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陶瓷艺术发展史

山东陶瓷艺术发展史

1星价 ¥70.6 (7.2折)
2星价¥70.6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47361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4
  • 出版时间:2016-02-01
  • 条形码:9787030473615 ; 978-7-03-047361-5

本书特色

山东淄博是我国著名的五大陶瓷产区之一,至今还没有对山东的陶瓷艺术发展进行详细而充分研究的论著,本书将填补这一空白,研究成果将为研究山东陶瓷艺术的发展提供翔实的资料,是研究山东陶瓷艺术发展的重要文献。本书以历史为主线,以文化为辅线,以事实为依据,从山东陶瓷艺术的起源到当前山东陶瓷艺术的发展进行深入而详细的研究。目前考古发现确定的山东窑主要有德州窑、泰安磁窑、淄博窑、枣庄中陈郝窑、临沂朱陈窑等。本书将主要研究各朝代山东窑口的发展状况、作品特征等内容,并与全国同时期的陶瓷艺术发展状况进行比较,突出强调山东陶瓷艺术的特点。

内容简介

山东淄博是我国著名的五大陶瓷产区之一,至今还没有对山东的陶瓷艺术发展进行详细而充分研究的论著,本书将填补这一空白,研究成果将为研究山东陶瓷艺术的发展提供翔实的资料,是研究山东陶瓷艺术发展的重要文献。本书以历史为主线,以文化为辅线,以事实为依据,从山东陶瓷艺术的起源到当前山东陶瓷艺术的发展进行深入而详细的研究。目前考古发现确定的山东窑主要有德州窑、泰安磁窑、淄博窑、枣庄中陈郝窑、临沂朱陈窑等。本书将主要研究各朝代山东窑口的发展状况、作品特征等内容,并与全国同时期的陶瓷艺术发展状况进行比较,突出强调山东陶瓷艺术的特点。

目录

**章 原始社会的山东陶器艺术 **节 山东原始红陶艺术 第二节 大汶口文化陶器艺术 第三节 龙山文化黑陶艺术第二章 从岳石到商周时期的山东陶瓷艺术 **节 岳石文化时期的陶艺术 第二节 商周时期的山东陶瓷艺术第三章 秦汉至北朝时期的山东陶瓷艺术 **节 如生的世界——陶塑艺术 第二节 秦汉至北朝时期山东瓷窑的发展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山东陶瓷艺术 **节 淄博地区隋唐五代陶瓷艺术 第二节 泰安地区隋唐五代陶瓷艺术 第三节 鲁南地区隋唐五代陶瓷艺术第五章 宋金元时期的山东陶瓷艺术 **节 宋金元时期淄博地区的陶瓷艺术 第二节 宋金元时期的鲁南及鲁北地区陶瓷艺术发展 第三节 宋金元时期泰安地区的陶瓷艺术发展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山东陶瓷艺术 **节 淄博陶瓷生产重镇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 明清时期山东陶瓷艺术特色第七章 民国时期的山东陶瓷艺术 **节 山东陶瓷艺术的蓬勃发展 第二节 淄博陶瓷产业的历史性变革第八章 蓬勃发展的当代山东陶瓷产业 **节 当代山东陶瓷艺术的多样化发展 第二节 当代山东瓷器品种的多样化演变参考文献附录1 山东地区中国陶瓷大师名录附录2 山东地区部分陶瓷艺术大师介绍图片来源附图 历代山东地区主要窑址分布图感谢单位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魏嘉,齐鲁工业大学图书馆、博物馆馆长,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1993-1994西班牙马德里皇家美术学院(访问学者),2003年墨西哥大学艺术学院(访问学者)。目前为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设计类专业教指委委员,全国艺术专业研究生美术与设计专业教指委委员。山东省美术设计家协会主席、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艺委常务理事、国际柴烧陶艺协会副会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山东陶瓷艺术发展史》,主编、编著出版艺术设计系列丛书(教材)40余部。荣获山东省政府“泰山文艺奖”、全国紫砂展金奖、第五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地奖”金奖、美国拉波蒂——船侬国际艺术节金奖。 高纪洋,男,1979年生于山东省肥城市。2002年毕业于聊城大学美术系获美术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美术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院工作。2012年6月毕业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获设计艺术学博士学位,10月份进入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博士后流动站,2013年晋升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近年来独立编著《张大干画传》、《中外艺术设计史》、《山东高密扑灰年画——吕蓁立》。在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省级及厅局级课题三项,参与省级、厅局级课题十余项。 郑艳,山东日照人,文学硕士。现为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近年来在省级刊物发表《现代主义思潮与西方现代设计》、《浅析泰山文化与泰山玉文化》等论文数篇,参编教材多部,主持与参与多项科研课题。目前主要从事艺术理论与批评、设计艺术发展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