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模式的构建逻辑与与制度设计-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方式的变革

包邮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模式的构建逻辑与与制度设计-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方式的变革

¥70.6 (7.2折) ?
1星价 ¥70.6
2星价¥70.6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1316128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98
  • 出版时间:2016-12-01
  • 条形码:9787313161284 ; 978-7-313-16128-4

本书特色

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在增进农民个体利益和促进国家农业整体发展方面具有特殊的制度优势,有必要在土地流转领域建构相应的法律制度。徐卫*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模式的构建逻辑与制度设计》通过立法分析、理论透视和实践考察,证成当代社会背景下构建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模式的坚实逻辑,同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相应的制度建构理念和具体制度设计,以期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模式的系统化、特色化和科学化构建,从而推动中国农村土地的有效流转。

内容简介

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在增进农民个体利益和促进国家农业整体发展方面具有特殊的制度优势,有必要在土地流转领域建构相应的法律制度。徐卫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模式的构建逻辑与制度设计》通过立法分析、理论透视和实践考察,证成当代社会背景下构建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模式的坚实逻辑,同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相应的制度建构理念和具体制度设计,以期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模式的系统化、特色化和科学化构建,从而推动中国农村土地的有效流转。

目录

**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模式建构的社会背景 **节 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现代社会背景 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二、农村社会保障的提升 三、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的涌现 第二节 社会背景变动下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方式变革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之“自我”实现的历史优势与现代局限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方式之现代进路:“他主”实现模式 第二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模式的构建动因与基础 **节 外在动因:现行“他主”实现模式的不足 一、常见的“他主”实现方式 二、常见的“他主”实现方式的局限 第二节 内在动因:集合信托模式的优势 一、集合信托的概念 二、集合信托的制度价值 第三节 制度建构的现实基础 一、政策空间 二、立法空间 三、理论支撑 四、实践基础 第三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模式构建之原则论 **节 集合信托激励原则 一、集合信托激励原则概述 二、支持集合信托运作的制度 三、激励集合信托受托人的制度 四、激励委托人创设集合信托的制度 第二节 信托模式纯正原则 一、实践中信托流转模式之运作 二、实践中的误区与纯正信托模式之基本思路 第三节 农民利益保障原则 一、保障农民利益的理由 二、保障农民利益的路径 第四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模式建构之结构论 **节 集合信托之主体结构 一、委托人:农户?农民?抑或集体 二、受托人:农户还是公司 第二节 集合信托之权利结构 一、委托人的干预权 二、受托人的管理权 三、受益人的监控权 第五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模式建构之财产论 **节 信托设立意义上的信托财产 一、两种信托财产之区分 二、债权性土地承包经营权可否信托 三、信托的仅仅是承包地的经营权吗 四、有负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信托吗 第二节 信托管理意义上的信托财产 一、信托财产的特殊收益问题 二、信托债务的清偿问题 第三节 信托财产的转移与登记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移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登记 第六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模式构建之运行论 **节 集合信托的设立 一、集合信托计划的限制 二、信托财产的价值评估 三、集合信托合同的形式 四、通知或征得同意问题 第二节 集合信托的管理 一、集中管理 二、谨慎管理 三、亲自管理 四、组合管理 五、宽泛性管理 第三节 土地变动对集合信托的影响 一、土地变动的两种主要情形 二、土地变动与集合信托稳定性冲突的处理 第七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模式构建之保护论 **节 前端保护机制之构建 一、受托人资格准入制 二、集合信托服务制度 第二节 中端保护机制之构建 一、信托监察人强制设置制度 二、农业主管部门的监督职责 第三节 后端保护机制之设置 一、信托受托人强制退出制度 二、信托违反惩罚性赔偿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