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进高强导电铜合金

包邮先进高强导电铜合金

¥105.0 (7.0折) ?
1星价 ¥105.0
2星价¥105.0 定价¥15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872167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5cm
  • 页数:470
  • 出版时间:2015-12-01
  • 条形码:9787548721673 ; 978-7-5487-2167-3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引言 ; 高强导电铜合金的强化方式 ; 高强导电铜合金的制备方法 ; 纳米弥散强化铜合金的研究概述 ; 引线框架铜合金的研究概述 ; 弹性导电铜合金的研究概述等。

目录

第1章 高强导电铜合金概述
1.1 引言
1.2 高强导电铜合金的强化方式
1.2.1 形变强化
1.2.2 纤维强化
1.2.3 颗粒强化
1.2.4 弥散强化
1.2.5 细晶强化
1.2.6 固溶强化
1.2.7 析出强化
1.3 高强导电铜合金的制备方法
1.3.1 粉末冶金法
1.3.2 快速凝固法
1.3.3 内氧化法
1.3.4 机械合金化法
1.3.5 碳热还原法
1.3.6 喷射沉积法
1.3.7 大塑性变形法
1.4 纳米弥散强化铜合金的研究概述
1.4.1 国内外弥散强化铜合金的研究现状
1.4.2 弥散强化相含量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1.4.3 退火对弥散强化铜合金性能的影响
1.4.4 弥散强化铜合金的高温性能
1.4.5 制备工艺对弥散强化铜合金性能的影响
1.5 引线框架铜合金的研究概述
1.5.1 引线框架材社的分类及其现状
1.5.2 引线框架铜合金带材的生产
1.5.3 Cu-Fe(-P)系合金
1.5.4 Cu-Ni-Si系合金
1.5.5 Cu-Cr-(Zr)系合金
1.6 弹性导电铜合金的研究概述
1.6.1 弹性导电铜合金的分类
1.6.2 Cu-Ni-Sn系合金
1.6.3 Cu-Ni-Al(Si)系合金
参考文献

第2章 Cu-Fe-P系合金框架带材
2.1 引言
2.2 Cu-Fe-P合金的设计思想及主要代表
2.2.1 合金设计思想
2.2.2 主要Cu-Fe-P系合金概述
2.3 Ca-Fe-P合金的铸态及均匀化组织
2.3.1 合金铸态组织
2.3.2 合金均匀化组织
2.3.3 合金均匀化制度
2.4 Cu-Fe-P合金的热轧及固溶态组织性能
2.4.1 合金热轧态组织
2.4.2 合金固溶态组织
2.4.3 后续时效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2.4.4 合金的析出相及其长大
2.5 Cu-Fe-P合金的形变热处理
2.5.1 合金冷轧态组织性能
2.5.2 淬火制度的影响
2.5.3 合金的组合时效
2.6 Cu-Fe-P合金的强化机制与相变机制
2.6.1 合金的强化机制
2.6.2 合金的相变机制
2.7 微量元素对Cu-Fe-P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3章 Cu-Ni-Si系合金框架带材
第4章 Cu-Cr-Zr系合金框架带材
第5章 沉淀相变晶体学
第6章 Cu-Al2O3弥散强化铜合金
第7章 Cu-TiB2弥散强化铜合金
第8章 Cu-Nb纳米弥散强化铜合金
第9章 Cu-Ni-X系弹性导电铜合金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汪明朴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教育材料类专业认证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南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教授委员会主任,教育部材料类专业教指委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材料中的相变、电真空材料。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出版专著4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培养博士生30人。    贾延琳,中南大学博士后,中国工程教育材料类专业认证委员会秘书处成员,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组副组长。主要研究方向:高强导电铜合金、相变晶体学。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发表论文25篇。    李周 博士后,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学院副院长,中国工程教育材料类专业认证委员会副秘书长。先后留学英国利物浦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德国亚琛理工大学。主要研究方向:先进铜合金、电真空材料。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出版专著、教材3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发表论文100余篇。    郭明星 博士后,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先后留学瑞士联邦理工大学和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主要研究方向:新型金属材料、材料制备科学。获北京市青年英才荣誉称号,申请或获国家发明专利16项,其中国际专利2项,发表论文9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