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学传统的复兴
读者评分
5分

中国文学传统的复兴

1星价 ¥18.6 (3.8折)
2星价¥18.1 定价¥4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笋笋7***(三星用户)

这书与党和国家大政策是很一致的,是在探讨华夏文明如何庚续的问题。

2022-11-22 09:34:08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12218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00
  • 出版时间:2016-05-01
  • 条形码:9787100122184 ; 978-7-100-12218-4

本书特色

  “五四”以来的现代中国文学发展史,被普遍认为是一场告别中国文学传统的现代性文学革命运动。但事实上,这是一场现代语境中的中国文学传统复兴运动。具体的复兴路径则是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或以中化西,或以西化中,不拘一格,破除中体西用或西体中用的体用论思维定势,由此成就了中西会通、古今融合的现代中国文学新境界。本书汇聚了作者近年来关于中国文学传统创造性转化问题的系列论文,有宏观俯瞰,也有微观透视;有历时性的流变论,也有共时性的结构论,具有鲜明的学术个性和风格。

内容简介

适读人群 :高校文科师生和社会上广大的文学爱好者   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是新世纪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和文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它打破了常规的现代与传统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主张现代与传统交融、中国与西方会通。本书研究角度别出蹊径,新意迭出,既宏观论述中国文学传统创造性转化的具体进程,又从微观进行个案探究,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突破我国现有的文学史研究范式。作者在研究中守中出奇,关注学术热点,在中西会通的立体视界中解析中国现当代各体文学的承传与新变,探析中国文学传统的复兴与转化。

目录

序 言 ( 於可训)
**编:在革命与传统之间
文学革命或文学游戏
——现代中国文学的一个研究视角
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重建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古今维度
“传奇”与中国当代小说文体演变趋势
如何“强制”,怎样“阐释”
——重建我们时代的批评伦理
第二编 :经典的延传与重构
“进步”与“进步的回退”
——韩少功小说创作流变论
韩少功对米兰?昆德拉的接受与创化
——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到《日夜书》序 言 ( 於可训)**编:在革命与传统之间文学革命或文学游戏——现代中国文学的一个研究视角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重建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古今维度“传奇”与中国当代小说文体演变趋势如何“强制”,怎样“阐释”——重建我们时代的批评伦理第二编 :经典的延传与重构“进步”与“进步的回退”——韩少功小说创作流变论韩少功对米兰?昆德拉的接受与创化——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到《日夜书》“说话”与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文体美学——从《废都》到《带灯》贾平凹长篇小说文体美学的新探索——从《商州》到《老生》为民间野生人物立传的叙事探索——朱山坡小说创作论忏悔叙事中的复调诗学——评乔叶的长篇小说《认罪书》第三编:旧体诗词新视野中国现当代旧体诗词平议学科权力与“旧体诗词”的命运——中国现当代旧体诗词研究札记中华诗词的命脉及其经典化问题——《现代中国诗词经典》编选前言如何看待当代旧体诗词创作20世纪旧体诗词研究亟需实证精神新诗·旧体诗词?歌词——中国现当代诗歌史的叙述问题后 记(李遇春)信息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遇春,1972年生,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新文学评论》执行主编,武汉市作协副主席。入选2009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含旧体诗词)研究。著有《权力?主体?话语——20世纪40—70年代中国文学研究》(台湾繁体字版《红色中国文学史论》上、下册)、《中国当代旧体诗词论稿》、《西部作家精神档案》、《走向实证的文学批评》等,主编《中国新文学批评文库》、《现代中国诗词经典》、《中国现代作家旧体诗丛》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