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经精讲精解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道德经精讲精解

1星价 ¥9.0 (3.2折)
2星价¥8.7 定价¥2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tzw***(三星用户)

品相好有用 难得的好书

品相好有用 难得的好书

2021-12-01 20:00:24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722874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06
  • 出版时间:2016-01-01
  • 条形码:9787547228746 ; 978-7-5472-2874-6

本书特色

《道德经精讲精解》的解说顺序,是按照《道德经》的原顺序解读的。全书81章,每章解读仍按照原文、注释、译文、解说四个板块来进行。按照《道德经》的原来次序解读《道德经》,读者不易得其“条理”。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作者于文斌撰写了“《道德经》思想综述”,按照老子的思想体系,分“类”介绍老子的思想,并附录在该书之后。

内容简介

该书的解说顺序, 是按照《道德经》的原顺序解读的。全书81章, 每章解读仍按照原文、注释、译文、解说四个板块来进行。附录包括: 《道德经》思想内容综述和陕西周至县楼观台唐碑《道德经》。

目录

序言

001章

002章

003章

004章

005章

006章

007章

008章

009章

010章

Oil章

012章

013章

014章

015章

016章

017章

018章

019章

020章

021章

022章

023章

024章

025章

026章

……

展开全部

节选

  《道德经:精讲精解》: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①;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②,难易相成③,长短相形④,高下相倾⑤,音声相和⑥,前后相随⑦o恒⑧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⑨,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斯恶已:这丑恶的就出现了。美和恶是相对的,二者相因而有。美的概念一旦出现,随后丑的概念也就产生了;如果美的概念没有产生,这丑也就不存在。美丑的概念是人为的。人头脑里如果没有美丑的概念,万物就没有美丑之分。斯,这。恶,丑。已,语末助词。有无相生:“有”和“无”相互依存。有和无既对立,又互为前提,失去一方,另一方则不能存在。下文的难易、长短、高下等都是如此。难易相成:“难”和“易”相反相成。成,完成,成就。长短相形:长短相互依赖而显现。形,显现。高下相倾:高下相互依靠而存在。高下通过比较才能显现和区分。倾,偏依,依靠。音声相和:音和声相配而和谐悦耳。音,指乐音。声,指人的歌声。另有一解:音,各种声音的组合。声,单个声音。前后相随:前与后相互跟随而分出。恒:永远而不可改变的。圣人处无为之事:得道的统治者用“无为”的方式做事。无为,指顺自然而为,不妄为。不要把“无为”理解成什么都不做。王弼注:“自然已足,为则败也。”圣人和圣王,是《道德经:精讲精解》中老子提出的理想人物,但是,老子的圣人和圣王与儒家的“圣人”不同。儒家的理想人物是指实的,主要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道家的理想人物,不是指实的,纯是老子心目中的、依据理想而虚构的人物,他是得道之人,具有玄德之美德,他辅助万物生长而不加主宰,顺自然而为而不加干涉。不言之教:不用言词、政令等去教导百姓。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不言,不是不说话,指的是少说。万物作而弗始:万物自己去生成、生长而不去给它开头。始,首倡。高明注:“弗始,不造作事端。”另有本作“万物作焉而不辞”,大体意思相同。不辞,不拒绝,不干涉。居:据,占有。去:离开,抛弃。与“居”相对。  ……

作者简介

于文斌,1952年生,吉林省梨树县人。作者自青少年即喜读古文,一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教研和教育行政工作,长于写作,曾发表教研论文若干篇。自2002年以来,先后撰写并出版了《论语类解》《孟子类解》《大学类解》和《中庸类解》四本书,介绍儒家的思想和文化,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教师的好评。受其鼓舞,作者又撰写了《道德经类解》和《道德经甚解》两本书,介绍道家老子的思想和文化。这六本书的突出特点是解读深入准确,不枝不蔓,尤其是作者对原书进行了“条理化”的编排,使原书杂乱无序的表述,呈现出“清晰”的思想脉络,既便于读者阅读,更方便广大教师给学生讲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