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0111123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49
- 出版时间:2016-03-01
- 条形码:9787101111231 ; 978-7-101-11123-1
本书特色
《元大都规划复原研究》是元史和元大都研究领域里首部系统论证元大都帝京规制 “准五重城”规划的专著。本书对元大都规划的传统主流观点进行剖析和质疑,首次指出元大都规划主流观点基本属于没有进行过实证研究,即没有学术支撑的推测观点;本书运用“六重证据法”对元大都宫城、皇城、大城及中轴线的空间规划与主要建筑进行实证研究,就元里制里长和尺长、宫城与大内御苑的空间位置、双重夹垣规制、帝京规制重城规划、中轴线序列、大城城墙和居民宅院的规划及其模数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得到元史、建筑史、城市史、地图史、北京史、元大都等学科研究权威和考古、古建专家的高度肯定:认为本书提出和论证的一系列新观点,是对传统主流观点的修正和补充,确有超越学术前辈的独到之处;是元大都规划研究领域里的一部观点创新、理论创新、研究方法创新的力作;是对元史和元大都研究、对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和北京城变迁史研究做出学术贡献的难得的研究成果;认为本书运用的“六重证据法”是在研究方法论上的独创,对研究其它古都、古城规划提供了方法论的借鉴;认为本书在论证过程中体现出的“求真辨误”的学术精神,在当今学术界是十分难得的。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对元大都规划进行系统研究和复原的学术著作,是一部体现学术理论和学术精神,具有超越前辈学者的独到见解和质疑固有观点的难得的学术成果,对研究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和北京城变迁史、元史和元大都城市史,乃至世界都会史,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业内学者均给予了高度赞誉。 主要成就有: 一、首次论证并揭示了元大都宫城空间及规划被明北京宫城所沿用和改造的史实,即首次论证并揭示了元大都宫城与明北京宫城同址的史实。 二、论证了元大都皇城的空间规划及西南内凹角的形成是对金大宁宫空间规划的继承与改造的结果。 三、复原了元大都中轴线序列和千步廊与棋盘街的构图,以及钟楼市的空间位置在中轴线的北端,首次揭示了元大都中轴线沿用金大宁宫中轴线的史实。 四、首次复原了元大都50坊名称与空间位置的变迁。 五、诠释了元大都衖通的定义与空间分布。 六、诠释和复原了元大都大城城墙的建筑模数、建筑结构以及建筑高度与宽度的比例。 七、首次揭示了元大都民居宅院的规划模数以及复原了元大都8亩大宅院的平面规划。 八、首次论证了元大都宫城夹垣与大内夹垣的空间位置,进而揭示了元大都城市规划为帝京规制的准五重城结构。 本书内容翔实,图片丰富。其中有很多图为作者手绘,全方位地展现了元大都和明都城规划的原貌,从而帮助读者直观地理解元大都的规划和布局。
目录
作者简介
郭超,字文若,北京人。人文学者,文化创意人。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建筑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建筑史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30多年来致力于中国历史文化和古都古城规划与古建筑的复原研究,特别是在北京城变迁史的研究方面有许多新的观点和论证,首创“六重证据法”和“尺度法”,为古城规划和古建筑复原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为“北京中轴线申遗”首倡者和元大都准“五重城”观点的论证者。学术著作多部,论文数十篇,绘制北京城变迁及古建筑变迁等的历史地图上百幅。《北京中轴线变迁研究》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四届“三个一百”工程原创学术著作。
-
中国近代史
¥14.3¥39.8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0.5¥38.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万历十五年
¥15.3¥26.0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
¥8.8¥25.0 -
资治通鉴
¥12.2¥35.0 -
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
¥36.8¥65.0 -
罗马考古-永恒之城重现-发现之旅.历史卷
¥11.5¥35.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17.9¥49.8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7.0¥76.0 -
历史十讲-走进王朝深处
¥11.8¥36.0 -
名家小史——中国历代党争史(图文版)
¥14.7¥29.8 -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
¥10.6¥32.0 -
人类酷刑简史
¥21.1¥59.0 -
中国历史常识
¥17.9¥49.8 -
两晋其实很有趣
¥10.1¥35.0 -
世界简史
¥20.9¥58.0 -
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个人的阅读史
¥15.7¥49.0 -
帝国的终结
¥21.4¥68.0 -
不忍细看南宋
¥15.7¥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