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机农业产业化及其效益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包邮有机农业产业化及其效益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1星价 ¥22.5 (4.9折)
2星价¥22.5 定价¥4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242440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1
  • 出版时间:2016-02-01
  • 条形码:9787302424406 ; 978-7-302-42440-6

本书特色

本书介绍了有机农业产业化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并对书中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发展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的要求与重要意义。其次,对世界有机农业以及中国有机农业发展历程分阶段进行分析,总结了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特点;中国有机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国有机农业发展趋势。再次,国内外有机农业产业化主要模式,分别对国内三种典型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在经营目的、经营范围、模式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比较;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后,根据实证结论,结合中国国情,提交中国以及中国不同区域选择*优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的政策建议。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有机农业产业化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并对书中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发展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的要求与重要意义。其次,对世界有机农业以及中国有机农业发展历程分阶段进行分析,总结了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特点;中国有机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国有机农业发展趋势。再次,国内外有机农业产业化主要模式,分别对国内三种典型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在经营目的、经营范围、模式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比较;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后,根据实证结论,结合中国国情,提交中国以及中国不同区域选择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的政策建议。

目录

**章 绪论 **节 背景与意义 一、背景介绍 二、理论与实际意义 第二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有机农业 二、有机农业与其他农业的比较 三、有机产品与有机食品 四、有机农产品与绿色食品及无公害食品的比较 五、有机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与特征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理论与文献综述 **节 有机农业的基础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生态经济学理论 三、循环经济理论 四、能值分析理论 第二节 有机农业产业化基础理论 一、制度创新理论 二、交易成本理论 三、分工协作理论 四、规模经济理论 五、利益分配理论 六、产业组织理论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的正外部效应 二、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与常规农业及其产业化比较 三、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 四、国外发展有机农业的经验借鉴 五、我国发展有机农业的制约因素 六、有机农业政策研究 七、有机农产品消费意愿和消费行为研究 八、有机农业生产者生产意愿和生产行为研究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发展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的要求与意义 **节 有机农业生产基地以及技术要求 一、种植环境适宜 二、有机种子或种苗 三、有机农业生产技术要求 第二节 有机农业发展原则 一、有机农业生产的基本原则 二、发展有机农业的宗旨 第三节 发展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的重要意义 一、发展有机农业的重要意义 二、有机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意义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内外有机农业发展分析 **节 世界有机农业的发展历程、特点与趋势 一、世界有机农业的发展历程 二、世界有机农业的发展特点 三、世界有机农业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国外有机农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一、协调有机农业种植规模与粮食自给之间的矛盾 二、加强有机农产品监管,建立相应的责任制 三、规范有机农产品生产者和销售商的行为 四、加强有机农业市场化建设 五、在有机农业生产中宣传植物保护理念 第三节 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历程、特点、问题与趋势 一、我国有机农业发展历程与特点 二、我国有机农业认证制度 三、我国有机农产品销售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四、我国有机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五、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 国内外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差异 一、有机农业标准的指导思想不同 二、有机农业生产的技术标准不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分析 **节 国外有机农业产业化主要模式 一、有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 二、有机农场模式 三、有机农业公司模式 四、国外有机农业产业化主要模式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第二节 国内有机农业产业化主要模式 一、有机农业公司带动型模式 二、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型模式 三、有机农场带动型模式 第三节 国内几种典型的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比较 一、主要目的比较 二、经营的主要有机农产品比较 三、几种模式的主要优点比较 四、几种模式的主要局限性比较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北京市有机农业产业化综合效益评价 **节 北京市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概况 一、北京市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二、北京市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与劣势 三、北京市有机农业产业化主要模式 第二节 北京市有机农业产业化效益评价的指标与方法 一、有机农业产业化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选取 二、综合效益的评价方法 第三节 综合效益的测评与结果分析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效益的测评 三、评价结果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加快发展的几点思考 **节 强化有机农业意识,完善配套服务体系 一、积极宣传有机农业思想,加大对违规者的惩罚力度 二、加强政府职能转变,完善配套服务体系 三、实施有机农业跨区域、跨部门合作 第二节 不同规模类型城市适合不同的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 一、特大及巨大城市适合发展有机农场带动型模式 二、大城市适合发展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型模式 三、中小城市适合发展有机农业公司带动型模式 第三节 促进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不同规模类型城市发展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的政策建议 二、完善有机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 第四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专家打分表 附录二:北京市有机农业生产问卷 附录三:北京市有机农产品消费问卷 附录四:判断矩阵及特征向量对应表 后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