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分
候气术-古人观念中天地人之纽带

- ISBN:978753486572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80
- 出版时间:2016-11-01
- 条形码:9787534865725 ; 978-7-5348-6572-5
本书特色
“节气”一词是怎么来的?在天,太阳行度为“节”;在地,阴阳升降为“气”。古人还按此观念设计了“实验”:把12支律管置于密室,充以葭莩灰,节气一到(太阳运行到某节点),地气就会从特定的律管中迅速上升,推动葭莩灰飞出,这就是“候气术”。这种做法和观念流传千年,也被后人争论不休、毁誉不一。 本书作者参与中国科学院“科技知识的创造与传播”重大项目,对候气术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多视角的研究,本书是即将出版的该项目专著的普及本。如果您对候气术尚不太了解,本书可以领你走进一个古人构建的匪夷所思的世界;如果您对候气术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读了本书,想必一定会颠覆你对候气术原有的认识。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参与中国科学院“科技知识的创造与传播”重大项目,对候气术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多视角的研究,本书是尚未出版的该项目专著的普及本。 “候气”是中国传统天文历法中一个特别的概念,即是对24节气交节时刻的中气的测定。 “节气”一词是怎么来的?在天,太阳行度为“节”;在地,阴阳升降为“气”。古人还按此观念设计了“实验”:把12支竹制律管置于密室,充以葭莩灰,节气一到(太阳运行到某节点),地气就会从特定的律管中迅速上升,推动葭莩灰飞出,这就是“候气术”, 断断续续地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存在了近两千年。 候气术可以说既晦涩难明,又微妙精深,包含了古人 “究天人之际”的理想追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连接律历、产生计量标准等方面的重大意义。还牵涉到很多学科,包括声学、气象、地理、农业等内容,形成了一整套的“候气观念”。 关于候气术,现代早已没有任何人能得到候气实验的真传、能够掌握候气实验的操作方法了,本书首次探究揭示了古代候气术的真容,如它的操作、改进、变异,以及相关的文化分析和评价。
目录
作者简介
王玉民,58岁,研究员,籍贯河北,文学硕士、天文学博士,现供职于北京天文馆古观象台。中国古天文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会员。 博士论文《以尺量天》获首届“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出版过专著《以尺量天》,科普著作《天上人间——中国星座的故事》、《星座世界》、《天文五千年》、《大众天文学史》、长篇科幻小说《怪圈》等。《怪圈》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近年来在各杂志发表论文、文章200余篇。 崇尚自由而恬淡的人生,不慕名利,喜欢梦想,狂好读书而必求甚解。
-
经典常谈
¥17.1¥39.8 -
中国与中国人-图文版
¥8.8¥35.0 -
不存在的旅行
¥34.6¥48.0 -
诚人笃行-沈从文的人生交游
¥9.6¥30.0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插图修订第4版)
¥33.0¥60.0 -
中国文化史
¥17.1¥29.8 -
音调未定的传统(增订本)
¥32.7¥58.0 -
唐代婚丧
¥12.3¥25.0 -
北京梦华录
¥17.9¥29.8 -
修身养性的古代文化
¥10.6¥28.0 -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8.4¥22.0 -
吃香喝辣
¥15.9¥35.0 -
学府遗珍:清末至一九五三年高校徽章集藏
¥41.3¥118.0 -
中国古代官制
¥10.8¥25.0 -
中国老民俗(2018农家书屋总署推荐书目)
¥8.0¥25.0 -
中国古代丧葬
¥14.6¥25.0 -
山海百灵:《山海经》里的神人鸟兽鱼
¥29.2¥68.0 -
茶经(黑白版)
¥15.4¥48.0 -
家训之祖 颜氏家训
¥12.9¥22.0 -
欧化东渐史-商务印书馆文库
¥6.5¥15.0