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古现场处置与文物保护技术

考古现场处置与文物保护技术

1星价 ¥33.3 (4.9折)
2星价¥33.3 定价¥6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7499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6
  • 出版时间:2016-01-01
  • 条形码:9787516174999 ; 978-7-5161-7499-9

本书特色

  近些年来,中国考古学十分繁荣。科学合理地处理、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于认识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揭示历史社会客观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特殊意义。《考古现场处置与文物保护技术》作者李存信,长期从事出土文物的保护和室内考古发掘,30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本书详细介绍了作者从事的考古发掘现场的具体情况和发掘技术方法,对于后学者具有指导作用。

内容简介

近些年来,中国考古学十分繁荣。科学合理地处理、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于认识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揭示历史社会客观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特殊意义。本书作者,长期从事出土文物的保护和室内考古发掘,30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本书详细介绍了作者从事的考古发掘现场的具体情况和发掘技术方法,对于后学者具有指导作用。

目录

序言**章  考古现场出土遗物应急处置保护  **节  出土遗物种类  第二节  应急处置保护常规方法  第三节  遗迹遗物起取  第四节  应急处置和保护所需材料、工具及用品  第五节  出土现场环境控制  第六节  遗迹遗物包装运输第二章  土遗址的加固处置与保护  **节  概述  第二节  土遗址类别与特性  第三节  土遗址保存状态和病害成因  第四节  多学科应用及土体样品分析  第五节  土遗址的物理支撑处置方法  第六节  土遗址的化学保护方法  第七节  土遗址于展示中的保护  第八节  土遗址保护的发展趋向第三章  遗址、遗迹的异地迁移与组合复原  **节  金凤窑址的异地迁移与组合复原  第二节  车马坑保护与异地迁移第四章  壁画现场处置与揭取保护  **节  考古发掘现场壁画的类型  第二节  考古发掘现场壁画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壁画保护的程序及原则  第四节  出土壁画的现场清理与保护  第五节  墓葬壁画揭取第五章  北方地区出土漆木器病害分析与处理保护研究  **节  不同地区遗物出土(保存)情况  第二节  器物埋葬时期的病害状态  第三节  遗物结构显微分析  第四节  样品加固试验  第五节  处置程序中的环境要求  第六节  漆木器的发掘清理  第七节  糟朽漆木器加固方法  第八节  病害现象的处理第六章  金属文物的处理保护  **节  青铜遗物的处理和保护  第二节  铁质遗物的处置修复方法  第三节  金银遗物的处理修复与保护  第四节  铅锡质文物的处理与保护第七章  青铜器铸造中失蜡法的应用  **节  翻制模具  第二节  蜡型制作修饰与焊接  第三节  模壳制作、焙烧和铸造  第四节  复制品表面修饰  第五节  绘制器物颜色效果  第六节  结语第八章  遗址和墓葬模型制作  **节  遗址模型  第二节  墓葬模型案例一  喇家遗址齐家文化房址复原处置与加固保护  **节  房址目前保存状态  第二节  人骨遗骸目前保存状态  第三节  房址病害及其成因  第四节  方案设计  第五节  土体样品加固试验  第六节  房址墙体加固处置措施  第七节  遗骸和随葬品复制  第八节  遗骸复原  第九节  墙体试剂加固处置案例二  二里头遗址贵族墓葬清理保护与龙形器复原制作  **节  饰物的清剔处理  第二节  龙形器饰物的形制结构  第三节  龙形器的保护性处理  第四节  仿制复原附录  文物处理保护常用材料  **节  黏结材料  第二节  溶剂  第三节  缓蚀材料  第四节  临时固定材料  第五节  清洗材料  第六节  杀虫灭菌材料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存信,男,汉族,1959年10月出生于河南省安阳市。1977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从事出土文物保护和实验室考古工作。1989年毕业于首都联合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分校中文专业,现为副研究员,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理事。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