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生宪法教育读本

包邮小学生宪法教育读本

1星价 ¥5.8 (3.2折)
2星价¥5.6 定价¥1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3968820
  • 装帧:78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28
  • 出版时间:2016-01-01
  • 条形码:9787543968820 ; 978-7-5439-6882-0

本书特色

本书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著名法学家叶青主编。介绍了宪法基础知识、宪法序言、宪法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国家机构等宪法涉及的内容与概念,本书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并配有一定数量的插图。所介绍的内容言简意赅,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与理解,对小学生了解宪法知识、树立爱国意识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均具有一定的阅读价值。

内容简介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已成为现代民主国家的共识。那么什么是宪法?一般认为,宪法是以民主政治为本质属性,调整国家根本社会关系,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规定国家的宗旨与结构形式、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和公民权利义务,在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法。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 宪法是法律的一种,但宪法的出现比普通法律晚。宪法在历史上是商品货币关系普遍化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壮大的产物,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宪法与民主密不可分。具有政治意义的名词“宪法”是在导致1642年的内战爆发的英国大辩论期间开始使用的。直至18世纪末,美国才颁布了世界上**部成文宪法,不久,法国也颁布了成文宪法,近代意义的宪法才得以普遍确立。中国*早使用近代意义的“宪法”一词的,是清末的思想家王韬。他在同治10年(1871年)撰写《法国志略(重订)》一书,其中写有:1791年9月14日“民会逼王颁布其所议定之新法,主张民权,百择千挫,不少屈挠,遂立一定宪法布行国中”。其后改良主义思想家郑观应在其所著的《盛世危言》一书中,也使用了近代意义的“宪法”一词。而“宪法”作为一个专门的法律术语,在近代中国的正式确立,是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从此,宪法正式成为一个法律部门,“宪法”一词在中国也就成为表示国家根本大法的专用名词了。 新中国于1954年制定了**部宪法。1982年宪法通过总结此前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确认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和制度,完善了国家机构体系,确认了经济体制的改革,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一部比较完善并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实施至今已经过了四次修正,1982年宪法目前仍然是我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基本法,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连续制定和落实了六个五年普法规划,进行了多年的法律宣传普及工作。特别是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学法、尊法、用法、守法的社会风尚渐趋浓厚,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有了很大提高。 2014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为了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我国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 宪法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宪法和法律保障,宪法和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为此,我们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根据党中央的部署,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特别是要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因为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它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了解、学习自己国家的宪法,严格遵守宪法,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是一个公民*基本的素质要求。在我看来,每一个公民学习宪法的意义在于: 一是,学习宪法可以使我们清晰地知道:我们是什么国家?我们的国家基本制度有哪些?为何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们为什么要遵守和维护宪法权威?从而,坚定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是,学习宪法有助于公民了解自身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从而使公民树立正确的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观点,即既没有脱离权利的义务,也没有脱离义务的权利,更好地运用宪法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 三是,学习宪法还有助于每个公民积极投身到推进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的进程中去,为实现依宪法国的目标,端正自己的宪法观和权利观,牢固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理念。 上海社会科学院作为我国*早成立的地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决策智库单位,法学研究所一直致力于宪法的理论研究与普及工作,以及宪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教学工作。我们始终认为,宣传和普及宪法知识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所在。这次,我们法学研究所又受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特别委托,专门组织了宪法研究室部分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编写了这套“宪法教育读本”,包括《小学生宪法教育读本》、《中学生宪法教育读本》、《大学生宪法教育读本》以及《市民宪法教育读本》等4册,分别针对不同年龄段和文化层次的社会成员,运用通俗易懂的大众化语言,直观和详细地诠释了宪法基本知识与我国现行宪法主要精神与原则。本套丛书是宪法教育普及读本。 我们希望这套丛书编写和出版后,能够得到广大读者的宝贵意见与建议,同时期待大家都来更加积极地学习宪法、讨论宪法、增强宪法意识,并且主动贯彻宪法、维护宪法,从而推动依法治国、依宪治国,把我国早日建设成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 

目录

一、宪法基础知识 宪法条文1.宪法是什么?2.世界上*早的宪法出现在哪里?3.你知道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吗?4.新中国**部宪法是怎样制定的?5.新中国先后制定过几部宪法?6.我国宪法是怎样制定与修改的?7.为什么要学习和维护宪法?测试题二、序言 宪法条文1.近代中国人民进行过怎样的斗争?2.你知道董存瑞的英雄事迹吗?3.新中国的开国大典是怎样的?4.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怎样的社会制度?5.国家今后的根本任务是什么?6.你听说过徐虎为居民服务的故事吗?7.我国应该怎样解决台湾问题?8.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是怎样的?9.我国各民族之间是什么关系?10.我国为什么提出建设“一带一路”?测试题三、总纲 宪法条文1.我国的性质和根本制度是什么?2.人民怎样行使国家权力?3.谭彦为什么被称为“铁法官”?4.我国采取怎样的经济制度?5.宪法对自然资源有什么规定?6.宪法确定了哪些基本国策?7.你听说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吗?8.我们应该怎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9.小学生上学为什么不用交学费?10.为什么要使用普通话?11.你能说出我国科学技术的重要发展吗?12.国家怎样发展医疗卫生事业?13.你参观过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吗?14.发现了古代文物应该怎么办?15.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16.为什么要植树造林?17.雷锋是怎样助人为乐的?18.武警是怎样与犯罪分子斗争的?19.我国武装力量的任务是什么?20.我国行政区域分为哪几种?21.我国已经建立了哪两个特别行政区?测试题四、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条文1.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小学生是公民吗?3.学生和老师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吗?4.四年级小学生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吗?5.超市保安可以对顾客搜身检查吗?6.什么是公民的人格尊严?7.老师可以拆看学生的信件吗?8.警察叔叔可以随便进出公民的家里吗?9.公民可以给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提建议吗?10.为什么劳动是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11.企业可以要职工休息日加班吗?12.国家怎样保障聋哑儿童的受教育权?13.只要学习好就是好学生吗?14.游客可以在景区刻画“到此一游”吗?15.张爷爷年老残疾,可以获得帮助吗?16.儿子儿媳能不能把刘爷爷赶出家门?17.赵小亮的爸爸赌博输了就打孩子,他违法吗?18.自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吗?19.在阅览室里为什么不能大声说话?20.我们应该怎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1.每个公民都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吗?测试题五、国家机构 宪法条文1.我国的中央国家机构有那些?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什么职权?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有哪些权利义务?4.我国的国家主席是做什么的?5.国务院是我国的什么机关?6.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我国的什么机关?7.哪里设立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8.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什么性质?9.居民委员会是干什么的?10.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什么性质?11.人民法院是我国的什么机关?12.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什么机关?测试题六、国旗、国徽、国歌、首都 宪法条文1.五星红旗有什么涵义?2.你会唱国歌吗?3.你认识国徽吗?4.你去过北京吗?测试题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叶青,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法学家。程维荣、谢欢欢,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人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