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乡村关系-基层治理结构与治理能力研究

包邮中国乡村关系-基层治理结构与治理能力研究

1星价 ¥53.0 (8.2折)
2星价¥53.0 定价¥6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7374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4
  • 出版时间:2015-12-01
  • 条形码:9787516173749 ; 978-7-5161-7374-9

本书特色

尤琳所*的《中国乡村关系--基层治理结构与治 理能力研究》以国家治理能力为分析框架,以乡村关 系的历史和现实形态为研究对象,以乡村社会国家能 力与乡村社区自治能力的消长为主线,从资源汲取能 力、发展经济能力、社会管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 制度规制能力五个层面横向解剖现实乡村关系。本书 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国 家能力增强”和“国家与社会的制度化关系”二者是 非均衡的,乡村社会治理能力依然较为薄弱。未来乡 村关系的理想模式是“强政府一强社会”,通过合理 界定乡镇政府行政管理权与乡村社区自治权的边界, 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合法化、程序化和制度化的关 系。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国家治理能力为分析框架,以乡村关系的历史和现实形态为研究对象,以乡村社会国家能力与乡村社区自治能力的消长为主线,从资源汲取能力、发展经济能力、社会管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制度规制能力五个层面横向解剖现实乡村关系。本书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国家能力增强”和“国家与社会的制度化关系”二者是非均衡的,乡村社会治理能力依然较为薄弱。未来乡村关系的理想模式是“强政府—强社会”,通过合理界定乡镇政府行政管理权与乡村社区自治权的边界,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合法化、程序化和制度化的关系。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  相关研究进展及理论综述    (一)国家对乡村治理能力研究    (二)乡村社区自治力量发展研究    (三)“乡政村治”时期的乡村关系研究  三  研究思路与本书结构    (一)研究思路    (二)本书结构  四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五  本书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章  国家治理能力:研究乡村关系的一个分析框架  一  国家治理能力的概念  二  国家治理能力的构成要件    (一)国家能力    (二)国家与社会合作治理能力  三  国家治理能力建设路径选择    (一)学术界对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几种阐释    (二)国家治理能力建设可行性建议  四  国家治理能力:一个研究乡村关系的分析框架第二章  国家治理能力视角下乡村关系演进逻辑  一  传统时期    (一)乡里制度    (二)乡绅自治    (三)国家权力与乡村社区自治力量共存共生  二  近代时期    (一)乡村建制    (二)国家政权内卷化    (三)赢利型经纪  三  新中国成立至人民公社时期    (一)土地改革时期    (二)合作化时期    (三)人民公社时期  四  “乡政村治”时期    (一)乡镇政府的设立与村民自治的推行    (二)国家对乡村治理能力逐渐增强与村民自治的发育第三章  制度规制能力中的乡村关系  一  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法律地位    (一)乡镇政府在本辖区内行使行政管理职权    (二)村委会享有对乡村社区的自治权  二  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制度化关系    (一)乡村关系的本质    (二)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互动第四章  资源汲取能力中的乡村关系  一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财政体制变迁  二  乡镇政府加强对村委会的干预    (一)人事安排    (二)财务管理    (三)任务指标    (四)日常管理  三  村干部在税费征缴中的角色及行为    (一)村委会“准政权组.织”的性质    (二)村干部角色与身份的多、重性  四  税费征缴中的乡村关系    (一)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行政化的关系    (二)乡镇政府干部与村干部之间辅之以“原则+情感”的关系第五章  发展经济能力中的乡村关系  一  乡镇企业发展及改制中的乡村关系    (一)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发展的原因分析    (二)乡镇企业改制前的乡村关系    (三)乡镇企业改制后的乡村关系  二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下的乡村关系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探索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几种典型模式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下的乡村关系新变化第六章  社会管理能力中的乡村关系  一  现阶段农村社会管理的困境    (一)村委会人员构成上的封闭性与乡村社区日益开放之间的矛盾    (二)村社一体的组织体制与乡村社区多元主体政治参与之间的矛盾    (三)城乡分离二元体制与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之间的矛盾  二  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实践    (一)农村社区重建    (二)农村社区组织重构  三  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下的乡村关系嬗变    (一)乡级管理机构的延伸对乡村关系的影响    (二)村级组织架构的拓展对乡村关.系的影响第七章  公共服务能力中的乡村关系  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变迁    (一)税费时期农村公共产品运行机制及困境    (二)后税费时期农村公共服务运行机制的成效与限度  二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理想类型    (一)公共服务“多中心体制”的理论基础    (二)公共服务“多中心体制”的分析模型    (三)公共服务“多中心体制”的供给主体  三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多中心体制”中的乡村关系    (一)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    (二)乡镇政府与乡村社区各类组织的关系结论与展望  一  “乡政村治”时期的国家治理能力    (一)国家对乡村治理能力逐渐增强    (二)乡村社区自治力量的生长    (三)乡镇政府治理能力与乡村社区自治能力发展不均衡  二  合作治理与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一)合作治理提出的历史背景    (二)合作治理与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三  合作治理下的国家乡村治理与乡村社区自治    (一)“强政府—强社会”和谐共生模式    (二)国家权力与乡村社区自治力量互构    (三)国家权力与乡村社区自治力量博弈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和面上资助项目等多项省部级以上课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社会主义研究》等刊物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获国家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1项,江西省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多篇咨询报告获江西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