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术史十议
读者评分
4.5分

美术史十议

¥40.3 (6.8折) ?
00:00:00
1星价 ¥44.8
2星价¥44.8 定价¥59.0
全场折上9折期间 满39元包邮
商品评论(2条)
wan***(三星用户)

读起来有点吃力的美术史

必须得说,是读起来有点吃力的美术史,主要是需要知识储备啊

2022-08-06 16:17:32
0 0
lwb***(三星用户)

还不错的书

主要是作者对西方现当代美术史发展和源流的思考和研究。

2018-01-20 13:45:25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805299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57
  • 出版时间:2016-01-01
  • 条形码:9787108052995 ; 978-7-108-05299-5

本书特色

《美术史十议》所收的是巫鸿在2006-2007两年中为《读书》杂志“美术纵横”专栏所撰写的十篇文章。这个专栏的目的是希望能够成为一个“纵横驰骋,惟意所之”的领域。每篇短文的主题或古或今,或近或远,或宏观或微观,从多种视角引出对美术史的反思和想象。

内容简介

“美术史”是一个问题吗?  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美术史作为人文科学的一支新军,也得以在人类*近的历史时期上中萌芽并成熟。但是,在著名美术史学者巫鸿的眼光中,这一广受尊重、日显重要的学科本身仍然是一个年轻的问题,其相关讨论还远远没有充分展开。 在《读书》杂志所开的专栏“美术纵横”,巫鸿发表了十篇文章,就美术史何以成为问题、如何拓展其思考的路径、这一问题所置身的波澜壮阔的当代人文场景等等,提纲挈领地阐述了个人的见解。

目录

一 代序:“美术”小议二 图像的转译与美术的释读三 美术史与美术馆四 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五 重构中的美术史六 “开”与“合”的驰骋七 “墓葬”:美术史学科更新的一个案例八 “经典作品”与美术史写作九 美术史的形状十 “纪念碑性”的回顾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如果没有自成系统的方法论和操作规则,美术史作为一个‘学科’的意义就很值得怀疑。”   “一个既非进化也非退化的历史。”                 ——巫鸿

作者简介

巫鸿,著名艺术史家,芝加哥大学教授。196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受聘支持芝加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亚洲艺术的教学、研究项目,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0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同年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 巫鸿的著作包括对中国古代、现代艺术及美术史理论和方法论的多项研究。其著作《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The Wu Liang Shrine: The Ideology of Early Chinese Pictorial Art, 1989)获1989年全美亚洲学年会*佳著作奖;《中国古代美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1995)获评1996年杰出学术出版物,被列为20世纪90年代*有意义的艺术学著作之一;《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和表现》(The Double Screen: Medium and Representation in Chinese Painting,1996)获全美*佳美术史著作提名。参与编写的重要著作包括《中国绘画三千年》(1997)、《剑桥中国先秦史》(1999)等。多次回国客座讲学,发起“汉唐之间”中国古代美术史、考古学研究系列国际讨论会,并主编三册论文集。 近年来致力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研究与交流。策划展览《瞬间:90年代末的中国实验艺术》(1998)、《在中国展览实验艺术》(2000)、《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2000)——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2002)、《过去和未来之间:中国新影像展》(2004)、《“美”的协商》(2005)等,并撰写和编辑有关专著。所培养的学生现多在美国各知名学府执中国美术史教席。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