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分
包邮鲤译丛·蒙古帝国的兴亡(套装共2册)(毛边版)

极佳套书,值得精读、阅藏!
甲骨文文丛的这套鲤译丛实在是精品中的极品,从内容来讲,书的学术价值之高为近几年出版图书所罕见;从外在来看,书的装帧设计、排版印刷都是用了心的。值得阅藏、精读!
- ISBN:978750977910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15-12-01
- 条形码:9787509779101 ; 978-7-5097-7910-1
本书特色
名人推荐
他的学术观点经常出人意料,引发很多争议。
——《上海书评》
我对本书作者深感钦佩,他真的做到了这一点。就我记忆所及,他前后写过近十种性质类似、话题或聚焦点略有不同的历史读物,每本都显示出一定程度的独特视角与新鲜见解。
——姚大力(复旦大学教授)《一段与“唐宋变革”相并行的故事》
学界说起杉山正明,一般都会首先提起他的语文能力,他自己也喜欢强调学习和掌握多种语文对于研究蒙元历史的重要性,特别是波斯文,用杉山的话说,对研究蒙元史而言,波斯语文献与汉语文献同样重要。
——罗新(北京大学教授)《元朝不是中国的王朝吗?》
内容简介
一部全球范围内欧亚史、蒙古史顶端学者——日本京都大学杉山正明教授有关蒙古帝国历史的精彩铺陈,杉山关于蒙古帝国兴亡历程的研究精华。
蒙古时代历史的研究是一项具有相当古老传统和积淀的领域。近些年来,特别是在日本,新的潮流不断兴起。所谓“新潮流”,就是让东方的汉文史料和西方的波斯语史料双剑合璧,跨越多语种史料的壁垒,从人类的统一视角来眺望当时跨越东西范围的整个“时代”的研究角度。从中得出的结论也完全不同于此前关于蒙古帝国和那个时代的普遍认识。本书也尽量吸收了这些*近的研究成果,也直截了当地叙述了专业论文里不会提到的一些事实。——杉山正明
前言
历史的讲述者
托普卡帕的《史集》
土耳其共和国的伊斯坦布尔是原奥斯曼帝国的首都。连接欧亚的伊斯坦布尔海峡已披上落日的余晖。老街道一旁的托普卡帕宫殿便是奥斯曼帝国的旧皇宫,这里总有大量的游客云集。然而在宫殿的一角有一座石筑的图书馆却无人问津,只是静静地伫立着。那里沉睡着奥斯曼帝国在六百年间搜集的各种书籍与旧抄本。研究蒙古历史所需要的*基础、*古老也是*好的史料抄本亦包括在其中。
拉施特主持编纂的、用波斯语写就的《史集》可以说是人类史上规模*大的史书。它是在位于现今伊朗的蒙古政权旭烈兀兀鲁思(俗称伊儿汗国)政权期间完成的。
公元1295年,第七代伊儿汗合赞通过军事政变夺权上台,改信伊斯兰教,并对国家进行彻底改造,推行了行政改革。为了推行改革,他任命自己的御医拉施特为维齐尔(即宰相)。拉施特出生于伊朗西部的哈马丹,有人认为他实际上是犹太人。合赞和拉施特这对主仆为了重振旭烈兀兀鲁思,一边合力推行改革,一边着手编纂蒙古帝国的历史。
修史的目的有很多。从成吉思汗起家以来已经过去了九十年左右,蒙古已经发展成为横跨欧亚大陆东西、实至名归的世界帝国。但是蒙古人——尤其是在“大西征”中同旭烈兀一起来到“伊朗之地”并定居在此的蒙古人——开始逐渐遗忘自己的来源和历史:
我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我们为什么会在“伊朗之地”生活,我们与东方的宗主国“大元兀鲁思”以及其他的汗国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有怎样的血脉联系?
