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法物权

包邮民法物权

1星价 ¥25.2 (3.7折)
2星价¥25.2 定价¥6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417277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516
  • 出版时间:2016-09-01
  • 条形码:9787514172775 ; 978-7-5141-7277-5

本书特色

  《民法物权》作者陈华彬一方面对2007年《物权法》做出了详实、具体、细腻的阐释,另一方面*着眼于近年(尤其是新近)以来我国物权法的*新发展,对上述*高人民法院关于物权法的诸多司法解释和国务院与国土资源部颁行的不动产登记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作了分析、释明,并对其理解与适用作出了指引。另外,作者还吸纳和总结了我国近年来物权实务与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以及域外国家和地区的物权立法、学说和实务发展的新动向等。作者希冀通过这样的工作,能将本书打造成为目前国内乃至国际民法物权法领域一部前沿、准确、清晰、全面、系统的物权法基础理论研究作品,由此推动我国乃至国际民法物权制度与理论的创新、进步与*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颁行近10年、*高人民法院于2009年3月作出《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6年3月作出《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及国务院于2015年3月颁行《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国土资源部于2015年6月颁行《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等之后,我所撰写的一部重要物权法著作。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作者一方面对2007年《物权法》做出了详实、具体、细腻的阐释,另一方面更着眼于近年(尤其是新近)以来我国物权法的*新发展,对上述*高人民法院关于物权法的诸多司法解释和国务院与国土资源部颁行的不动产登记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作了分析、释明,并对其理解与适用作出了指引。另外,作者还吸纳和总结了我国近年来物权实务与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以及域外国家和地区的物权立法、学说和实务发展的新动向等。作者希冀通过这样的工作,能将本书打造成为目前国内乃至国际民法物权法领域一部前沿、准确、清晰、全面、系统的物权法基础理论研究作品,由此推动我国乃至国际民法物权制度与理论的创新、进步与更新。

目录

**章 物权概述
**节 物权的名称、物权的概念与物权的性质
第二节 物权的起源与罗马法、日耳曼法的物权观念
第三节 物权与债权
第四节 物权与知识产权、继承权
第二章 物权法的性质、发展趋势与中国物权法的制定
**节 物权法的性质
第二节 物权法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中国物权法的制定
第三章 物权的客体与一物一权主义
**节 物权的客体与分类
第二节 一物一权主义
第四章 物权的效力
**节 概要**章 物权概述 **节 物权的名称、物权的概念与物权的性质 第二节 物权的起源与罗马法、日耳曼法的物权观念 第三节 物权与债权 第四节 物权与知识产权、继承权 第二章 物权法的性质、发展趋势与中国物权法的制定 **节 物权法的性质 第二节 物权法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中国物权法的制定 第三章 物权的客体与一物一权主义 **节 物权的客体与分类 第二节 一物一权主义 第四章 物权的效力 **节 概要 第二节 物权的排他效力 第三节 物权的优先效力 第四节 物权的追及效力 第五节 物权请求权 第五章 物权法定主义与物权的类型 **节 物权法定主义 第二节 物权的类型 第六章 物权变动 **节 概说 第二节 物权的变动 第三节 物权变动的公示与公信原则 第四节 物权行为 第五节 物权消灭的原因 第七章 所有权通说 **节 所有权的意义与功用 第二节 所有权的变迁与演进 第三节 所有权的类型 第四节 所有权的权能 第五节 所有权的限制 第六节 所有权的物权请求权 第七节 取得时效 第八章 土地空间权 **节 概说 第二节 土地空间权的基本理论 第九章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节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专有权 第三节 共有权 第四节 成员权 第五节 区分所有建筑物的管理 第十章 相邻关系 **节 相邻关系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相邻关系的类型 第十一章 动产所有权 **节 善意取得 第二节 遗失物的拾得 第三节 先占 第四节 添附 第五节 货币所有权 第十二章 共有 **节 概述 第二节 按份共有 第三节 共同共有 第四节 准共有 第十三章 用益物权概说 **节 用益物权的意义 第二节 用益物权的特性与功用 第三节 用益物权的类型体系 第十四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 **节 概述 第二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 第三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效力 第四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消灭 第十五章 建设用地使用权 **节 概述 第二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 第三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的权利义务 第四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消灭 第十六章 宅基地使用权 **节 概说 第二节 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和流转 第三节 宅基地使用权的效力 第四节 宅基地使用权的消灭 第十七章 地役权 **节 概述 第二节 地役权的取得 第三节 地役权的效力 第四节 地役权的消灭 第十八章 担保物权总说 **节 担保物权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担保物权的种类 第三节 担保物权的其他问题 第十九章 抵押权 **节 概说 第二节 抵押权的取得 第三节 抵押权的效力(一) 第四节 抵押权的效力(二) 第五节 抵押权的效力(三) 第六节 抵押权的消灭 第七节 特殊抵押权 第二十章 质权 **节 概述 第二节 动产质权 第三节 权利质权 第二十一章 留置权 **节 概说 第二节 留置权的沿革、立法例与功用 第三节 留置权的取得 第四节 留置权的效力 第二十二章 非典型担保 **节 概要 第二节 让与担保 第三节 假登记(临时登记)担保 第四节 所有权保留 第二十三章 占有 **节 概述 第二节 占有的分类、占有状态的推定及占有状态的变更 第三节 占有的取得 第四节 占有的效力 第五节 占有的保护 第六节 占有的消灭与准占有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信息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华彬,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967年11月出生,四川仁寿人。1991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获民法硕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民法博士学位。1996年1月至1998年7月,日本东海大学、日本学术振兴会、日本国际交流基金访问学者。主要*作包括:独*《物权法原理》、《物权法研究》、《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研究》、《民法典与民法物权》、《物权法》、《外国物权法》;合*《物权法》、《中国物权法研究》、《中国财产法》、《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附理由》、《中国民法典草案附理由》(债权总则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