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32305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B5
  • 页数:227
  • 出版时间:2015-04-19
  • 条形码:9787030323057 ; 978-7-03-032305-7

本书特色

“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丛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学部历时两年多联合开展研究的重要成果,凝聚着600多位院士、专家的智慧和心血。丛书含总论和19个学科领域专题报告,对广大科技工作者洞悉学科发展规律、了解前沿领域和重点方向及开展科技创新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国家科学思想库·学术引领系列·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资源与环境科学》是其中一册,全面总结了近年来资源与环境科学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动态,客观分析了学科发展态势,从学科的发展规律和研究特点出发,前瞻性地思考了学科的整体布局,提出了资源与环境科学的重要科学问题、前沿方向及我国发展该学科领域的政策措施。

内容简介

“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丛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学部历时两年多联合开展研究的重要成果,凝聚着600多位院士、专家的智慧和心血,对广大科技工作者洞悉学科发展规律、了解前沿领域和重点方向及开展科技创新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促进我国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必将发挥积极作用。  《国家科学思想库·学术引领系列·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资源与环境科学》全面总结了近年来资源与环境科学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动态,客观分析了学科发展态势,从学科的发展规律和研究特点出发,前瞻性地思考了学科的整体布局,提出了资源与环境科学的重要科学问题、前沿方向及我国发展该学科领域的政策措施。  《国家科学思想库·学术引领系列·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资源与环境科学》不仅对相关领域科技工作者和高校师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是科技管理者和社会公众了解资源与环境科学发展现状及趋势的权威读本。

目录

总序(路甬祥 陈宜瑜)前言摘要Abstract **章 学科战略地位**节 资源与环境科学现阶段发展的总体态势及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一、资源与环境科学现阶段发展的总体态势二、我国资源与环境科学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第二节 资源与环境科学对推动其他学科和相关技术发展所起的作月一、资源科学方面二、环境科学方面三、区域可持续发展科学方面四、观测技术科学方面第三节 资源与环境科学在国家总体学科发展布局中的地位第四节 资源与环境科学对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支撑作月一、资源科学方面二、环境科学方面三、区域可持续发展科学方面四、观测技术科学方面第五节 资源与环境科学是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国家安全的需要一、为合理利用和保护水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二、为国家环境安全、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三、为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指导四、为国家资源与环境监测和国防安全保障提供科学技术支持参考文献第二章 学科发展规律与国际发展太势**节 本学科的定义与内涵一、资源科学研究方面二、环境科学研究方面三、区域可持续发展科学研究方面四、观测技术科学研究方面第二节 本学科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一、国家需求是本学科发展的原始动力二、交叉集成是本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三、人才培养是本学科发展的加速器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是本学科发展的生命力五、国际合作与交流是本学科实现快速突破和跨越式发展的催化剂六、优化资助与管理模式是本学科原始创新能力提升与发展的保证第三节 国际上本学科的发展状况与趋势一、资源科学研究方面二、环境科学研究方面三、区域可持续发展科学研究方面四、观测技术科学研究方面参考文献第三章 学科的国内发展现状**节 从文献计量看我国资源与环境科学的国际地位一、水资源研究领域的文献计量分析二、土壤科学研究领域的文献计量分析三、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文献计量分析四、生态系统研究领域的文献计量分析五、区域环境污染过程与调控研究领域的文献计量分析六、区域发展研究领域的文献计量分析七、遥感科学研究领域的文献计量分析第二节 取得的主要成就一、总体研究进展二、主要学科研究进展第三节 平台与人才队伍建设一、重点实验室和野外台站建设二、人才队伍建设第四节 政策举措一、进一步加大了项目和课题的资助强度二、进一步加快了新机构建设和已有机构整合的速度三、进一步加强了国际和国内合作的力度四、进一步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数据共享的政策导向第五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顶层设计强调不足二、学科发展均衡程度不够三、数据共享机制和自主观测体系不健全四、人才培养不够系统参考文献第四章 学科发展布局**节 学科发展布局的指导思想和目标第二节 总体发展战略布局一、资源科学研究方面二、环境科学研究方面三、区域可持续发展科学研究方面四、观测技术科学研究方面第三节 交叉学科发展布局与发展方向一、土地变化二、生态水文三、生态经济四、环境与健康五、城镇化进程与发展模式六、灾害风险七、空间对地观测系统八、陆地表层系统多要素多尺度相互作用第四节 实验平台建设计划需求分析一、水循环与陆表系统过程二、土壤污染与修复三、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四、森林生态系统五、区域环境污染、生态过程分析与模拟六、湿地生态与环境七、荒漠环境与绿洲生态八、环境基准与风险控制九、亚热带生态过程十、山地过程与环境十一、青藏高原构造与表生过程十二、干旱环境与陆表过程十三、气候变化与人类适应十四、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综合研究十五、虚拟地理环境十六、对地观测数据集成与资料同化十七、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十八、喀斯特地区表层环境与过程参考文献第五章 学科优先发展领域与重大交叉研究领域**节 优先发展领域一、水循环与水资源二、土壤与土地资源三、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四、生态系统五、区域环境污染过程与调控六、区域可持续发展七、遥感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第二节 重大交叉研究领域一、生态水文二、土地变化三、生态经济四、环境与健康五、灾害风险六、城镇化进程与发展模式七、空间对地观测系统八、陆地表层系统多要素多尺度相互作用参考文献第六章 学科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节 现状与趋势一、从国际合作论文看合作国家和机构二、发展趋势第二节 合作方式与模式及存在的问题一、合作方式与模式二、存在的问题第三节 需求与布局一、国际合作的需求分析二、总体目标、原则和布局第四节 政策措施一、集中支持优势学科,打造国际一流研究团队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造一流研究基地三、加强关键观测技术合作,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四、建立持续资助机制,保证国际合作持续发展五、吸引海外一流人才,促进一流研究成果产出六、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国内资源与环境科学领域的科技融合参考文献第七章 学科发展的保障措施与建议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二、加强长期的综合观测能力建设三、建立资料与资源共享机制四、加大经费投入,开展组织方式多样化的研究五、推动多学科交叉研究六、加强以我为主、共同发展的国际合作七、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加强科技政策与制度建设八、推进资源与环境研究的科学普及,提高公众对资源与环境研究的认识度和参与度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