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从万隆到阿尔及尔:中国与六次亚非会议(1955-1965)

- ISBN:978750125121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16
- 出版时间:2016-03-01
- 条形码:9787501251216 ; 978-7-5012-5121-6
本书特色
1955年至1965年,中国对亚非国家的政策始终是一种统一战线政策,而这种统一战线政策又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即国际和平统一战线、反帝统一战线和排除苏联影响的反帝统一战线,或者说是反帝反修并重的统一战线。其间的亚非会议是中国为贯彻这一方针的主要场所。李潜虞*的《从万隆到阿尔及尔--中国与六次亚非国际会议(1955-1965)》介绍了中国围绕召开六次亚非会议的主要活动和起的作用。
内容简介
《从万隆到阿尔及尔--中国与六次亚非国际会议(1955-1965)》通过叙述和分析中国参与*一次亚非会议即史称万隆会议、*一至第四幅亚非人民团结大会和第二次亚非会议等六次亚非国际会议的进程,阐述了1955年至1965年中国对亚非国家的政策。本书是中国学术界*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在这十年间对亚非国家政策的著作这对完整地叙述和了解中国外交的历史固然重要,不过在作者李潜虞看来,有意义的是为进一步拓展中国外交历史的视野和研究领域,奠定了一块基石。 本书所概括的十年是冷战体系激烈变动的时期,中国对外政策也在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带着中国自己的特色。这本书如实地展现了这个调整过程对中国对亚非国家政策的直接影响,即中国处理与亚非运动的关系有一个从“从国际和平统一战线”向“反美统一战线”转变,再从“反美统一战线”向“两面开弓”的“反美反苏并重的统一战线”转变的过程,书中明确清晰的叙述揭示了以往教科书和通史类图书所忽视或很不重视的一项内容。那种将中国的有关政策简单地建立在“奉行和平共处”和如何“发展友好关系”等基础上二的叙事,有必要根据这本书的内容做出新的补充和解释。
目录
序言
绪论
概说
一、缘起
二、逻辑线索
三、学术意义
史料简介
一、亚非会议的史料
二、亚非人民团结大会的史料
三、第二次亚非会议的史料
四、其他相关史料
研究回顾
一、中国对亚非国家政策的研究
二、亚非会议的研究
三、亚非人民团结大会的研究
四、第二次亚非会议的研究
**章 和平共处:中国与亚非会议
**节 亚非会议的发起与中国为会议顺利召开所做的努力
一、亚非会议的发起
二、中国的国际和平统一战线政策
三、中国为亚非会议顺利召开所做的外交努力
第二节 中国求同存异的外交与亚非会议的成功
一、亚非会议前中国的准备工作
二、中国代表团在亚非会议期间的外交活动
第三节 中国参加亚非会议的历史意义
第二章 政策嬗变.中国与亚非人民团结大会
**节 金字塔下的“红色集会”——**届亚非人民团结大会
一、亚非人民团结大会的缘起
二、从国际和平统一战线向反美统一战线转变
三、中国对**届亚非人民团结大会的政策
四、**届亚非人民团结大会的意叉
第二节 黑非洲的“反帝盛会”——第二届亚非人民团结大会
一、亚非团结运动的开展与第二届亚非人民团结大会的缘起
二、反美统一战线政策的基本确立
三、中国对第二届亚非人民团结大会的政策
四、中国对亚非人民团结组织后续会议的参与
第三节 乞力马扎罗山下的斗争——第三届亚非人民团结大会
一、反美统一战线政策的完全确立与对“三和一少”路线的批判
二、第三届亚非人民团结大会地点与时问的确定
三、中国对第三届亚非人民团结大会的政策
第四节 “黄金海岸”边的角力——第四届亚非人民团结大会
一、“两个中间地带”理论与反美反苏并重的统一战线
二、中国对第四届亚非人民团结大会的政策
第五节 亚非人民团结大会对中国外交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 “两面开弓”:中国与第二次亚非会议
**节 第二次亚非会议的前期酝酿和初步筹备
一、第二次亚非会议的前期酝酿
二、第二次亚非会议筹备会议的召开
三、第二次亚非会议筹备初期中国的政策
四,第二次亚非会议的**次延期
第二节 第二次亚非会议筹备工作的高潮
一、第二次亚非会议筹备期间的中美关系与中苏关系
二、中国针对第二次亚非会议进行的八轮外交活动
第三节 中国对“6·19政变”的危机处理
一、中国主张第二次亚非会议如期召开
二、中国同意第二次亚非会议再次延期
第四节 中国力争无限期推迟第二次亚非会议
一、中国为实现政策目标所做的*后努力
二、中国*终决定退出第二次亚非会议
第五节 第二次亚非会议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结论
附录
附录说明
亚非人民团结组织重要会议一览表(1957—1965)
参加亚非会议的方案(一九五五年四月五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批准)(1955年4月5目)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发言(主要发言)(1955年4月19日)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发言(补充发言)(1955年4月19日)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政治委员会会议上的发言(一)(1955年4月22日)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政治委员会会议上的发言(二)(1955年4月23日)
中国代表团团长郭沫若在**届亚非人民团结大会上的发言(1957年12月31日)
中国代表团团长廖承志在第二届亚非人民团结大会上的发言(1960年4月13日)
中国代表团团长刘宁一在第三届亚非人民团结大会上的发言(1960年2月4日)
中国代表团团长廖承志在第四届亚非人民团结大会上的发言(1965年5月11日)
关于第二次亚非会议问题给阿尔及利亚总统特使亚齐德的备忘录(1965年6月8日)
苏联没有资格参加亚非会议(1965年6月18日)
亚非会议应当延期召开(1965年10月2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1965年10月26日)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后记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外交学院教师李潜虞,北京人,外交学院外交学硕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博士,外交学院外交史教研室教师,曾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多次。是外交学院青年学者培养的重点对象。
-
(平装)二战战史
¥12.7¥45.0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4¥58.0 -
走向海洋
¥16.5¥59.8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民众政府
¥9.5¥25.0 -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2.4¥19.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
¥82.9¥97.5 -
共产党宣言
¥7.9¥19.8 -
走向海洋(八品)
¥18.5¥59.8 -
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上卷
¥17.3¥51.0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回忆录
¥13.2¥38.0 -
思想产业-悲观主义者.党派分子及财阀如何改变思想市场
¥21.2¥75.0 -
中国的战争行为
¥14.7¥42.0 -
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12.8¥32.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9.4¥49.0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的地理枢纽
¥10.6¥16.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一卷
¥18.9¥49.0 -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2.9¥5.5 -
论中国
¥68.8¥88.0 -
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中卷
¥16.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