斗米道”,为后世尊称为“张天师”。该教规定,普通人人教须缴纳五斗米,这就是‘!五斗米道“的来历。这个教派一直传到了张鲁,当时他在益州(治今四川省德阳市东北)牧刘焉手下效力,有一次受命攻打汉中,完成任务后就将汉中据为己有,开始在当地发展自己的势力。张鲁实行的是政教合一的统治,自号”师君“,不设官吏,而是以资格较深的信徒”祭酒“负责日常管理。他在全社会推行诚信理念,反对欺诈,号召犯了错误的人勇于认错。他在全境要道上建立”义舍“,在”义舍“内放上米、肉,供过往者取食。如果有人犯法,会宽恕其三次,如果再犯,才加以刑罚。曾有人建议他称王,为了避免树大招风,张鲁拒绝了这个建议。民众的归心和低调的策略共同成就了汉中三十年的太平,当时社会环境清明,人民生活稳定,这一地区成了东汉乱世中的一方乐土。  后来,曹操举兵南下,张鲁独力难支,只好投降。此时,刘备已经打败刘璋(刘焉的儿子),拿下益州,刘璋旧臣黄权向刘备进言说,应立即北上与曹操争夺汉中,如果对方掌握了汉中,将从战略上对益州构成极大威胁。于是,在黄权的引导下,蜀军长驱直人,一举攻下汉中,将曹操势力驱逐了出去。  ……

作者简介

  杨帆,男.1982年生于雁北古城大同。2012年毕业后,进入出版业。目前,从事旅行指南图书的编制出版工作。雅好文史。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