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荀子“知性”道德哲学研究:知识与德性

包邮荀子“知性”道德哲学研究:知识与德性

1星价 ¥28.1 (7.2折)
2星价¥28.1 定价¥3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414816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02
  • 出版时间:暂无
  • 条形码:9787564148164 ; 978-7-5641-4816-4

本书特色

陈光连所著的《知识与德性(荀子知性道德哲学研究)》研究荀子的知性伦理思想,以德性论为研究视角,以知识与德性的关系为研究的问题视阈,其涵概了化性起伪的德性践履、复返其初的教化理路、修身自名的实践方式、群居和一的德治目标,凸显以分为逻辑经脉而通过知性的外向思维实现德性的自我沉淀、自我解蔽、自我迁化,而这一思想反映在社会中即在于对礼仪规范的认同、情感的涵养、音乐的熏陶,在知识的积渐积靡的化民成俗中达至自在自为的大清明境界。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荀子的知性伦理思想, 以德性论为研究视角, 以知识与德性的关系为研究的问题视阈, 其涵概了化性起伪的德性践履、复返其初的教化理路、修身自名的实践方式、群居和一的德治目标, 凸显以分为逻辑经脉而通过知性的外向思维实现德性的自我沉淀、自我解蔽、自我迁化, 而这一思想反映在社会中即在于对礼仪规范的认同、情感的涵养、音乐的熏陶, 在知识的积渐积靡的化民成俗中达至自在自为的大清明境界。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的主题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章 德性与知性 **节 荀子知性德性的学术渊源 一、对稷下学者思想的吸收 二、对儒家思想的传承 三、对墨家思想的批判 第二节 中西方德性与知识关系 一、古希腊德性与知识的分离 二、原始儒家德性与知识的融通 三、下学上达的德性实践范式 第三节 知性与德性话语分析 一、知性德性的内涵 二、知性德性的特征 三、知性德性的特质第二章 知性与人性 **节 天人关系观 一、人道本于天道 二、荀子性恶的知性思辨 第二节 性可教化的知性本质展现 一、性恶历史诠释 二、性趋恶论而非性恶论者第三章 知性与教化 **节 知性教化的历史溯源 一、西周的教化传统 二、知性教化的伦理造诣 三、化民成俗的德性自证 第二节 荀子知性教化的价值设计 一、知辨义分 二、心以征知 三、材性知能 第三节 苟子知性教化的德性实践 一、情为知性教化之基 二、礼为知性教化之则 三、养为知性教化之方第四章 知性与修养 **节 知性德性的价值旨归 一、自我认同的人伦关系建构 二、自我迁化的修养途径建构 三、自我解蔽的认知能力建构 第二节 知性德性的修养之方 一、学的人格践履 二、诚的知性涵养 三、独的知微功夫 第三节 仁知统一的人格境界 一、知则明通的君子人格 二、知通大道的圣人理想 三、学至圣王的人格追求第五章 知性与德治图景 **节 知人之重义价值取向 一、隆礼贵义的传统要义 二、重义而不轻利的荣辱观念 三、荣辱之辨的义利承转流变 第二节 知天之持续生态协同 一、天行有常的生态伦理价值观 二、天人相参的生态伦理目标 三、制天命而用之的生态伦理实践意识 四、谨其时禁的生态道德责任观 第三节 知命之生死圆融 一、生命之真而尊重生命自然价值 二、生命之善而尊重生命精神价值 三、生命之关而实现生死之超越 第四节 知群之和一之道结语 教化为知性德性的主旨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