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精神史研究

包邮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精神史研究

1星价 ¥114.0 (9.5折)
2星价¥114.0 定价¥12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81129971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719
  • 出版时间:2015-12-01
  • 条形码:9787811299717 ; 978-7-81129-971-7

本书特色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把主要注意力越来越多地投向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其他新马克思主义流派和左翼激进思想家所关注的文化批判和社会批判主题。在这一研究领域中,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独特性在于,他们在阐释马克思思想时所形成的理论视野,以及对社会主义历史命运和发达工业社会进行综合思考时所形成的社会批判视野,构成了特有的深刻的理论内涵。

内容简介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把主要注意力越来越多地投向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其他新马克思主义流派和左翼激进思想家所关注的文化批判和社会批判主题。在这一研究领域中,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独特性在于, 他们在阐释马克思思想时所形成的理论视野。

目录

目录总序全面开启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衣俊卿1导论突破历史叙事和理论研究的盲区1一、历史的记忆与遗忘2二、普遍化的傲慢与偏见和历史研究的理论盲区5三、被忽视和遗忘的中东欧历史文化矿藏17四、唤醒关于中东欧的历史记忆36**章历史沉积层中的文化记忆47一、“世界岛”之心脏地带:独特的地缘政治位置48二、文化马赛克:多元的文化叠加和沉积51(一)民族迁徙与多彩的本土文化52(二)基督教化与充满张力的宗教文化53(三)大学的兴起和现代文化精神59(四)犹太文化和世界性的普遍思想63三、历史沉积带: 多重的历史经历和体验68(一)屈辱的历史经历:“苍蝇和大象的战斗”68(二)辉煌的历史成就:穿透“黑暗时代”的一种启明76(三)独特的历史体验:人类多重经验教训的浓缩95第二章中东欧文学的文化守望107一、悲苦的历史与繁荣的文学111二、“罪恶年代”的悲剧意识120(一)“从黑暗中递过来的灯”120(二)“诗的见证”130三、深刻的思想文化主题136(一)民族解放和个体自由的主题137(二)理性异化与资本逻辑批判主题152(三)社会主义改革和反思主题171第三章20世纪中东欧的理论突进177一、中东欧的深厚理论底蕴和独特理论气质178(一)中东欧民族厚重的理论传统179(二)中东欧文化独特的理论气质187二、20世纪上半叶中东欧的理论积淀197(一)20世纪初的理论激情198(二)两条重要思想理论传统的叠加205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异军突起213(一)双重历史体验及其外围思想理论资源215(二)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格局225(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演进及其国际影响力237四、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定位和问题意识246(一)“回到马克思”与“复兴马克思主义”246(二)人道主义的“理论总问题”254(三)多维度的现实批判意识259第四章自由与解放: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264一、以个体自由和人类解放为核心的实践哲学265(一)“人的哲学”的呼唤266(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人类学建构271(三)实践哲学的系统阐发282二、以扬弃异化为宗旨的革命的和批判的思想290(一)“对现存一切的无情批判”292(二)全方位彰显异化理论的当代价值298(三)多维度展现革命范畴的丰富内涵310三、以自由人的共同体为理想社会的价值诉求319第五章自然与异化:现代人的生存两歧331一、两难境地:人的基本生存样态的分裂332二、自然状态:日常生活批判视野的聚焦点344(一)日常生活的人道化与自由个性的生成344(二)打破日常生活自在的结构和图式350(三)思入生活细微之处的哲学354(四)日常生活批判的多维视野和现实诉求359三、普遍异化:现代理性文明的病理诊断366(一)现代人的普遍异化368(二)技术理性的深刻异化377(三)现代政治的全面操控390第六章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的抉择399一、历史的选择:主动抑或被迫400(一)极权主义之“极端的恶”:谁之过?403(二)现代性之历史灾难:谁之罪?426二、资本的逻辑与理性文明的灾难441(一)自由市场经济神话和资本主义民主批判442(二)内在于理性文明的现代性与大屠杀458三、历经磨难的社会主义改革探索482(一)斯大林主义和现存社会主义批判485(二)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探索514(三)社会主义的命运与前景534第七章道德与责任:欧洲精神和人类良知的拷问547一、从“极端的恶”到“平庸的恶”:无法逃避的责任550(一)阿伦特对人类良知的醒世拷问551(二)中东欧受害者的扪心自问568二、现代道德的危机与重建582(一)道德危机之深重与重拾道德力量之艰难583(二)后现代的道德个人化:挣脱“伦理盔甲”的道德良知587(三)个性道德:呼唤后现代的好人与好公民596三、后现代视界的清新与晦暗616结语人类如何善待自己的历史教训640本书所涉及中东欧重要思想理论家和文学家652参考文献657索引691后记715 