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建设的探索及当代价值研究

包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建设的探索及当代价值研究

1星价 ¥16.8 (4.3折)
2星价¥16.4 定价¥3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7076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58
  • 出版时间:2016-01-01
  • 条形码:9787516170762 ; 978-7-5161-7076-2

本书特色

  蒋晓俊*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建设的探索及当代价值研究》从“实践”和“现实的人”这两个基本点出发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观,以此为基础将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思想中人的维度与社会的维度两者有机统一,阐释贯穿于他们探索社会建设的基本理论视角、理论价值取向与思想特征以及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等三个方面,由此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建设探索的当代价值,即按照“基本理论概括——理论价值提炼——中国现实启示”的思路来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书中以全球化视域分析了当前社会建设的“中国问题”,包括与发展中国家面临类似的“两难问题”、与所有国家共同面临的“全球问题”以及中国自身的“特色问题”。   本书旨在拓展社会建设思想的研究视野,科学地理解和参透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思想,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思想的实践和发展,以彰显其理论价值、现实价值和启示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从“实践”和“现实的人”这两个基本点出发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观,以此为基础将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思想中人的维度与社会的维度两者有机统一,阐释贯穿于他们探索社会建设的基本理论视角、理论价值取向与思想特征以及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等三个方面,由此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建设探索的当代价值,即按照“基本理论概括——理论价值提炼——中国现实启示”的思路来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书中以全球化视域分析了当前社会建设的“中国问题”,包括与发展中国家面临类似的“两难问题”、与所有国家共同面临的“全球问题”以及中国自身的“特色问题”。本书旨在拓展社会建设思想的研究视野,科学地理解和参透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思想,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思想的实践和发展,以彰显其理论价值、现实价值和启示价值。

目录

导论  **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关于社会建设的概念    二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不同学科侧重点    三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思想    四关于西方“社会建设理论”    五小结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三创新与不足之处**章  马克思恩格斯探索社会建设的理论视角  **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    一实践构成社会生活的本质    二在实践理论框架中“现实的人”的逻辑    三“社会生产人”与“人生产社会”——    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  资本主义社会的审视与批判    一对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批判    二对人的全面异化的批判    三对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的批判  第三节  未来合理社会的科学构想    一未来社会建设的**要务:发展生产力    二未来社会建设的制度前提:变革生产关系    三未来社会建设的本质诉求:实现人的彻底解放    四未来社会建设的重要环节:社会保障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探索的    价值取向及思想特征  **节  社会建设价值取向    一公平正义:社会建设的价值基准    二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价值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建设的终极价值  第二节  社会建设思想特征    一实践性与人民性相结合    二一般性与具体性相结合    三批判性与建构性相融合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思想的    实践与发展  **节  毛泽东以实现平等为目标统筹社会建设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社会建设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下的社会建设    三致力消除三大差别建构平等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  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动社会建设    一基本方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动社会建设    二总体构想:由“温饱”奔“小康”  第三节  江泽民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    一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谋求社会全面发展    二以改善民生为重点,逐步丰富社会建设内容  第四节  胡锦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    社会建设    一基本方向:构建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导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基本经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以人为本、    公平正义和党的领导  第五节  十八大以来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一社会建设的双轮驱动:“在改善民生和    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二社会建设发展的新方略:“加快推进    社会体制改革”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思想在中国的当代启示  **节  全球化视域中社会建设的“中国问题”    一与发展中国家面临类似的“两难问题”    二与所有国家共同面临的“全球问题”    三中国自身的“特色问题”  第二节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规律探析    一坚持历史唯物主义,遵循经济建设是基础、    社会建设是支撑的规律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观,运用大社会建设与    小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规律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把握公平正义    贯穿于社会建设始终的规律结束语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蒋晓俊,男,1982年生,壮族,广西桂林荔浦人。2006年本科、2009年硕士研究生均毕业于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4年获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博士学位,现任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建设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在《中国出版》、《云南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家》、《理论导刊》、《广西社会科学》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