合赞从心底尊敬着忽必烈(忽必烈在合赞即位的前一年驾崩),并希望自己能以忽必烈建造的“大元兀鲁思”为蓝本,也像他那样创造出强大坚固的国家和政权。怀抱着这样一种热情,合赞希望能够唤醒所有散布在世界各地的“蒙古共同体”成员心中对蒙古的认同感。他特别希望居住在伊朗的自己的臣民们能够了解到他们自己所享受的光荣和富贵直接源于旭烈兀、源于他们所连接的蒙古血脉。
合赞希望拉施特编纂的是一部能够起到这样作用的蒙古史。所以《史集》中强烈地反映出了合赞个人的政治立场和见解。合赞不仅仅是修史的号令者,还参与了其中一半以上篇幅的写作和编辑工作。
在《史集》的编纂过程中,他们也参考了蒙古皇室共有的“AltanTebder”(即蒙古语的《金柜秘册》)等秘藏史料。除此之外,从蒙古本土派往伊朗(波斯语中称“yi-lan-en·za-mi-en”,伊朗之地)的孛罗丞相等许多人也为编纂过程提供了信息。蒙古各部代代相传的“旧辞”和族谱等口头和书面的史料都被运用到《史集》的编写中。尽管如此,据拉施特记载,其中核心部分许多内容还是以熟知蒙古诸事及秘史的合赞的口述为基础写就的。
……
但若不顾误解而在此直言,巴托尔德才应该是其中地位*高的历史学家,而且明显比其他学者高出一大截。他不仅研究中亚史,还为人类史和世界史梳理出了一条不可或缺的“主心骨”。巴托尔德并没有沾染近代以来以西欧为中心的价值观,使历史群像被等级化,而是将欧亚大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平等的考量,并希望在此基础上叙述一个宏大的故事。
巴托尔德全身心投入到极为朴实的文献研究世界中。我们在他身上找不到任何一点轻佻浮夸的东西。而且,他的研究为后世留下了巨大的财产。如果没有他的研究,我们现在普遍承认的历史面貌实际上是无法成立的。不管我们有没有意识到,但我们都是站在巴托尔德的肩膀上,借助他一生钻研的成果进行历史研究的。
以时代之名
13世纪,蒙古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大的版图。此后到14世纪后半期的约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蒙古一直是世界和时代的中心。人类和世界的发展进程自“蒙古时代”开始从根本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蒙古帝国站到了欧亚世界中先后兴起又消亡的各个游牧国家、草原帝国的*高点,而且,在蒙古时代后期,它还取得了农耕世界,并扩展到海洋世界,形成了空前的陆海兼备的巨大国家。以蒙古为中心,欧亚世界首次实现了贯通东西的连接,世界、世界史也从这时开始,形成了一个可以一览无余的整体格局。
当我们思考蒙古帝国之时可以发现,虽然有一件件已知晓的事,但还有很多未解的内容。可以说,很多事实直到今日,即使我们游遍了二十多种语言的多语种原始文献海洋,也有可能找不到其含义而只能继续漂浮其中、等待其被发现。但是,就算我们冲出所有谜团,摆在我们面前*难理解的,还是“时代”。为何人类历史会在此时突然汇聚为一个整体?仿佛之前所有的漫长岁月都是迎接这一“时代”的前奏。同时,在蒙古时代之后可以看到,“时代”在漫长的停滞期中不断下沉,只有在帖木儿王朝大放异彩的中亚地区是唯一的例外,这仿佛也是为新“时代”——“大航海时代”的出现所埋下的巨大伏笔。
关于当时蒙古是否肩负着可以称为“时代的使命”的存在,我们不得而知。但从结果来看,蒙古为人类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无论是在宏观还是微观上,它都为发展至今的世界及其发展过程留下了不可否认的巨大影响。为这个名为“时代”的存在画一幅简单的素描,这便是本书的目的所在。
目录
一时代的产物蒙古
1蒙古国的诞生
2征服世界的道路
3帝国的动摇
4与欧洲的碰撞
二世界史面貌的改变
5忽必烈夺权
6旭烈兀的旋返
7多极化时代的序幕
蒙古帝国史年表(1155—1266年)
索引
三陆地和海洋的巨大帝国
8世界的改造者
9草原世界的缓和
10向大河之国扩张
11向海洋扩张的征程
四缓慢的大统一
12从内陆纷争到东西和睦
13帝国的经济系统
五蒙古解体与后话
14天历之变
15渐渐沉没的蒙古世界
16蒙古的后裔们
后记
蒙古帝国史年表(1267—1405年)
索引
作者简介
杉山正明,1952年出生于静冈县。京都大学文学部卒业,同校大学院博士课程单位取得退学。任教于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科,专攻中央欧亚史、蒙古史,他的蒙古研究很有特色,新意迭见。著有《忽必烈的挑战》《耶律楚材及其时代》《蒙古帝国与元朝》《蒙古帝国的兴亡》《大漠:游牧民的世界史》《疾驰的草原征服者》《大蒙古国的世界》等。2003年获第六届司马辽太郎奖,2007年凭借《蒙古帝国与元朝》获日本学士院奖。
孙越,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系翻译学硕士。
邵建国,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中国近代史
¥14.3¥39.8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0.5¥38.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个人的阅读史
¥15.7¥49.0 -
万历十五年
¥15.3¥26.0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
¥8.8¥25.0 -
人类酷刑简史
¥21.1¥59.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17.9¥49.8 -
资治通鉴
¥12.2¥35.0 -
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
¥36.8¥65.0 -
罗马考古-永恒之城重现-发现之旅.历史卷
¥11.5¥35.0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7.0¥76.0 -
历史十讲-走进王朝深处
¥11.8¥36.0 -
名家小史——中国历代党争史(图文版)
¥14.7¥29.8 -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
¥10.6¥32.0 -
两晋其实很有趣
¥10.1¥35.0 -
东亚近代文明史上的梁启超
¥15.7¥42.0 -
帝国的终结
¥21.4¥68.0 -
不忍细看南宋
¥15.7¥49.0 -
史趣(书里书外的历史)
¥14.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