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哲学终结了吗?-汉娜.阿伦特VS列奥.施特劳斯

政治哲学终结了吗?-汉娜.阿伦特VS列奥.施特劳斯

1星价 ¥47.6 (7.0折)
2星价¥47.6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754165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15
  • 出版时间:2016-03-01
  • 条形码:9787567541658 ; 978-7-5675-4165-8

本书特色

列奥·施特劳斯与汉娜·阿伦特在汉语学界出场已久,他们政治哲学的理念所引来的纷争至今困扰着我们——核心是如何面对现代性。 施特劳斯与阿伦特一生都在寻找答案,他们的方法看起来非常相似,都试图从政治哲学的视角来思考当下,但实质却完全相悖:从对“现代性危机”的论述到对思想史的诠释,从对传统重新审视再到对现代性的不同解读——这场隐匿的对话从一开始就不同寻常。 施特劳斯试图摆脱历史进步论的误导,重铸人性在古典理念中的尊严,而阿伦特专注于思考人的存在及其不同的方式。一个坚信这个世界有真理可寻,维护一种已经逝去的哲学的生活方式;一个则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担忧,想从“事件”中找寻到对人的限定。 面对现代性的恶,人的出路在哪里?政治哲学是否从此失去了意义?

内容简介

汉娜·阿伦特与列奥·施特劳斯是20世纪备受瞩目的两位思想家。他们的人生经历颇为相似:都是德裔犹太人,早年均受教于海德格尔,日后同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任教。但二人的思想却有着很大的差异:施特劳斯试图摆脱历史进步论的误导,重铸人性在古典理念中的尊严,而阿伦特专注于思考人的存在及其不同的方式。作者把阿伦特和施特劳斯放在一起讨论,是希望能够重新厘清他们各自的思想,避免读者将二人的思想简单化,或者过早地归入到哪一个阵营中去。诚如本书译者杨嘉彦在译序中所言:“阿伦特不能简单作为自由主义、民意领袖的符号,而施特劳斯更不是保守主义、精英主义的教父。阅读他们本身是思想的历险与阅读的体验,任何符号化、标签化都是危险的。” 

目录

阿伦特与施特劳斯:一种比较的尝试(译序)1中文版序22导论26**部分  关于危机的交错目光 **章施特劳斯,历史主义和实证主义的批评者37对历史主义的批判42对实证主义的批判52思想的高尚62第二章   汉娜·阿伦特: 照亮危机的事件70极权主义的考验70处于危机中的教育77现象性和常识86权威和传统96思想的危机,现实的危机118 第二部分  现代性和传统第三章   施特劳斯:作为屏障的传统123现代虚无主义123真理的意图139为哲学辩护148第四章  阿伦特:传统作为诸多概念的镂空152哲学的开端与终结153传统的报复:对意义的阻碍162意义的责任181第五章  施特劳斯:回到政治哲学的起源189马基雅维利或*高思想的现代式放弃189回到亚里士多德193第六章  阿伦特:为意义寻找资源198奥古斯丁与诞生性条件200康德与多样性的条件211 第三部分思考政治第七章  从科学到前科学221第八章  思想作为一种质疑的力量236第九章  自然和哲学——条件和现象学256第十章  判断和自由270第十一章远离世界还是栖居在其中?276结论283选择性的参考书目294译后记313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卡罗勒·维德马耶尔(Carole Widmaier),1996年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ENS Ulm),2008年于高等研究实践学院(EPHE))获得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弗朗什-孔岱大学(Université de Franche-Comté)哲学系。曾在法国知名学术期刊《精神》(Esprit)发表论文多篇。 杨嘉彦,译者,1987年生,200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获法语语言文学和国际政治专业双学士学位。之后赴法国留学,在巴黎索邦大学(巴黎四大)获历史学学士和政治哲学硕士学位。目前正在巴黎四大攻读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列奥·施特劳斯、历史哲学、反启蒙哲学和法国大革命史。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