导论突破历史叙事和理论研究的盲区1一、历史的记忆与遗忘2二、普遍化的傲慢与偏见和历史研究的理论盲区5三、被忽视和遗忘的中东欧历史文化矿藏17四、唤醒关于中东欧的历史记忆36**章历史沉积层中的文化记忆47一、“世界岛”之心脏地带:独特的地缘政治位置48二、文化马赛克:多元的文化叠加和沉积51(一)民族迁徙与多彩的本土文化52(二)基督教化与充满张力的宗教文化53(三)大学的兴起和现代文化精神59(四)犹太文化和世界性的普遍思想63三、历史沉积带: 多重的历史经历和体验68(一)屈辱的历史经历:“苍蝇和大象的战斗”68(二)辉煌的历史成就:穿透“黑暗时代”的一种启明76(三)独特的历史体验:人类多重经验教训的浓缩95第二章中东欧文学的文化守望107一、悲苦的历史与繁荣的文学111二、“罪恶年代”的悲剧意识119(一)“从黑暗中递过来的灯”120(二)“诗的见证”130三、深刻的思想文化主题136(一)民族解放和个体自由的主题137(二)理性异化与资本逻辑批判主题152(三)社会主义改革和反思主题171第三章20世纪中东欧的理论突进177一、中东欧的深厚理论底蕴和独特理论气质178(一)中东欧民族厚重的理论传统179(二)中东欧文化独特的理论气质187二、20世纪上半叶中东欧的理论积淀197(一)20世纪初的理论激情198(二)两条重要思想理论传统的叠加205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异军突起213(一)双重历史体验及其外围思想理论资源215(二)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格局225(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演进及其国际影响力237四、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定位和问题意识245(一)“回到马克思”与“复兴马克思主义”246(二)人道主义的“理论总问题”254(三)多维度的现实批判意识259第四章自由与解放: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264一、以个体自由和人类解放为核心的实践哲学265(一)“人的哲学”的呼唤266(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人类学建构271(三)实践哲学的系统阐发282二、以扬弃异化为宗旨的革命的和批判的思想290(一)“对现存一切的无情批判”292(二)全方位彰显异化理论的当代价值298(三)多维度展现革命范畴的丰富内涵310三、以自由人的共同体为理想社会的价值诉求319第五章自然与异化:现代人的生存两歧331一、两难境地:人的基本生存样态的分裂332二、自然状态:日常生活批判视野的聚焦点344(一)日常生活的人道化与自由个性的生成344(二)打破日常生活自在的结构和图式350(三)思入生活细微之处的哲学354(四)日常生活批判的多维视野和现实诉求359三、普遍异化:现代理性文明的病理诊断366(一)现代人的普遍异化368(二)技术理性的深刻异化377(二)现代政治的全面操控390第六章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的抉择399一、历史的选择:主动抑或被迫400(一)极权主义之“极端的恶”:谁之过?403(二)现代性之历史灾难:谁之罪?426二、资本的逻辑与理性文明的灾难441(一)自由市场经济神话和资本主义民主批判442(二)内在于理性文明的现代性与大屠杀458三、历经磨难的社会主义改革探索482(一)斯大林主义和现存社会主义批判485(二)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探索514(三)社会主义的命运与前景534第七章道德与责任:欧洲精神和人类良知的拷问547一、从“极端的恶”到“平庸的恶”:无法逃避的责任550(一)阿伦特对人类良知的醒世拷问551(二)中东欧受害者的扪心自问568二、现代道德的危机与重建582(一)道德危机之深重与重拾道德力量之艰难582(二)后现代的道德个人化:挣脱“伦理盔甲”的道德良知587(三)个性道德:呼唤后现代的好人与好公民596三、后现代视界的清新与晦暗616结语人类如何善待自己的历史教训640本书所涉及中东欧重要思想理论家和文学家652参考文献657索引690 总序全面开启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衣俊卿1导论1**章复兴马克思主义19**节赫勒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20第二节赫勒的激进需要理论40第三节激进哲学:一种合理性的乌托邦59第四节对家庭变革与社会变革关系的再思考68第五节马尔库什对马克思“人的本质”概念的解读80第六节马克思的“生产范式”理论和“意识形态”概念94第二章转向后马克思主义114**节后马克思主义与赫勒的身份定位114第二节历史哲学批判123第三节对马克思阶级和国家理论的反思134第三章现代性批判理论148**节对现代性的基本图绘149第二节对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误读165第四章政治-道德哲学批判177**节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认识177第二节走向激进民主政治189第三节超越正义的理论构想199第四节在规则伦理学与美德伦理学之间211结语223参考文献227索引236后记242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衣俊卿,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哲学博士。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