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77478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31
- 出版时间:2015-04-01
- 条形码:9787509774786 ; 978-7-5097-7478-6
本书特色
在中国疆域近代体用形势变迁的视阈下,本书认为黑格尔“陪伴着历史”命题在东方中国的运用要特别强调边疆与民族的合一特色,这样世界历史的“主辅线范式”就具体表现为中国历史的“双边疆范式”,基于此,本书初步探讨了蒙古范例、新疆特例、海疆体制等问题,分别从清代新疆边疆层级的形成、蒙古边疆形态的典型性、边疆形态的近代变迁、港台边疆形态的当代超越等方面论述了拉铁摩尔“双边疆范式”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内容简介
在中国疆域近代体用形势变迁的视阈下,本书认为黑格尔“陪伴着历史”命题在东方中国的运用要特别强调边疆与民族的合一特色,这样世界历史的“主辅线范式”就具体表现为中国历史的“双边疆范式”,基于此,本书初步探讨了蒙古范例、新疆特例、海疆体制等问题,分别从清代新疆边疆层级的形成、蒙古边疆形态的典型性、边疆形态的近代变迁、港台边疆形态的当代超越等方面论述了拉铁摩尔“双边疆范式”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目录
导 言 唯物史观与中国边疆学:一个被一再延宕的课题/1 一 本书主题:世界历史的“主辅线现代化范式”与边疆研究/1 二 “边徼地理学”的满洲东北崛起主题与清帝国的世界历史性/13 三 拉铁摩尔、赵敏求、曹聚仁:“边疆史地学”向“边疆学”动力论探讨的转向/17 四 “中国边疆学”的理论特质与“民族生产力”的认知要求/25 五 被汉译、英译甚至德译遮蔽的唯物史观“原理”/29 六 黑格尔“陪伴着历史”命题的含义/74 七 中西对应的概念困境以及边疆民族陪伴关系的实质/76 八 历史学的范式之争与“生产力”概念问题/83 九 “双边疆范式”:“主辅线现代化范式”的中国形式/93**章 乾隆君臣底定新疆及其“双边界框架”/97 一 “边疆”还是“边陲”:应先正名/99 二 “内外之界”:刘统勋因言获罪/105 三 伊犁如何从“边陲”变为“内地”“边疆”/108 四 “哈萨克边界”如何成为“外地”“边疆”/117 五 伊犁如何从“新疆都会”变为近代“边疆”/122 六 新疆的边界形态对于蒙藏的认知意义/124 七 龚自珍“天地东西南北之学”与魏源“居国”、“行国”、“海国”之学对于 中国海陆疆格局的认知意义/136 八 “双边界框架”与“西北—东南论”是中国边疆学的两大基轴/145第二章 拉铁摩尔的边疆行走及其“双边疆范式”/152 一 蒙古范例:预见力与世界史眼光1/54 二 拉铁摩尔“双边疆范式”的内涵/159 三 对巴菲尔德批评的反思及“亚”字形大西北边疆模式的建构/166 四 “双边疆”的区分标准以及“双边疆范式”的适用性问题/170 五 “一元多线现代化范式”与拉铁摩尔擦肩而过/180 六 中国边疆学“双边疆范式”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185 七 拉铁摩尔的边疆行走对认识蒙藏地位的优长与局限/188 八 边疆动力论是中国边疆学的核心/208第三章 中国边疆的体用观、层级论及其近代转型/211 一 中国边疆的层级论/212 二 中国疆域“形胜”概念与中国边疆的体用观/224 三 中国古代边疆的类型/229 四 历史中国作为“世界历史民族”的形塑/235 五 蒙古、回疆“羊论”下的“人论”变奏/246 六 “马政”变迁下的体用易位:“弱体之道”与“无用之道”的对立/249 七 清代中国外边疆的近代转型/255 八 建立游牧与农耕互为体用的边疆观/262第四章 “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中的现代化新社会参照/272 一 近代香港的海疆特质/274 二 “居者有其屋”:香港与新加坡共同的现代化动力源泉/282 三 港英政府社会治理的特殊孔道:住房问题政治化/296 四 香港的回归过渡及其法治挑战/302 五 异点之一:“补贴投资”的新加坡政府投资理念/304 六 异点之二:新加坡社区各民族设限居住政策的由来/309 七 新疆作为丝路“核心区”的建设与各民族相互“嵌入式”发展的途径选择/322 八 “一带一路”新时代的“他乡”与“故乡”观/326第五章 战后台湾的现代化与边疆地位的超越/328 一 国民政府对台湾的“边疆”定位/328 二 台湾“政治边疆”地位的初步确立/329 三 “领海线”的主权伸张与台湾“政治边疆”地位的确立/331 四 台湾县市“地方自治”与“耕者有其田”互为“边疆生存之道”的表里/334 五 台湾“地方自治纲要”与“新县制”的异同比较/336 六 台湾地方治理制度运作的诸种趋向/341 七 台湾地方选举制度本身的诸项改进/350 八 “耕者有其田”政策与“牛车”拉来的“边疆”地位超越/352终 章 世界历史的“主辅线现代化范式”视阈下的中国边疆治道变革/363 一 魏光奇教授的“大山论”开启本源思考之门/366 二 中国传统体用范畴的本源思考/378 三 马克思生产范畴以及中国传统身心范畴的本源思考/384 四 生生哲学:中国边疆民族的陪伴性与中国历史疆域形塑的动力论/392 五 “危险的边疆”与中国边疆的现代化治道变革/402参考文献/406后 记/425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宋培军,1971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副编审,主持中国边疆研究所重点课题“唯物史观与中国边疆理论研究”。2003年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硕士毕业。2015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博士毕业。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中国近代史
¥14.3¥39.8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0.5¥38.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万历十五年
¥15.3¥26.0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
¥8.8¥25.0 -
资治通鉴
¥12.2¥35.0 -
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
¥36.8¥65.0 -
罗马考古-永恒之城重现-发现之旅.历史卷
¥11.5¥35.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17.9¥49.8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7.0¥76.0 -
历史十讲-走进王朝深处
¥11.8¥36.0 -
名家小史——中国历代党争史(图文版)
¥14.7¥29.8 -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
¥10.6¥32.0 -
人类酷刑简史
¥21.1¥59.0 -
中国历史常识
¥17.9¥49.8 -
两晋其实很有趣
¥10.1¥35.0 -
世界简史
¥20.9¥58.0 -
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个人的阅读史
¥15.7¥49.0 -
帝国的终结
¥21.4¥68.0 -
不忍细看南宋
¥15.7¥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